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类算法理论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项目架构文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49
熵:
如果一件事有k种可的结果,每种结果的概率为 pi(i=1…k
该事情的信息量:

熵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

信息增益:
特征A对训练数据集D的信息增益g(D,A),定义为集合D的经验熵H(D)与特征A给定条件下的经验条件熵H(D|A)之差
20160516093353173.png
换句话说,就是原信息集下的信息量-在A特征条件下的信息集的信息量
信息增益越大,信息增多,不确定性减小



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定义:特征A对训练数据集D的信息增益比定义为其信息增益与训练数据D关于特征A的值的熵HA(D)之比
20160516093353707.png
20160516093353707.png
注:p:每个唯独上,每个变量的个数/总变量个数


ID3算法:
ID3算法的核心是在决策树各个子节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递归的构建决策树,具体方法是:从根节点开始,对节点计算所有可能的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的特征,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再对子节点递归调用以上方法,构建决策树。

解释:在做每次选择差分枝的时候,以不确定性最小点作为loss fuction,直到无法细分


缺点:
1.ID3算法只有树的生成,所以该算法生成的树容易产生过拟合,分得太细,考虑条件太多。
2.不能处理连续属性
3.选择具有较多分枝的属性,而分枝多的属性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
4.局部最优化,整体熵值最小,贪心算法算子节点的分支


C4.5算法:
基于ID3算法,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属性,对非离散数据也能处理,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增益率(GainRate)来选择分裂属性。计算方式如下:


CART算法:
CART算法选择分裂属性的方式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计算不纯度,然后利用不纯度计算Gini指标。
计算每个子集最小的Gini指标作为分裂指标。

不纯度的计算方式为:
pi表示按某个变量划分中,目标变量不同类别的概率。
某个自变量的Gini指标的计算方式如下:
计算出每个每个子集的Gini指标,选取其中最小的Gini指标作为树的分支(Gini(D)越小,则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连续型变量的离散方式与信息增益中的离散方式相同。


随机森林:
随机生成n颗树,树之间不存在关联,取结果的时候,以众数衡量分类结果;除了分类,变量分析,无监督学习,离群点分析也可以。

生成过程:
1.n个样本,随机选择n个样本(有放回),训练一颗树
从原始训练数据集中,应用bootstrap方法有放回地随机抽取 K个新的自助样本集,并由此构建 K棵分类回归树,每次未被抽到的样本组成了 K个袋外数据(Out-of-bag,OOB)
2.每个样本有M个属性,随机选m个,采取校验函数(比如信息增益、熵啊之类的),选择最佳分类点
3.注意,每个树不存在枝剪
4.将生成的多棵树组成随机森林,用随机森林对新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结果按树分类器的投票多少而定


树的个数随机选取,一般500,看三个误差函数是否收敛;变量的个数一般取均方作为mtry


GBDT:
DT步骤:
GBDT里面的树是回归树!
GBDT做每个节点上的分支的时候,都会以最小均方误差作为衡量(真实值-预测值)的平方和/N,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真实线l1,预测线l2,两条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

BT步骤:
GBDT的核心就在于,每一棵树学的是之前所有树结论和的残差,这个残差就是一个加预测值后能得真实值的累加量
换句话说,就是第一次预测的差值记为下一次预测的初始值,一直到某一次计算出的差值为0,把前n次的结果相加,就是一个真实预测。

Lg与Dt类的差异(抄的图):
993405-20160921205643106-1467975371.png

lg是连续的0,1曲线,而dt是0,1的分段函数,Dt类可以自主选择变量承担高维,非线性,可以同时处理离散和连续变量。

分布式R RF介绍:






local R RF简单小栗子:
library('randomForest')
setwd("~/Desktop")
train_origin<-read.table('trian.txt',header = T,fill = T)
test_origin<-read.table('test.txt',header = T,fill = T)
train_test1<-train_origin
train_test1<-train_test1[,-9]
train_test1$tag<-as.factor(train_test1$tag)
train_test1$risk_level<-as.factor(train_test1$risk_level)

##模型训练
model2<-randomForest(tag~zhi_score+phone_score+guide_score+risk_level+high_orders+airport_orders+company+consume+area,data=train_test1,importance=T,proximity=T,mtry=3,ntree=500)

##预测
model2_prdeiction_test<-predict(model2,train_test1)

##正误矩阵
table(model2_prdeiction_test,train_test1$tag)


##各变量的重要性MeanDecreaseAccuracy:随机变量赋值,MeanDecreaseGini:变量异质性
importance(model2)

##寻找最优的ntree
plot(model2$err.rate[,1],type='l') ##总误差分布
plot(model2$err.rate[,2],type='l') ##误判正误差分布
plot(model2$err.rate[,3],type='l') ##正判误误差分布

##寻找最有的深度mtry
rate<-rep(0,5)
for( i in 1:(ncol(train_test1)/2))
{
  set.seed(112)
  model<-randomForest(tag~zhi_score+phone_score+guide_score+risk_level+high_orders+airport_orders+company+consume+area,data=train_test1,importance=T,proximity=T,mtry=i,ntree=500)
  rate[i]= mean(model$err.rate)#计算基于OOB数据的模型误判率均值 
}

##测试集
test_test1<-test_origin
test_test1<-test_test1[,-9]
test_test1$tag<-as.factor(test_test1$tag)
test_test1$risk_level<-as.factor(test_test1$risk_level)


model2_prdeictio2_test<-predict(model2,test_test1)
table(model2_prdeictio2_test,test_test1$tag)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