给 Android 开发者的 RxJava 详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动漫电脑绘画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28

RxJava 到底是什么
一个词:异步。
RxJava 在 GitHub 主页上的自我介绍是 "a library for composing asynchronous and event-based programs using observable sequences for the Java VM"(一个在 Java VM 上使用可观测的序列来组成异步的、基于事件的程序的库)。这就是 RxJava ,概括得非常精准。
RxJava 好在哪
一个词:简洁。
 Android 创造的AsyncTask 和Handler ,其实都是为了让异步代码更加简洁。RxJava 的优势也是简洁,但它的简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随着程序逻辑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依然能够保持简洁。
RxJava 的异步实现,是通过一种扩展的观察者模式来实现的。
而 RxJava 作为一个工具库,使用的就是通用形式的观察者模式。
RxJava 的观察者模式
RxJava 有四个基本概念:Observable (可观察者,即被观察者)、 Observer (观察者)、 subscribe (订阅)、事件。Observable 和Observer 通过 subscribe() 方法实现订阅关系,从而 Observable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发出事件来通知 Observer。
与传统观察者模式不同, RxJava 的事件回调方法除了普通事件 onNext() (相当于 onClick() / onEvent())之外,还定义了两个特殊的事件:onCompleted() 和 onError()。
基于以上的概念, RxJava 的基本实现主要有三点:
1) 创建 Observer
Observer 即观察者,它决定事件触发的时候将有怎样的行为。 
除了 Observer 接口之外,RxJava 还内置了一个实现了 Observer 的抽象类:Subscriber。 Subscriber 对 Observer 接口进行了一些扩展,但他们的基本使用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只想使用基本功能,选择 Observer 和 Subscriber 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对于使用者来说主要有两点:
  1. onStart(): 这是 Subscriber 增加的方法。它会在 subscribe 刚开始,而事件还未发送之前被调用,可以用于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数据的清零或重置。这是一个可选方法,默认情况下它的实现为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准备工作的线程有要求(例如弹出一个显示进度的对话框,这必须在主线程执行), onStart() 就不适用了,因为它总是在 subscribe 所发生的线程被调用,而不能指定线程。要在指定的线程来做准备工作,可以使用 doOnSubscribe() 方法,具体可以在后面的文中看到。
  2. unsubscribe(): 这是 Subscriber 所实现的另一个接口 Subscription 的方法,用于取消订阅。在这个方法被调用后,Subscriber 将不再接收事件。一般在这个方法调用前,可以使用 isUnsubscribed() 先判断一下状态。 unsubscribe() 这个方法很重要,因为在 subscribe() 之后, Observable 会持有 Subscriber 的引用,这个引用如果不能及时被释放,将有内存泄露的风险。所以最好保持一个原则:要在不再使用的时候尽快在合适的地方(例如 onPause() onStop() 等方法中)调用unsubscribe() 来解除引用关系,以避免内存泄露的发生。
2) 创建 Observable
Observable 即被观察者,它决定什么时候触发事件以及触发怎样的事件。
当 Observable 被订阅的时候,观察者Subscriber 将会被调用三次 onNext() 和一次 onCompleted())。这样,由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就实现了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create() 方法是 RxJava 最基本的创造事件序列的方法。基于这个方法, RxJava 还提供了一些方法用来快捷创建事件队列,例如:
  • just(T...): 将传入的参数依次发送出来。
  • from(T[]) / from(Iterable<? extends T>) : 将传入的数组或 Iterable 拆分成具体对象后,依次发送出来。

3) Subscribe (订阅)
创建了 Observable 和 Observer 之后,再用 subscribe() 方法将它们联结起来,整条链子就可以工作了。代码形式很简单:
对流式 API 的设计会造成造成影响
可以看到,subscriber() 做了3件事:
  1. 调用 Subscriber.onStart() 。这个方法在前面已经介绍过,是一个可选的准备方法。
  2. 调用 Observable 中的 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 。在这里,事件发送的逻辑开始运行。从这也可以看出,在 RxJava 中,Observable 并不是在创建的时候就立即开始发送事件,而是在它被订阅的时候,即当 subscribe() 方法执行的时候。
  3. 将传入的 Subscriber 作为 Subscription 返回。这是为了方便 unsubscribe().

