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应用程序地址布局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关闭端口命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18

在学习Linux应用程序开发时,经常会遇到如下概念:代码段数据段BSS段(Block Started by Symbol,又名:未初始化数据段) 、(heap)和(stack)。而这些部分也是构成Linux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Linux应用程序在内存中运行的时候,以上组成部分在内存中按如下方式布局:
1.从低地址到高地址分别为:代码段、数据段、BSS段、堆、栈
2.堆向高内存地址生长
3.栈向低内存地址生长
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中0x8048000是虚拟地址。

各个段包含的数据内容:
1.代码段:代码,全局常量(const)、字符串常量
2.数据段:全局变量(初始化以及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全局的和局部的、初始化的以及未初始化的)
3.堆:动态分配的区域
4.栈:局部变量(初始化以及未初始化的,但不包含静态变量)、局部只读变量(const,常量)

注意:malloc指针在堆中,malloc分配的空间在堆中。

查看各个段地址的方法:
先用命令ps aux查看程序进程ID。
然后用“cat /proc/ [ID号] /maps”来查看各个段的地址。例如: cat /proc/6505/maps

使用“readelf -S 可执行文件名”来查看BSS段地址。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