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来源:互联网 发布:非编软件是什么意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2:35
1、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
 路径(pathname):路径是用来标识一个文件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存储位置的。
D:\winshare\enum.c      全路径     pathname
D:\winshare       路径   path
enum.c         文件名    name


绝对路径:路径是从绝对位置开始的。  譬如windows中是从某一个盘符开始(C:\),linux中是从根目录(/)开始的

相对路径:指明路径的时候是从当前所在的位置开始的。 运用相对路径能够程序具有更好的移植性

(..):两个点表示返回上一层

2、GUI(图形用户界面)和cmdline(命令行)
GUI:grahics user interface  , 图形用户界面
cmdline:  command line     命令行


3、linux常用命令
(1)     ls   (list   列表)
      作用:使用列表把当前文件夹下所有的文件显示出来
*        ls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        ls -l
         以详细信息显示
注意:命令与命令参数之间有空格,且:ls -a -l、ls -l -a、ls -la和ls -al 都是表示一样的意思。

(2)     cd  (change diectory,  更改目录)
               作用:用来切换目录(涉及到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              cd ..   
               代表上一层目录
*            cd .
               代表当前目录

(3)      pwd  (print work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作用:打印出当前的绝对路径

(4)    mkdir (make directory,   创建文件夹)
              作用:创建空文件夹
*            mkdir -p
                级联创建文件夹

(5)    mv  (move,  移动文件)
             作用:在目录间移动文件,修改文件名
 使用方法: mv  源文件pathname  目的文件pathname

(6)    touch  
             作用:创建空文件
使用方法: touch  pathname

(7)    cp (copy,  复制)
            作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使用方法: cp  源文件pathname  目的文件pathname   (复制文件)
                    cp -r   用来复制文件夹
                    cp -f   强制复制
实际操作时,一般都是cp -f 复制文件   cp -rf 复制文件夹


(8)   rm(remove,   删除)
           作用:用来删除文件,文件夹
使用方法:   rm   文件pathname         (文件不存在时报错)
                     rm -f   文件夹 pathname   (无论文件存不存在都不报错(脚本语言程序时有用))


(9)   cat
            作用:直接在命令行下显示文件内容,也可以用来向文件中输入
  使用方法:   cat   文件名
一般用来查看内容比较少的文件,内容多的文件用vi查看

(10) rmdir  (remove directory,   删除文件夹)
            作用:只能删除空文件

(11)ln  (link  连接文件)
*  软连接(符号连接),等同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使用方法:ln -s 源文件名  符号连接文件名
例子:  ln -s  src.c    linker.c       (linker.c就是src.c的一个符号连接文件)

*  硬连接: ln  源文件名  连接文件名(创建的是普通文件)
注意:硬连接实际上和源文件在硬盘中是同一个东西,效果类似于硬盘上的一个文件,在文件系统上,在我们看来有好多个文件一样。每次删除一个文件时,只要他还有其他的硬连接存在,这个文件就不会被真正的删除掉。只有等所有的硬连接都删除掉了,这个文件才会被真正的从硬盘上删除。

(13) apt-get
            作用:在ubuntu中用来在线安装、卸载软件的程序
 例子:   apt -get  install  vim
               apt -get  remove  vim

注意 :  安装和卸载都是在线的,也就是说ubuntu必须能上网才能使用apt-get
说明 :  apt-get安装软件的原理和必要性。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内核版、定制性,造成了linux中软件的不兼容性。在linux中安装软件是一件困难的事,装了的软件能不能用不一定。ubuntu解决了这个问题,ubuntu就适合某个发行版(ubuntu10.04)的所有软件做了一个列表,然后用户通apt-get  install的方式安装软件,就会实时连接到ubuntu服务器,服务器会根据你的ubuntu版本给你下载合适额软件安装。这样确保了软件的兼容性。
       
(14)     man
      作用:查询man手册,获得帮助信息
*    man   1 ls           1表示查询的是linux命令
*    man  2  xxx       2表示查询的是linux api
*    man  3  xxx        3表示查询的是C库函数

(15)find   
        作用:在linux文件系统中用来查找一个文件放在哪里了。
        使用方法:  find 路径 -name "文件名"
        注: 当你知道你要找的文件名,但是你忘记他放在那里了,可有find。