在 RxJava 的默认规则中,事件的发出和消费都是在同一个线程的。也就是说,如果只用上面的方法,实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同步的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本身的目的就是『后台处理,前台回调』的异步机制,因此异步对于 RxJava 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实现异步,则需要用到 RxJava 的另一个概念: Scheduler 。
在RxJava 中,Scheduler ——调度器,相当于线程控制器,RxJava 通过它来指定每一段代码应该运行在什么样的线程。RxJava 已经内置了几个 Scheduler ,它们已经适合大多数的使用场景:
  • Schedulers.immediate(): 直接在当前线程运行,相当于不指定线程。这是默认的 Scheduler
  • Schedulers.newThread(): 总是启用新线程,并在新线程执行操作。
  • Schedulers.io(): I/O 操作(读写文件、读写数据库、网络信息交互等)所使用的 Scheduler。行为模式和 newThread() 差不多,区别在于 io() 的内部实现是是用一个无数量上限的线程池,可以重用空闲的线程,因此多数情况下 io() 比 newThread() 更有效率。不要把计算工作放在 io() 中,可以避免创建不必要的线程。
  • Schedulers.computation(): 计算所使用的 Scheduler。这个计算指的是 CPU 密集型计算,即不会被 I/O 等操作限制性能的操作,例如图形的计算。这个 Scheduler 使用的固定的线程池,大小为 CPU 核数。不要把 I/O 操作放在 computation() 中,否则 I/O 操作的等待时间会浪费 CPU。
  • 另外, Android 还有一个专用的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它指定的操作将在 Android 主线程运行。
有了这几个 Scheduler ,就可以使用 subscribeOn() 和 observeOn() 两个方法来对线程进行控制了。 * subscribeOn(): 指定subscribe() 所发生的线程,即 Observable.OnSubscribe 被激活时所处的线程。或者叫做事件产生的线程。 * observeOn(): 指定Subscriber 所运行在的线程。或者叫做事件消费的线程。
RxJava 提供了对事件序列进行变换的支持,这是它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大多数人说『RxJava 真是太好用了』的最大原因。所谓变换,就是将事件序列中的对象或整个序列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不同的事件或事件序列。

FuncX 和ActionX 的区别在 FuncX 包装的是有返回值的方法。
map(): 事件对象的直接变换,具体功能上面已经介绍过。它是 RxJava 最常用的变换。
flatMap(): 需要注意,和 map() 不同的是, flatMap() 中返回的是个 Observable 对象,并且这个 Observable 对象并不是被直接发送到了 Subscriber 的回调方法中。flatMap() 的原理是这样的:1. 使用传入的事件对象创建一个 Observable 对象;2. 并不发送这个 Observable, 而是将它激活,于是它开始发送事件;3. 每一个创建出来的 Observable 发送的事件,都被汇入同一个 Observable ,而这个 Observable 负责将这些事件统一交给Subscriber 的回调方法。这三个步骤,把事件拆成了两级,通过一组新创建的 Observable 将初始的对象『铺平』之后通过统一路径分发了下去。
  • throttleFirst(): 在每次事件触发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内丢弃新的事件。常用作去抖动过滤,例如按钮的点击监听器:RxView.clickEvents(button) // RxBinding 代码,后面的文章有解释 .throttleFirst(500, TimeUnit.MILLISECONDS) // 设置防抖间隔为 500ms .subscribe(subscriber);妈妈再也不怕我的用户手抖点开两个重复的界面啦。

在 RxJava 的内部,它们是基于同一个基础的变换方法:lift(Operator)
compose: 对 Observable 整体的变换
除了 lift() 之外, Observable 还有一个变换方法叫做 compose(Transformer)。它和 lift() 的区别在于, lift() 是针对事件项和事件序列的,而 compose() 是针对 Observable 自身进行变换。

除了灵活的变换,RxJava 另一个牛逼的地方,就是线程的自由控制。
通过 observeOn() 的多次调用,程序实现了线程的多次切换。
不过,不同于 observeOn() , subscribeOn() 的位置放在哪里都可以,但它是只能调用一次的。
与 Subscriber.onStart() 相对应的,有一个方法 Observable.doOnSubscribe() 。它和 Subscriber.onStart() 同样是在 subscribe()调用后而且在事件发送前执行,但区别在于它可以指定线程。默认情况下, doOnSubscribe() 执行在 subscribe() 发生的线程;而如果在 doOnSubscribe() 之后有 subscribeOn() 的话,它将执行在离它最近的 subscribeOn() 所指定的线程。

RxJava的基本概念
是跟观察者模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没有观察者(即Subscribers),Observables是不会发出任何事件的
操作符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 Creat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创建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create()、Observable.just()、Observable.from()等等;
  • Transform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转换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map()、observable.flatMap()、observable.buffer()等等;
  • Filter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过滤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filter()、observable.sample()、observable.take()等等;
  • Combin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组合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join()、observable.merge()、observable.combineLatest()等等;
  • Error Handling Operators(Observable的错误处理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onErrorResumeNext()、observable.retry()等等;
  • Observable Utility Operators(Observable的功能性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subscribeOn()、observable.observeOn()、observable.delay()等等;
  • Conditional and Boolean Operators(Observable的条件操作符),比如: observable.amb()、observable.contains()、observable.skipUntil()等等;
  • Mathematical and Aggregate Operators(Observable数学运算及聚合操作符),比如:observable.count()、observable.reduce()、observable.concat()等等;
  • 其他如observable.toList()、observable.connect()、observable.publish()等等;

