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之GPT分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东京奥运会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56

 

硬盘分区表扫盲:MBR和GPT表

 

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是传统的分区机制,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

   MBR+BIOS

MBR支持32位和64位系统。

  MBR支持分区数量有限。

MBR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超过2T的硬盘将只能用2T空间(有第三方解决方法)。

GPT(GUID Partition Table)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是一个较新的分区机制,解决了MBR很多缺点。

  支持超过2T的磁盘(64位寻址空间)。fdisk最大只能建立2TB大小的分区,创建一个大于2TB的分区使用parted。

  向后兼容MBR。

必须在支持UEFI的硬件上才能使用(Intel提出,用于取代BIOS)。

GPT+UEFI

  必须使用64位系统。

  Mac、Linux系统都能支持GPT分区格式。

  Windows 7/8 64bit、Windows Server 2008 64bit支持GPT。

以上就是Linux系统MBR和GPT分区的区别,总得来说GPT比MBR更先进,但是MBR的兼容性比GPT要好。

在Linux系统中使用GPT分区格式(以CentOS 7为例):

parted用法和常用选项:

用法:parted [选项]... [设备 [命令 [参数]...]...] 
 

将带有“参数”的命令应用于“设备”。如果没有给出“命令”,则以交互模式运行.  

帮助选项:

-h, --help 显示此求助信息 

-l, --list 列出所有设别的分区信息

-i, --interactive 在必要时,提示用户 

-s, --script从不提示用户 

-v, --version显示版本

操作命令: 

检查 MINOR #对文件系统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 

cp [FROM-DEVICE] FROM-MINOR TO-MINOR #将文件系统复制到另一个分区 

help [COMMAND]  #打印通用求助信息,或关于 COMMAND 的信息 

mklabel 标签类型 #创建新的磁盘标签 (分区表) 

mkfs MINOR 文件系统类型 #在 MINOR 创建类型为“文件系统类型”的文件系统 

mkpart 分区类型 [文件系统类型] 起始点 终止点    #创建一个分区 

mkpartfs 分区类型 文件系统类型 起始点 终止点  #创建一个带有文件系统的分区 

move MINOR 起始点 终止点    #移动编号为 MINOR 的分区 

name MINOR 名称     #将编号为 MINOR 的分区命名为“名称” 

print [MINOR]     #打印分区表,或者分区 

quit          #退出程序 

rescue 起始点 终止点    #挽救临近“起始点”、“终止点”的遗失的分区 

resize MINOR 起始点 终止点  #改变位于编号为 MINOR 的分区中文件系统的大小 

rm MINOR         #删除编号为 MINOR 的分区 

select 设备       #选择要编辑的设备 

set MINOR 标志 状态     #改变编号为 MINOR 的分区的标志

 

操作实例:

(parted)表示在parted中输入的命令,其他为自动打印的信息   

1、首先类似fdisk一样,先选择要分区的硬盘,此处为/dev/sdb:

wKioL1bj047DprVJAAAqCMUV_PU575.png 

2、选择了/dev/sdb作为我们操作的磁盘,接下来需要创建一个分区表(在parted中可以使用help命令打印帮助信息):

wKioL1bj0-jS-raiAAAzAoaxbXY462.png 

 (parted) mklabel  

New disk label type?  (我们要正确分区大于2TB的磁盘,应该使用gpt方式的分区表,输入gpt后回车)gpt

Warning: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dev/sdb will be destroyed and all data on this disk will be lost.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es/No?(警告用户磁盘上的数据将会被销毁,询问是否继续,我们这里是新的磁盘,输入yes后回车) y

 

3、创建好分区表以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分区操作了,执行mkpart命令,分别输入分区名称,文件系统和分区 的起止位置

wKiom1bj06nAV0XYAAAwGQt-8b4875.pngwKiom1bj1ADD4CvYAAAaJBboO-c173.png

  

 

4、分好区后可以使用print命令打印分区信息,下面是一个print的样例

wKioL1bj1KOQLWUgAAA3FPeqETg139.png 

 

 

5、如果分区错了,可以使用rm命令删除分区,比如我们要删除上面的分区,然后打印删除后的结果

(parted)rm 1  #rm后面使用分区的号码

(parted) print

wKioL1bj1LqwkEyJAAAxmjWYoTs979.png 

 

6、按照上面的方法把整个硬盘都分好区,下面是一个分完后的样例

wKioL1bj1NHR6hhLAABLlXFfyuA165.png

wKiom1bj1ErTNPMiAABAnvUL8rg215.png

 

 

7、由于parted内建的mkfs还不够完善,所以完成以后我们可以使用quit命令退出parted并使用 系统的mkfs命令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了,此时如果使用fdisk -l命令打印分区表会出现警告信息,这是正常的 

wKioL1bj1O2wCC2gAABenhP99lk218.png 

 

格式化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b1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b2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b3

wKioL1bj1QuCCapPAACIafCoX24924.png 

 

挂载:

[root@localhost ~]# mkdir /mnt/test1

[root@localhost ~]# mkdir /mnt/test2

[root@localhost ~]# mkdir /mnt/test3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mnt/test1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2 /mnt/test2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3 /mnt/test3

wKioL1bj1SbS4NDlAAA3H0wfjjA357.png 

查看一下,已经挂载上了。

wKiom1bj1K_RxV3bAABM_heO0W8661.png 

结束~~

本文出自 “我的学习笔记”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zhaoyongtao.blog.51cto.com/10955972/1750268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