(16)grep
          作用:在一个文本文件中,查找某个词
          使用方法:grep -nr  "要查找的符号"
                             -n     表示在查找结果中显示行号
                             -r       表示要递归查找
          注:当你想查找某个符号在哪里出现(可能是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就使用grep

(17)which和whereis
            作用:查找一个应用程序(二进制文件)在哪。
            例子:which ls        whereis  ls
            区别:which只显示二进制文件的路径
                        whereis显示二进制文件的路径和其源码或man手册位置。

(18)uname
            作用:查看系统信息
例子:uname -a    查看所有信息
           
 (19)开机和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initi 0                               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reboot                              重启
(20)tree/lstree
          作用: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21)mount/umount
           作用:用来国挂载磁盘到文件系统中
   

(22)磁盘空间相关
          df  -h     显示已挂载的分区列表
          du -h     列出文件或文件夹的大小
 注意:du -h  文件名    可以列出这个文件的大小,列出方式是以人比较好看懂得方式。而  ls -l 列出的文件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23)用户管理
         useradd user1    添加一个名为user1的用户
         userdel  user1    删除一个名为user1的用户
         passwd  user1    为名为user1的用户设置密码

(24) 权限管理
    chmod (change mode)修改文件权限,比较常用,要记得
    chown (change owner,修改属主)
    chgrp (change group,修改文件的组)

ls -l 列出的属性
-rwxr-xr-x
一共10个字符,第一个表示文件属性(d表示文件夹,-表示普通文件),剩下的9个分成三组。每组中三个分别表示r可读w可写x可执行。如果是字母表示有这个权限,如果是-表示没这个权限。三组分别表示:第一组表示文件属主的权限,第二组表示属主所在的组用户的权限,第三组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

权限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用数字来表示。
编码规则如下:
r    可读        4
w    可写        2
x    可执行        1
-    无权限        0

有了这个编码规则,则 rwxr-xr-x  编码后为755

第一种修改权限的方法:
要把权限改成    rwxr--r--    则对应的编码值为744
修改命令为:chmod 744 文件名

第二种修改权限的方法:
在原来的权限基础上进行修改,即增加或减少某权限。
三个组用户的编码依次为: 属主u    属主所在的组g    其他用户o
譬如
要属主增加可执行权限    chmod u+x 文件名
其他用户增加可写权限    chmod o+w 文件名
属主所在组用户去掉可执行权限    chmod g-x 文件名   
       
                       
(25)文件打包和解压
      tar -czvf  dir.tar.gz  dir/     将dir目录打包成dir.tar.gz
      tar -cjvf   dir.tar.bz2 dir/     将dir目录打包成dir.tar.bz2
     tar  -zxvf  dir.tar.gz               解压缩dir.tar.gz
     tar  -jxvf  dir.tar.bz2             解压缩dir.tar.bz2
  
(26)网络配置命令
      ifconfig  eth0  192.168.1.13                                          设置IP 地址 
      ifconfig  eth0  up                                                            启动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                                                       禁用网卡
       ifup  eth0                                                                       启动网卡
      ifdown  eth0                                                                   禁用网卡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同时设置IP和子网掩码  

  

4、编辑器vi的使用:(vi和vim的联系)
编辑器:编辑器就是一款软件,他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编辑。如编写文件,编写代码等。
windows中的常用编辑器: notepad(笔记本) notepad++,UltraEditor, SlickEditor
linux中常用的编辑器:  自带的最古老的vi。比较好用的是vim,gedit。
注意:vim是vi的升级版,推荐使用vim。
           但使用vim(vi)打开一个文件时,如果文件不存在他会帮你新建一个文件。

vi的两种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  当vi打开时默认为命令模式,要转入输入模式,需要按a或i键。在命令模式下所有的输入都被vi当作命令来对待。(所以不要乱按)
输入模式: 输入模式用来向文件输入内容。当输入完成要保存文件时需要按Esc键切换到命令模式。
注意 :  看屏幕左下角,当命令模式时无提示信息或者提示文件名等信息,当输入模式时,提示:--INSERT--

使用方式:  vi  pathname     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

在命令模式下保存文件:
            :wq      保存并且退出
            :w         只保存不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只是进来看了一下没改时退出用)
             :q!         不保存强制退出
             :wq!      保存并强制退出

vi  的高级使用(在命令模式下使用)
*   /xxx      查找 xxx 
*  :行数   快速切换到指定行数
*  :set nu  设置显示行号
*   :set nonu  设置不显示行号
注意:设置永久显示行号,需要修改vi的配置文件。打开vi的配置文件~/.vimrc 在其中输入set nu 即可。
*    dd        删除一整行
*    numdd    删除num行
*     numyy    复制num行
*     p              粘贴
注意:    复制时要把光标放在多行的第一行,粘贴时实际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
 

