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Java开发高性能网站(四)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客户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8:49
NIO

NIO是在JDK1.4后的版本中出现的,在Java 1.4之前,Jdk提供的都是面向流的I/O系统,例如读/写文件则是一次一个字节地处理数据,一个输入流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一个输出流消费一个字节的数据, 面向流的I/O速度非常慢,并且一个数据包要么整个数据报已经收到,要么还没有。Java NIO非堵塞技术实际是采取Reactor模式,有内容进来会自动通知,不必死等、死循环,大大的提升了系统性能。在现实场景中NIO技术多数运用两个方面,1是文件的读写操作,2是网络上数据流的操作。在NIO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1选择器(Selector)、2通道(Channel)、3缓冲区(Buffer)。


部分疑问:为什么数据库和数据库连接池不采用类似java nio的IO多路复用技术使用一个连接来维护和数据库的数据交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84473


长连接/Servlet3.0
这里说的长连接就是长轮询,以前浏览器(客户端)需要关注服务器端发生的数据变化需要不断的访问服务器,这样客户端的数量一多必然会给服务器端造成很大的压力,例如:论坛中的站内消息。现在Servlet3.0规范中提供了一个新的特性:异步IO通信;该特性会保持一个长连接。利用Servlet3异步请求的这项技术可以大大的缓解服务器端的压力。
Servlet3.0的原理就是将request的请求开启一个线程挂起,中间设置等待超时的时间,如果后台事件触发request请求,得到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的request请求,如果在设置等待超时的时间内没有任何事件发生也将请求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将再次发起request请求,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可以与此往复。
就好比,你先过来跟我说如果有人找你,我就立马通知你你来见他,原先你需要不断的问我有没有要找你,而不管有没有人找你,你都需要不断的问我有没有人找你,这样的话不论问的人还是被问的人都会累死。


日志
Log4J是通常被人们使用的工具,系统在刚刚上线的时候日志一般都设置在INFO的级,真正上线后一般设置在ERROR级,但无论在任何时候,日志的输入内容都是需要关注的,开发人员一般可以依靠输出的日志查找出现的问题或者依靠输出的日志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日志也是系统运行状态的报告和排错的依据。
简单来说日志按照定义的不同策略和等级输出到不同的环境,那样便于我们分析和管理。相反你没有策略的输出,那么机器一多,时间一长,会有一大推乱糟糟的日志,会让你排错的时候无从下手,所以日志的输出策略是使用日志的关键点
参考资料:http://logging.apache.org/log4j/1.2/manual.html

打包/部署
在代码设计的时候最好能将不同类型的功能模块在IDE环境中粗粒度的分为不同的工程,便于打成不同jar包部署在不同的环境中。有这样的一个应用场景:需要每天定时远程从SP那边获得当天100条新闻和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虽然每天的数据量不多,但是前端访问的并发量很大,显然需要在系统架构上做到读写分离。
如果把web工程和定时抓取的功能模块完全集中在一个工程里打包,将导致需要扩展的时候每台机器上既有web应用也有定时器,因为功能模块没有分开,每台机器上都有定时器工作将会造成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重复。
如果开发的时候就将web和定时器分为2个工程,打包的时候就可以分开部署,10台web对应一台定期器,分解了前端请求的压力,数据的写入也不会重复。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共用,在上述的场景中web和定时器都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读取,那么web和定时器的工程里都有操作数据库的代码,在代码的逻辑上还是感觉乱乱的。如果再抽出一个DAL层的jar,web和定时器的应用模块开发者只需要引用DAL层的jar,开发相关的业务逻辑,面向接口编程,无需考虑具体的数据库操作,具体的对数据库操作由其他开发者完成,可以在开发任务分工上很明确,并且互不干涉。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