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客

来源:互联网 发布:编程珠玑适合什么人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32

第一次写博客,不知道从何下手。写经历?写理想?写技术分享?想了很久都还没有想到主题。

我是电气专业的学生,和班上很多学生一样,高考填志愿时也经历过一番纠结,不知道要填什么专业,于是选择了我们学校口碑最好、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和大家经历过学习和就业方向的迷茫。如今在即将来临的毕业季面前,迷茫好像都是曾经偷懒的一个最好的借口。在繁忙的秋招季,班上的同学有的去了销售,做了老师,有些去了家乡的供电局,有些合伙搞游戏职业团队,有些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有些选择报考公务员,而我是班上唯一一个想从事计算机科学方向的人。在四年前看来,这是非常难以预料的,个个带着成为电气工程师的期待进入大学,而四年后有的人已经找好了目标和方向,有些人找到了工作仍然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有些人还没有出发,依旧在宅在宿舍里。

  而一个从小畏惧电脑、不敢进网吧、在高考后才摸过电脑的我,竟然要想从事计算机科学,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叫计算机科学好?还是叫IT互联网好?还是叫数据分析好?到了大三那个暑假,我仅会点python基础,时不时去爬个网页,抓取点文本或者数据。还记得第一次接触python的时候,心里真的被震撼到了,几行代码就可以把网页源码抓取下来,太难以置信了!之后,就开始迷上了python。本来,大三暑假在宿舍和班上同学一边做着项目,一边准备秋招的复习,却心里一直想着如果从事python有关的工作多好啊。一开始只是想想而已,但是后来发现python还是挺强大的,也在编程中找到了乐趣。

于是自己带着坚定的语气跟同学说,我想从事计算机方向的工作。结果同学并没有责备我脱队,而是问我:“你考虑清楚了吗?电气不是挺好的吗?你转去计算机方向,你现在会什么?而且程序员很辛苦的?”我说:“我对电气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对计算机有兴趣,所以我想尝试一下。”

  这无疑是我遇到过最大的挑战了,自从说了那句话之后,我开始天天去教室自习、打代码、看博客,其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掉进很多坑,因此电脑也重装系统几次了,一个月下来,觉得自己小有成就了。然而,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你单单会爬虫还不能找工作呢!这些仅仅是雕虫小技,于是自己又开始在怀疑自己是否还需要在坚持这条路,不知道要不要放弃,准备找电气方向的工作了。经过一晚的思想斗争,还是下定决心坚持自己的道路。刚好也开学了,学校图书馆开门了,于是天天泡在图书馆了,中午则在图书馆的沙发睡,就这样,两个月下来。虽然累,但自己感觉很充实,好像在弥补大学三年的不专注和不坚定。

在教室自习和泡图书馆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Google Lantern(最近限速了),并以此翻墙去youtube看了python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教程,还接触到了stack overflow,这是个神奇的网站,你想咨询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答案。同时stack oveflow的网友提问的方式逐渐地影响了我,提问的时候思路很清晰条理,有操作系统、代码示例、情况说明,以及自己谷歌查询的情况,非常的清晰条理。同时,回复的网友也非常细心地回复,不仅给了修改好的代码,有时还会给予一些外链给你去参考了解。我非常欣赏这种认真的态度,我也想这是我需要从中学习的地方。因为,有时难题去百度,经常会看到有些网友问问题的方式:含糊、不条理、范围太广,而有些网友的回复也是非常扯淡!我最讨厌的是敷衍了事,“可能吧,你自己去百度谷歌吧”!“把这个加上去吧,应该行吧!”。所以,我后来知道为什么“百度一下会死!!百度一下,你还是不知道!”因此,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我就去stack overflow,CSDN博客和知乎去请教他人。

我想这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曾经也是一个敷衍了事的态度去问问题,如今逐渐在改变这种行为。正所谓,“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问问题,你就会得到以什么样的答案”。逐渐地,我发现认真地问问题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尊重。

在学了python数据分析之后,然后又接触到了机器学习,同样也是通过python的这条途径,于是自己又开始把之前掌握的python来学习机器学习,同样也是泡馆、打代码、看书、看公开课。在这个阶段,我觉最幸运的是接触到了Andrew Ng老师的《Machine Learnig》,这门课上的真是太享受了!你会突然发现数学是多么有用!而且都是你大学三年以为没有用的数学。同时,Andrew Ng老师谦虚、实在的品格和善于引导的讲课风格让我喜欢上了机器学习。Andrew Ng,总是以最简单的数学切入,经常与大家分享自己从事人工智能的经验,也以生活最贴切的事例为我们讲解算法。(本人觉得SVM讲的最赞!!)最重要的一点是,Andrew Ng老师不会卖弄高大上的名词,也不会让你感觉他讲的东西是非常的High Level,而是“哦,原来是这样!”。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时,他总会说:“不要紧”,甚至也坦明自己用了那么多年的神经网络算法,自己对里面的算法机制也存在些许不理解。这样谦虚、实在的老师不也是我们学生所期待的吗?

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能听到周围的同学拿到了offer,腾讯、YY、CVTE的都有,不满意的也有,自己也曾在处于嫉妒羡慕恨的挣扎之中。但是一想到自己真的很享受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中,而且有志向从事计算机科学方向,心情又能马上平复下来。我一直都向往着能从事机器学习行业,尽管我是个本科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且在大三暑假才开始接触,但是我一直认为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坚持自己的追求是最为可贵的,或许你不能达到你的目标,你至少认识了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你在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质疑过我,也有人鼓励过我,我的父母从小到大都是支持我的选择,虽然他们都是小学毕业的,也生活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但是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你还不如去供电局、考公务员,你看看福利多好啊,他们总是说:“我不知道的,总之你自己好好把握好,总之不是传销就好!”虽然我父母不知道年轻人口中的理想、梦想是什么,也可以看到别人的孩子考上了公务员、进了供电局,过上福利好和稳定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是非常地尊重我的选择,所以他们淳朴的语言胜过斗志激昂的口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地认识到了大学前三年的自己:

1、浮躁、空谈的自己。总想学很多东西,不打好基础却想一蹴而就,结果到头来一事无成。最可怕的是自己很会空谈,总是说些有的没的。

2、做事没有毅力。很多东西都在自己获得小小成就的时候开始放弃,基本上都是在最需眼沉住气的时候放弃了。

3、没有积极争取机会的意识。在最近学习的过程中才开始学会去争取机会,如果想做的事情,三天之内还没有动手,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

4、眼高手低,只看不做。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非常明显,把作业和实验当做是应付老师的手段,而不是检验有没有学习到知识。最近才深深意识到这是我最大的毛病,在学《大话数据结构》的时候,自己总是在看,却没有怎么亲手打过代码,也经常去搜“学习编程最快的方法是什么?”结果一个月下来,只学会了,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

最后,说了那么多废话,还是抒发下崇高志向吧:我向往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程序员,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思想、谦虚、实干和热爱生活的程序员。

谨记!自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