*    vim水平分屏的使用 :vim -on file1 file2 ...其中:

     o(是小写字母o,不是数字零)n(表示你要分屏的文件个数)

     filen(文件名多个文件用空格分开)

  

   我用两个文件做测试想到上面那个文件用:ctrl + w + k

   想到下面的文件用:ctrl + w + j

   当然你懒的话可以用:ctrl + w + w

 *  在水平分屏好的文件中在打开别的文件:sp filename


*  vim垂直分屏:vim -On file1 file2 .....

  其中:O(是大写字母O,不是数字零)n(表示你要分屏的文件个数)    

           filen(文件名多个文件用空格分开)

      想到左面那个文件用:ctrl + w + h

      想到右面的文件用:ctrl + w + l

 *   在垂直分屏好的文件中在打开别的文件:vsp filename


*  撤销命令(命令模式下有效)

    u :小写的 u 键。

 

基础知识:
1、ls -l显示的详细信息中:
例如:  -rw-r--r--
          drwxr-xr-x

一共10个字符,第一的字符表示文件的类型,后面9个字符表示文件的权限。
文件类型:
- : 表示普通文件。普通文件指文件 指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如 .c  .txt  .out  等文件
d  : 表示文件夹,d 是directory的缩写
l  :  表示符号连接文件,后面会用->打印出他指向的文件名
s  : 表示socket 文件
p : 表示管道文件  pipe。

剩下的九个符号分三组表示文件的权限:
前三个表示此文件的属主对文件的权限
中间三个表示此文件属主所在的组对文件的权限
后三个表示其他用户对文件的权限

rwx     r表示可读,w 表示可写,  x 表示可执行


使用技巧:
1、使用Tab键输入
2、linux命令行中一些符号的含义:
       .       代表当前目录
       ..      代表上一层目录,当前文件的父目录,是确定不变的。
       -      代表前一个目录,刚才从那个目录cd过来的。
       ~      代表当前用户的宿主目录
注:  宿主目录:所谓宿主目录,就是操作系统为当前用户所设计的用来存放文件、工作的默认目录。如windows中的“我的文档”目录,就是windows为我们设计的宿主目录。
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宿主目录,这个目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home/username/,  而对于root用户来说在/root  。
       /      代表根目录
       $      普通用户的命令行提示符
       #      root用户的命令行提示符
       *       万能匹配符(代替其他符号)

3、linux中权限表示&管理
*   su username 普通用户与特权用户切换
     sudo  命令      暂时获取root权限(可以不用切换到特权用户,可使用方便)
windows中有普通用户与特权用户,特权用户是Administrator,普通用户可以有多个。
特权用户是系统的管理员,对系统内所有的文件具有操作权限。每个普通用户只能处理自己的文件,不能访问其他人的文件,更不能随意处理操作系统的文件。
linux中也有普通用户与特权用户,特权用户就是root用户。普通用户权限受到限制,譬如不能cd /root,  不能使用apt-get install  来装软件。

4、挂载USB闪存
 4.1 先把鼠标定位到虚拟机的linux系统,然后插入U盘。ubantu16.0 的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但本人仍想手动挂载一边。具体操作如下:
    
  4.2  插入U盘后在命令行输入  sudo fdisk -l  来查看U盘的一些相关信息,如图:


U盘的设备名为“Device Boot”下的“/dev/sdb1”。挂载U盘时需要写上。
如果是fat格式的U盘,挂载命令为: mount  -t  vfat  /dev/sbd1  /mnt/udisk  ;
如果是ntfs格式的U盘,挂载命令为: mount  -t  ntfs -3g  /dev/sbd1  /mnt/udisk  ;
如果没有/mnt/udisk  文件 ,则新建文件 : mkdir/mnt/udisk ;
   4.3  卸载U盘  : umount/dev/sdb1   
对于 ntfs 格式,挂载时如果系统不支持,需要下载一个  ntfs -3g -2011.4.12 -5.el5.i386.rpm  包。安装后才能正常的挂载。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