创建型操作符

defer操作符和just操作符的区别:just操作符是在创建Observable就进行了赋值操作,而defer是在订阅者订阅时才创建Observable,此时才进行真正的赋值操作

timer操作符是创建一串连续的数字,产生这些数字的时间间隔是一定的;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隔一段时间产生一个数字,然后就结束,可以理解为延迟产生数字
一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产生一个数字,没有结束符,也就是是可以产生无限个连续的数字

interval操作符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产生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0开始,一次递增1直至无穷大;interval操作符的实现效果跟上面的timer操作符的第二种情形一样。

range操作符是创建一组在从n开始,个数为m的连续数字,比如range(3,10),就是创建3、4、5…12的一组数字

repeat操作符是对某一个Observable,重复产生多次结果

repeatWhen操作符是对某一个Observable,有条件地重新订阅从而产生多次结果

Transform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转换操作符)

buffer操作符周期性地收集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到列表中,并把这个列表提交给订阅者,订阅者处理后,清空buffer列表,同时接收下一次收集的结果并提交给订阅者,周而复始。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源Observable在产生结果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即使buffer已经存在收集到的结果,订阅者也会马上收到这个异常,并结束整个过程。

flatMap操作符是把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转换成多个Observable,然后把这多个Observable“扁平化”成一个Observable,并依次提交产生的结果给订阅者。
flatMap操作符通过传入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转换源Observable,在这个函数中,你可以自定义转换规则,最后在这个函数中返回一个新的Observable,然后flatMap操作符通过合并这些Observable结果成一个Observable,并依次提交结果给订阅者。

cancatMap操作符与flatMap操作符类似,都是把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转换成多个Observable,然后把这多个Observable“扁平化”成一个Observable,并依次提交产生的结果给订阅者。
与flatMap操作符不同的是,concatMap操作符在处理产生的Observable时,采用的是“连接(concat)”的方式,而不是“合并(merge)”的方式,这就能保证产生结果的顺序性,也就是说提交给订阅者的结果是按照顺序提交的,不会存在交叉的情况。

switchMap操作符与flatMap操作符类似,都是把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转换成多个Observable,然后把这多个Observable“扁平化”成一个Observable,并依次提交产生的结果给订阅者。
与flatMap操作符不同的是,switchMap操作符会保存最新的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而舍弃旧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源Observable产生A、B、C三个结果,通过switchMap的自定义映射规则,映射后应该会产生A1、A2、B1、B2、C1、C2,但是在产生B2的同时,C1已经产生了,这样最后的结果就变成A1、A2、B1、C1、C2,B2被舍弃掉了!

groupBy操作符是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进行分组,形成一个类型为GroupedObservable的结果集,GroupedObservable中存在一个方法为getKey(),可以通过该方法获取结果集的Key值(类似于HashMap的key)。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结果集中的GroupedObservable是把分组结果缓存起来,如果对每一个GroupedObservable不进行处理(既不订阅执行也不对其进行别的操作符运算),就有可能出现内存泄露。因此,如果你对某个GroupedObservable不进行处理,最好是对其使用操作符take(0)处理。

map操作符是把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通过映射规则转换成另一个结果集,并提交给订阅者进行处理。

cast操作符类似于map操作符,不同的地方在于map操作符可以通过自定义规则,把一个值A1变成另一个值A2,A1和A2的类型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而cast操作符主要是做类型转换的,传入参数为类型class,如果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不能转成指定的class,则会抛出ClassCastException运行时异常。

scan操作符通过遍历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依次对每一个结果项按照指定规则进行运算,计算后的结果作为下一个迭代项参数,每一次迭代项都会把计算结果输出给订阅者。

window操作符非常类似于buffer操作符,区别在于buffer操作符产生的结果是一个List缓存,而window操作符产生的结果是一个Observable,订阅者可以对这个结果Observable重新进行订阅处理。

