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无线网卡的工作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ims 层次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51


无线网卡可以工作在多种模式之下。常见的有Master,Managed,ad-hoc,monitor等模式。

   
      对于Master模式,它主要使用于无线接入点AP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以及路由功能。可以想象我们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就是工作在Master模式下了,不过对 于普通的pc机来说,如果有合适的硬件它也可以变成一台无线AP。在LINUX下使用软件HOSTAP可以使一台linuxpc具有ap功能,但目前 HOSTAP的所支持的无线网卡有限,我的INTEL Centrino PRO 4965 wirelesscard就不被hostap所支持。
   

       对于一般的无线网卡来说,它们最常见的模式还是managed,ad-hoc和monitor。Managed模式用于和无线AP进行接入连接,在这个模 式下我们才可以进行无线接入internet上网。对于需要两台主机进行直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d-hoc模式,这样主机之间是采用对等网络的方式进行连 接。Monitor模式主要用于监控无线网络内部的流量,用于检查网络和排错。


Promiscuous和Monitor(RFMON)的区别
   在传统的有限网络中,我们知道网卡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即普通和混杂模式。在混杂模(Promiscuous mode)下面,我们可以直接对以太网内部的流量进行监听。这个时候网卡不会区分流经其的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不是本机,一股脑儿的都将其截下供协议栈上层进行调用查看。这也正是传统的sniffer软件得以存在的一个根本基础。


    无线网络和传统的有线以太网相比,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无线局域网的信号传递完全是以无线电的方式进行广播传输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一定的装置来对 无线电讯号进行接收并进行破解。所以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来说更加的不安全。按照理论来说,当一个网卡连接到一个已知的无线网络之后,它应该可以和传 统的以太网络一样能设置为混杂模式接受到所有的数据包。因为在无线的环境下所有的无线电讯号都可以被网卡接收,无线ap没有办法扮演一个交换机实现点对点 的限制转发。但实际情况是,目前的驱动貌似还没进行足够的开发来支持这样的混杂模式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