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获取软件版本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0:10
        翻转课堂重视的是自学,视频、博客、问题探讨,只要学了,就有收获,但凡不会,都可解决。这是半年来翻转课堂留给我的印象。  贺老师的上课时间之所以轻松,并不是因为数据结构这门课多好学,而是因为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把该学的都学会了十分之七八,老师上课的时间就是点播迷津的时间,老师会针对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答疑,从而使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对我而言,说实话,我确实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当然并不是老师的课节奏多么快,而是因为翻转课堂的新模式我还不适应。庆幸的是,与传统老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给了我更多地机会,上课的视频一直都在云班课中,想学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学,有些知识点忘了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去查,这无疑又给了我一次机会。贺老师翻转课堂,是一场里程碑式的开创性的变革,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促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灵活自由的学习模式。课前自学,课上思考,课后实践,三位一体,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知识。当然,这也给老师增加了许多负担,在录制视频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还要投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活泼的故事,否则就容易造成单调的讲述,收视率下降。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性结构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等等这些知识大的框架,每一种算法都要详细的列出框架图理解的会更深刻。在刚学数据结构的时候,贺老师就就为我们阐述了它的重要性,它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其它编程语言的一门基本学科。 刚开始学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地方我很不理解,每次作业题时老师都会给我们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对于我们一个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具大的挑战,所以我回去看老师的代码。或者去看班里学得好的同学的博客。渐渐地一些简单的可以看懂了,有的可以自己写一些,但是很多还是只能看懂写不出来。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别强调算法分析的方法,第一章的内容算是正本教材的敲门砖,让我们对数据结构这四个笼统的字有了具体的概念理解。第二章是线性表,线性表作为最简单常用的数据结构还是很好理解的,就像线一样将多项数据串联起来。第三章栈与队列,了解了栈与队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基本操作,但是之前我们用的都是顺序结构,也就是都是用数组来实现的,现在有另一种实现的方法,那就是链式实现。链式实现的基本结构是“节点”,每个节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存储数据,另一部分用来存储指向下一节点的指针,这个“节点”。我们一般都用结构体来实现,用类也可以,但是不如用结构体简单。第五章是递归,这一部分掌握的不好直接导致后面树、查找、排序都很没有头绪,所以说学习知识是有关联性的,向穿珠子一样,一颗一颗的来。第七章学了树和二叉树,树形结构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关系。第八章是图,图这部分牵扯到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比线性结构要复杂很多,因为元素和元素的关系是任意的。第九章学习了查找,这是一种非常方便有用的功能,可以查找任意元素。第十章内排序,排序就是整理元素,让各个元素按照顺序排列,排序可以提高数据的查找速度,也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算法。
        在编代码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学期我最高兴的不是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自己可以不再像大一时那样如履薄冰,可以心平气和的去接受并且学习编程这门专业课。兴趣也可以慢慢培养,身为一个程序渣我深刻的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很多像我一样不知学、不会学的同学 。这学期没有浪费,下学期再接再厉,希望贺老师要可以一直走在教学的前端,用翻转课堂翻转思想,引导影响更多更多或优秀或迷茫的学生。尽管自己不确定是否会朝着这条方向走到最后,但真的非常感谢贺老师半学期的教授与引导,谢谢老师。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