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封闭原则(The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付了尾款可以退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2:31

我通常强调抽象依赖原则:为了应对需求变化,代码中要尽可能地使用(依赖)抽象类型,而非具体类。而不把开放封闭原则(The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作为重点加以介绍,主要是因为开放封闭原则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Software entities(classes ,modules,functions,,etc.)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but closed formodification.一个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1.对扩展开放

对扩展开放”意味着什么?在Java中有类A,我们可以方便的创建A的新的子类型SubA,而且子类型SubA可以定义新的(A中没有的)操作。这是OOP中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A对扩展开放的主要方面。即

  • 类A的派生
  • SubA的扩展继承
问题是,A自己可以增加以前没有的新的操作吗?换言之,A能够增加新接口吗?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Java 8 搞出default方法的原因),即程序设计时,面向对象技术不能够很好解决为类型增加新接口——所以需要访问者模式。
对函数的扩展,我们可以归结到override。

2.对修改关闭

对修改关闭,意味着你发布一个已经完成的类,那就不要轻易去修改它的接口。当我们具体到一个方法的时候,注意,方法的接口,是使用该方法的用户所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包括方法头(方法原型)、和非常重要的说明文档——用户怎样使用该方法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 接口与实现的分离。既然接口与实现是分离的,对修改关闭当然仅仅要求对接口的修改关闭。所以,我们能够自由地修改其实现。
  • 哪些对实现的修改,涉及到接口?典型的例子是分支结构,
    public static Door getObject(String typeName){//int ID        if(typeName.equals("D1")){            return new D1();        }else if(typeName.equals("D2")){            return new D2();        }else{            return null;        }    }
增加新的分支,不会涉及 getObject方法头的修改——但这不意味着方法的接口没有受到影响。对于形参的验证(这里 return null代替了验证)也是用户怎样使用该方法的一部分——方法的接口的一部分。换一种方式说,假定getObject的形参的验证,字符串D1和D2是合法的参数,其他为非法参数;增加新的分支后,字符串D1、D2和D3是合法的参数,这就意味着方法的前置条件发生了变化,因而接口被修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编程时比较难以细致地考虑,对实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接口,因此,在讨论对修改关闭时,很多人会一言以蔽之地说,不要对源代码有任何修改

如果你能够清楚知道对实现的修改不会影响接口,你可以自由地修改其实现,如对某算法有更好的实现的时候。

3.封装变化

“需求总是变化”,而封装变化,OCP仅仅意味着使用一个大概念来涵盖/容纳可能出现的变化。例如你的系统中养猫养狗,那么养动物就涵盖了未来你养乌龟;如果未来你养花,就需要更大的概念...按照设计忠告——父类型通常设计成抽象类型,所以我们直接呈上了依赖抽象类型作为原则。


返回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