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志] 第55节 吴公子札巡访中原

来源:互联网 发布:对讲机写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2:37
        吴公子札巡访中原
        
        公元前502年,晋国中军帅“范氏”范宣子“士鞅”去世,晋国政坛高层换届,齐景公攻取了位于山东聊城的晋国东部战略要地“夷仪”。五年之后的公元前497年,晋国“赵氏”八代家主“赵鞅”因“迁邯郸户口入晋阳”一事杀了“邯郸大夫赵午”,被“范氏”八代家主“范吉射”与“中行氏”七代家主“中行寅”起兵讨伐。随后六年中,在齐景公的支持下,“范氏”与“中行氏”两家跟韩、赵、魏、智四家对抗。公元前491年邯郸城被“赵氏”攻破,“范氏”与“中行氏”逃奔齐国,从此退出晋国政坛。
        
        “范氏”与“中行氏”的覆灭,晋国的太史“蔡史墨”早就有所预言。《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513年)》记载,『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着范宣子所为刑书焉』,晋国的赵鞅、荀寅带兵在汝水岸边筑城,向晋国百姓征收四百八十斤铁铸造刑鼎,并在鼎上刻录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郑国的“子产”早在公元前536年就铸造了刑鼎,23年后晋国也有了自己的刑鼎。“蔡史墨”指出『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指出“范氏”改变了晋文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33年时确立的“三军六卿制度”,所以这两家必将覆灭。
        
        孔子对晋国铸刑鼎一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晋国很快就将灭亡,原因是『失其度矣』,法度已经丧失。孔子指出,晋国要是能够『守唐叔之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这就叫作有法度。『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晋文公当年之所以能成为“诸侯盟主”,就是因为遵循这个法度。『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现在晋国铸造刑鼎,贵贱就要失去秩序,立国根基就会崩塌。不出孔子所料,他发表看法16年后的公元前497年,晋国六卿发生内讧。时年孔子54周岁,前一年他指挥了意图削弱鲁国“三桓”的“隳三都”行动,与“三桓”矛盾加剧。季桓子不想再用他,于是他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周游列国的事情,47年前他的老师吴公子季札就已经干过。
        
        公元前544年,时年32岁的吴公子季札周游列国,代表“吴国”进行国事巡回访问。《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地居江苏的“吴国”与地居山西的“虞国”有着共同的先祖“吴太伯”,『武王克殷,封吴太伯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虞国在公元前655年被晋献公“假途灭虢”时顺手灭掉。虞国灭亡70年后,吴国国势日益强盛,时任“吴子”寿梦便开始称王。吴王“寿梦”于公元前585年去洛阳朝见“周简王”,这是吴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
        
        公元前584年,吴国攻打山东临沂郯城的“郯国”,同年秋“夏姬”的最后一任丈夫“申公巫臣”受晋景公派遣,带领三十辆楚国战车到吴国做教练。公元前576年,吴国与鲁、晋、齐、宋、卫、郑等国在安徽滁州凤阳的“钟离”会盟,这是吴国第一次参加与中原诸侯之间的会盟。公元前561年,执政二十五年的寿梦去世,享年59岁。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544年,『吴使季札聘於鲁』,时任吴王,季札的二哥余祭派遣季札赴鲁国进行国事访问。季札来到鲁国后,『请观周乐』,请求欣赏周礼中的乐章。『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周南、召南诗歌表现出民众辛勤无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原殷商辖区邶、鄘、卫三国诗歌表现出民众忧愁不困。『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郑国诗歌表现出民生琐碎困穷,季札觉得郑国会最早灭亡。『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齐国诗歌表现出大国豪迈雄风。『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甘肃地区的诗歌表现出快乐方正。『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陕西地区的诗歌表现出广大辽阔。『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山西地区的诗歌表现出宏伟简朴。『歌唐。曰:“思深哉”』,河北地区的诗歌表现出思虑深远。『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陈国的诗歌表现出治国无方。『自郐以下,无讥焉』,对于曹国,郐国这些小国的诗歌,季札就没有再作评价。
        
        季札又观看了周礼中的舞蹈,当看到《陬箫》时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他认为这支舞包罗万象,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季札出使鲁国后,来到齐国,与齐国大夫晏子一见如故,他建议晏子交出封邑官职,以免为财所害。接着来到郑国,与郑国大夫子产一见如故,他预言子产必将执政,并建议子产要以“礼”治国。接着来到卫国,结识了许多卫国朋友,他认为『卫多君子,未有患也』。接着来到晋国,欣赏“六卿”中的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认为『晋国其萃於三家乎!』,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季札又给晋国大夫“叔向”忠告,『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难』,让叔向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不要太过直率。
        

        季札贤明博学,精通音律,他『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对人事评价中肯,预言准确。季札54岁时,37岁的“伍子胥”逃出楚国,投奔了他大哥的儿子“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他61岁时,“公子光”杀死了他三哥的儿子“吴王僚”。他70岁时的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入楚国“郢都”。他于公元前484年以92岁高龄去世,他的侄孙吴王“夫差”于同一年杀了相国“伍子胥”。季札去世后,孔子为他书写了十字墓碑。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