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为知笔记 设置分享密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23:54

原博:http://www.cnblogs.com/xkfz007/p/2763270.html

 TCP/IP过程

clip_image002

表1-2  TCP/IP模型各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层次名称

功 能

协 议

网络接口

(Host-to-Net Layer)

负责实际数据的传输,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下两层

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

SLIP(串行线路接口协议)

网际层

(Inter-network Layer)

负责网络间的寻址

数据传输,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

IP(网际协议)

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

TCP(控制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负责实现一切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上三层

FTP(文件传输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域名服务器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

说明  TCP/IP与OSI最大的不同在于OSI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

clip_image003clip_image004

为什么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

这是因为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当收到SYN报文的建连请求后,它可以把ACK和SYN(ACK起应答作用,而SYN起同步作用)放在一个报文里来发送。但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对方没有数据发送给你了;但未必你所有的数据都全部发送给对方了,所以你可以未必会马上会关闭SOCKET,也即你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之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你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 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