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和User家族的六兄弟

来源:互联网 发布:衣服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59
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和User家族的六兄弟

米国总统Harry S. Truman说过,他只想要一个一只手的经济学家。每当他向经济学家咨询时,得到的回答总是:One hand... The other hand...(一方面/一只手……另一方面/另一只手……)

在某些人士看来,Truman总统还是很幸福的。因为一个人只能长两只手,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案,成功的经典概率为50%。在UI设计(及其必不可少的争论)中,事情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比如,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位著名人士:

1) Mr. Ordinary User
2) Mr. Most Users
3) Mr. Many Users
4) Mr. Advanced User
5) Mr. Dumb User
6) Mr. Average User

UI设计人员(以前则是更加不可理喻的程序员们)以这几位著名人士的名义,规划出你不得不遵守的种种条条框框,然后以此条条框框来要求和约束你。如果你不幸没有完全理解这些,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产品,他们则会认为你犯了一个“DUE”(Dumb User Error)。如果你恰巧不知天高地厚地拨打了客服热线,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在那个企业内部被传为笑柄,甚至发现自己上了偶尔流传出来的DUE总结贴。

其实,这些人内部也不是很团结,也会在这几位著名人士的光辉照耀下作战,就像当年的宗教战争(比如胡司战争)。例如:如果有人说六阿哥Average会如何使用鼠标,肯定会有人说四阿哥Advanced不会这样的,还会有人提出要照顾一下可怜的五阿哥——不幸的早产儿Dumb的感受。此时二哥(们)和三哥(们)的代言人会站出来以数量上的优势来试图压倒异见而贯彻自己的主张,但同时三哥(们)还是一个骑墙派,因为不同的时候,其观点是大相径庭的。而且,从来没有人能够分得清究竟是二哥(们)比较多,还是三哥(们)的数量大……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选择性地捡拾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尝试去说服观点相异的人(同时无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证据)。在心理学上这称为“证实性偏见”。双方(或多方)一般都能找到利己的证据,又无法驳倒别人的证据,所以这种争执往往相持不下(类比:从欧几里德开始关于光本质的争论),最终只得依靠其它方式来解决,比如来自高层人士的某种选择,或者看起来多方满意其实任何一方都不满意的方案。

我的看法是: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不要在六兄弟的口味之间争来争去了,这应该不是问题的根本。肯定是在哪个更基础的设计和决策上出了问题,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人多,或者聪明人多,就可以认为已经探究过所有的好方案了。许多事后看起来简单的事情,事先就是没有人能够想到。直到有人做过了、并且成功了,多数人才开始拍着脑袋说:Why didn't I think of that!  比如很多东西的发明,或大量钱财的收集(http://www.forbes.com/2007/03/06/inventions-billionaires-rich_07billionaires_cz_lk_0308inventions_slide.html)

题外话一下:Peter Norvig有个不太著名的N氏定律(http://www.norvig.com/norvigs-law.html):当一项技术普及超过了50%后,就再也不会翻一翻。

N氏定律看起来简单、朴实,不会有人怀疑它在数学上的正确性。但真的有必要提出来么?

-- Can't agr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