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 游戏框架搭建 (七) 减少加班利器-QApp类

来源:互联网 发布:it平面设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25
本来这周想介绍一些框架中自认为比较好用的小工具的,但是发现很多小工具都依赖一个类----App。

App类的职责:
  1.接收的生命周期事件。
  2.做为游戏的入口。
  3.一些框架级别的组件初始化。
  本文只介绍App的职责2:做为游戏的入口。
Why?
  在我小时候做项目的时候,每次改一点点代码(或者不止一点点),要看下结果就要启动游戏->Loading界面->点击各种按钮->跳转到目标界面看结果或者Log之类的。一天如果10次这种行为会浪费很多时间,如果按照时薪算的话那就是......很多钱(捂嘴)。 流程图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1.模块间的耦合度太高了。下一个模块要依赖前一个模块的一些数据或者逻辑。
  2.或者有可能是这个模块设计得太大了,界面太多,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1:在模块的入口提供一个测试的接口,用来写这个模块的资源加载或者数据初始化的逻辑,...什么!?...你们项目就一个模块...来来来我们好好聊聊.....
  针对问题2:在模块的入口提供一个测试接口,写跳转到目标界面的相关代码。
流程图是这样的:

虽然很low但是勉强解决了问题。

阶段的划分:
  资源加载乱七八糟的代码和最好能一步跳转到目标界面的代码,需要在出包或者跑完整游戏流程的时候失效。
  如何做到?答案是阶段的划分。
我的框架里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开发阶段: 不断的编码->验证结果->编码->验证结果->blablabla。
  2.出包/真机阶段: 这个阶段跑跑完整流程,在真机上跑跑,给QA测测。
  3.发布阶段: 上线了,yeah!。
对应的枚举: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1
2
3
4
publicenum AppMode { 
    Developing,
    QA,
    Release
}
很明显,乱七八糟的代码是要在开发阶段有效,但是在QA或者Release版本中无效的。那么只要在游戏的入口处判断当前在什么阶段就好了。 开始编码: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summary>
/// 全局唯一继承于MonoBehaviour的单例类,保证其他公共模块都以App的生命周期为准
/// </summary>
publicclass App : QMonoSingleton<App> 
{
publicAppMode mode = AppMode.Developing;
 
    privateApp() {}
 
    voidAwake()
    {
        // 确保不被销毁
        DontDestroyOnLoad(gameObject);
 
        mInstance = this;
 
        // 进入欢迎界面
        Application.targetFrameRate = 60;
    }
 
    void Start()
    {
        CoroutineMgr.Instance ().StartCoroutine (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
    }
 
    /// <summary>
    /// 进入游戏
    /// </summary>
    IEnumerator 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
    {
        // 配置文件加载 类似PlayerPrefs
        QSetting.Load();
 
        // 日志输出
        QLog.Instance ();
 
        yieldreturn GameManager.Instance ().Init ();
 
        // 进入测试逻辑
        if(App.Instance().mode == AppMode.Developing) {
 
            // 测试资源加载
            ResMgr.Instance ().LoadRes ("TestRes",delegate(stringresName, Object resObj) {
 
                if(null!= resObj) {
                    GameObject.Instantiate(resObj);
                }
                // 进入目标界面等等
 
            });
 
            yieldreturn null;
 
        // 进入正常游戏逻辑
        }else{
            yieldreturn GameManager.Instance ().Launch ();
        }
 
        yieldreturn null;
    }
首先App是Mono单例,要接收Unity的生命周期. 然后要维护一个AppMode类型的变量,便于区分。 之后在,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中有这么一段代码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进入测试逻辑
if(App.Instance().mode == AppMode.Developing) {
 
    // 测试资源加载
    ResMgr.Instance ().LoadRes ("TestRes",delegate(stringresName, Object resObj) {
 
        if(null!= resObj) {
            GameObject.Instantiate(resObj);
        }
        // 进入目标界面等等
    });
 
    yieldreturn null;
 
// 进入正常游戏逻辑
}else{
    yieldreturn GameManager.Instance ().Launch ();
}
在这段代码中做了阶段的区分。所有的逻辑都可以写在这里。这样基本的需求就满足啦。
还有一个问题:
  假如一个游戏的业务逻辑分为模块A,B,C,D,E,分为5个不同的人来开发,那App是一个mono单例,除非不提交App代码,否则每次都要解决冲突,同样很浪费时间。怎么办? 答案是通过多态来解决,先定义一个ITestEntry接口,只定义一个方法。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1
2
3
4
5
6
7
8
9
/// <summary>
/// 测试入口
/// </summary>
publicinterface ITestEntry {
 
    /// <summary>
    /// 启动
    /// </summary>
    IEnumerator Launch();
}
然后每个模块分别实现ITestEntry接口,例如AModuleTestEntry,BModuleTestEntry等等。
看下项目中的实现: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 <summary>
/// AR模块测试入口
/// </summary>
publicclass ARSceneTestEntry :MonoBehaviour,ITestEntry {
 
    publicIEnumerator Launch() {
 
        Debug.LogWarning ("进入AR场景开始");
 
 
        yieldreturn GameObject.Find ("ARScene").GetComponent<ARScene> ().Launch ();
 
        yieldreturn null;
    }
}
App类中阶段区分的代码要改成这样:
[C#]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
 
1
2
3
4
5
6
7
8
9
// 进入测试逻辑
if(App.Instance().mode == AppMode.Developing) {
 
    yieldreturn GetComponent<ITestEntry> ().Launch ();
 
// 进入正常游戏逻辑
}else{
    yieldreturn GameManager.Instance ().Launch ();
 
}
因为Launch方法的返回类型是IEnumerator,所以很好控制跳转的时间。 看下在Unity中是什么样的:

每个模块都要有个App的GameObject,原因是因为,框架的其他的组件依赖于App,也想过把依赖的部分抽离出来,那样的话可能命名为QMonoLifeCircleReceiver和ModuleEntry之类的,这样遵循了单一职责原则。不过孰优孰略各有千秋。我觉得叫App更直观一些,因为入口、组件初始化、启动某个模块应该是通常放在一起更人性化,还有一些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之类的事件还是模仿iOS的AppDelegate人性化一些。
  如果要跑完整流程,那么把模块的App GameObject关掉就好了。要注意一点是:在整个游戏的入口场景要有个App GameObject放在上面,并且AppMode要为Release或者QA。这样才能正常地跑起来。
OK就这样....
对未来的一些畅想:
  1.最近在想着如何为项目引入自动化测试,有一个思路是这样的,界面的所有输入包括点击事件等都包装成一个命令或者一个消息。测试的时候只要不断地自动发送消息或者命令就好了。当然只是个畅想。 那和这个有毛关系呢,有啊!界面跳转的时候可以发命令或者消息就够了啊,这样还很方便。 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包括模块的最上层如何拿到一些界面组件的权限比如按钮等等。处理命令或者消息的话那么所有的输入都要经过一层过滤。。。。额。。想想好麻烦。。。以后吧。。。以后吧。。
  2.框架的很多组件都是基于字典实现的。字典真好用,23333。以后还是想办法能改的都改成List吧。
欢迎讨论!
上海葡萄纬度科技有限公司,U3D客户端技术支持组,凉鞋(这句是我们老大让加的,嘤嘤嘤)
附:我的框架地址:https://github.com/liangxiegame/QFramework
转载请注明地址:凉鞋的笔记:http://liangxiegame.com/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