Filter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过滤操作符)

debounce操作符对源Observable每产生一个结果后,如果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没有别的结果产生,则把这个结果提交给订阅者处理,否则忽略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源Observable产生的最后一个结果后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调用了onCompleted,那么通过debounce操作符也会把这个结果提交给订阅者。

distinct操作符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进行过滤,把重复的结果过滤掉,只输出不重复的结果给订阅者,非常类似于SQL里的distinct关键字。

elementAt操作符在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中,仅仅把指定索引的结果提交给订阅者,索引是从0开始的。其流程图如下: 

filter操作符是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按照指定条件进行过滤,只有满足条件的结果才会提交给订阅者

ofType操作符类似于filter操作符,区别在于ofType操作符是按照类型对结果进行过滤

first操作符是把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的第一个提交给订阅者,first操作符可以使用elementAt(0)和take(1)替代。

single操作符是对源Observable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产生的结果满足指定条件的数量不为1,则抛出异常,否则把满足条件的结果提交给订阅者

last操作符把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的最后一个提交给订阅者,last操作符可以使用takeLast(1)替代。

ignoreElements操作符忽略所有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只把Observable的onCompleted和onError事件通知给订阅者。ignoreElements操作符适用于不太关心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只是在Observable结束时(onCompleted)或者出现错误时能够收到通知。

sample操作符定期扫描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在指定的时间间隔范围内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进行采样

skip操作符针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跳过前面n个不进行处理,而把后面的结果提交给订阅者处理

skipLast操作符针对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忽略Observable最后产生的n个结果,而把前面产生的结果提交给订阅者处理

take操作符是把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提取前面的n个提交给订阅者,而忽略后面的结果

takeFirst操作符类似于take操作符,同时也类似于first操作符,都是获取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列表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前一个或多个,与first操作符不同的是,first操作符如果获取不到数据,则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而takeFirst则会返回一个空的Observable,该Observable只有onCompleted通知而没有onNext通知。

takeLast操作符是把源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的后n项提交给订阅者,提交时机是Observable发布onCompleted通知之时。

Combining Observables(Observable的组合操作符)

combineLatest操作符把两个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进行合并,合并的结果组成一个新的Observable。这两个Observable中任意一个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都和另一个Observable最后产生的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

join操作符把类似于combineLatest操作符,也是两个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进行合并,合并的结果组成一个新的Observable,但是join操作符可以控制每个Observable产生结果的生命周期,在每个结果的生命周期内,可以与另一个Observable产生的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

groupJoin操作符非常类似于join操作符,区别在于join操作符中第四个参数的传入函数不一致

merge操作符是按照两个Observable提交结果的时间顺序,对Observable进行合并,如ObservableA每隔500毫秒产生数据为0,5,10,15,20;而ObservableB每隔500毫秒产生数据0,10,20,30,40,其中第一个数据延迟500毫秒产生,最后合并结果为:0,0,5,10,10,20,15,30,20,40

从merge操作符的流程图可以看出,一旦合并的某一个Observable中出现错误,就会马上停止合并,并对订阅者回调执行onError方法,而mergeDelayError操作符会把错误放到所有结果都合并完成之后才执行

startWith操作符是在源Observable提交结果之前,插入指定的某些数据

switchOnNext操作符是把一组Observable转换成一个Observable,转换规则为:对于这组Observable中的每一个Observable所产生的结果,如果在同一个时间内存在两个或多个Observable提交的结果,只取最后一个Observable提交的结果给订阅者

zip操作符是把两个observable提交的结果,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合并

Error Handling Operators(Observable的错误处理操作符)

onErrorReturn操作符是在Observable发生错误或异常的时候(即将回调oError方法时),拦截错误并执行指定的逻辑,返回一个跟源Observable相同类型的结果,最后回调订阅者的onComplete方法

onErrorResumeNext操作符跟onErrorReturn类似,只不过onErrorReturn只能在错误或异常发生时只返回一个和源Observable相同类型的结果,而onErrorResumeNext操作符是在错误或异常发生时返回一个Observable,也就是说可以返回多个和源Observable相同类型的结果

onExceptionResumeNext操作符和onErrorResumeNext操作符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onErrorResumeNext操作符是当Observable发生错误或异常时触发,而onExceptionResumeNext是当Observable发生异常时才触发。

retry操作符是当Observable发生错误或者异常时,重新尝试执行Observable的逻辑,如果经过n次重新尝试执行后仍然出现错误或者异常,则最后回调执行onError方法;当然如果源Observable没有错误或者异常出现,则按照正常流程执行。

retryWhen操作符类似于retry操作符,都是在源observable出现错误或者异常时,重新尝试执行源observable的逻辑,不同在于retryWhen操作符是在源Observable出现错误或者异常时,通过回调第二个Observable来判断是否重新尝试执行源Observable的逻辑,如果第二个Observable没有错误或者异常出现,则就会重新尝试执行源Observable的逻辑,否则就会直接回调执行订阅者的onError方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