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基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机器视觉定位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8:43

1、交互式编程

Lua 提供了交互式编程模式。我们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程序并立即查看效果。

Lua 交互式编程模式可以通过命令 lua -i 或 lua 来启用:

$ lua -i $ Lua 5.3.0  Copyright (C) 1994-2015 Lua.org, PUC-Rio> 

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

> print("Hello World!")

注:lua -e "print('XXX')" :代表执行引号里面的

      lua -l:用于加载库文件


2、注释

单行注释

两个减号是单行注释:

--

多行注释

--[[ 多行注释 多行注释 --]]


3、标示符

Lua 表示符用于定义一个变量,函数获取其他用户定义的项。标示符以一个字母 A 到 Z 或 a 到 z 或下划线 _ 开头后加上0个或多个字母,下划线,数字(0到9)。(只由字母、下划线、数字组成,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

最好不要使用下划线加大写字母的标示符,因为Lua的保留字也是这样的。

Lua 不允许使用特殊字符如 @, $, 和 % 来定义标示符。 Lua 是一个区分大小写的编程语言。因此在 Lua 中 W3c 与 w3c 是两个不同的标示符。以下列出了一些正确的标示符:

mohd         zara      abc     move_name    a_123myname50     _temp     j       a23b9        retVal

4、Lua 数据类型

Lua是动态类型语言,变量不要类型定义,只需要为变量赋值。 值可以存储在变量中,作为参数传递或结果返回。

Lua中有8个基本类型分别为:nil、boolean、number、string、userdata、function、thread、table

数据类型描述nil这个最简单,只有值nil属于该类,表示一个无效值(在条件表达式中相当于false)。boolean包含两个值:false和true。number表示双精度类型的实浮点数(整数和浮点数两种内部表现方式)string字符串由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来表示function由 C 或 Lua 编写的函数userdata表示任意存储在变量中的C数据结构(两种: 完全用户数据、轻量用户数据thread表示执行的独立线路,用于执行协同程序tableLua 中的表(table)其实是一个"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s),数组的索引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字符串。在 Lua 里,table 的创建是通过"构造表达式"来完成,最简单构造表达式是{},用来创建一个空表。(注意:表是Lua中唯一的数据结构

我们可以使用type函数测试给定变量或者值的类型:

print(type("Hello world"))      --> stringprint(type(10.4*3))             --> numberprint(type(print))              --> functionprint(type(type))               --> functionprint(type(true))               --> booleanprint(type(nil))                --> nilprint(type(type(X)))            --> string


5、Lua 变量

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在代码中进行声明,即创建该变量(变量没有类型,只有值才有类型)。

编译程序执行代码之前编译器需要知道如何给语句变量开辟存储区,用于存储变量的值。

Lua 变量有三种类型:全局变量、局部变量、表中的域。

Lua 中的变量全是全局变量,那怕是语句块或是函数里,除非用 local 显示声明为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为从声明位置开始到所在语句块结束。

变量的默认值均为 nil。

-- test.lua 文件脚本a = 5               -- 全局变量local b = 5         -- 局部变量          注意此时 此时输出为正常的5,5----------------------------------------------------------------function joke()    c = 5           -- 全局变量    local d = 6     -- 局部变量endjoke()print(c,d)          --> 5 nil            注意此时-------------------------------------------------------------------do     local a = 6     -- 局部变量    b = 6           -- 全局变量    print(a,b);     --> 6 6endprint(a,b)      --> 5 6                  注意此时



6、赋值语句和索引


赋值是改变一个变量的值和改变表域的最基本的方法。

a = "hello" .. "world"    -->   helloworldprint("hello".."lua")     -->   hello lua                 //注意二者区别,中间空格
 

遇到赋值语句Lua会先计算右边所有的值然后再执行赋值操作,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进行交换变量的值:

x, y = y, x                     -- swap 'x' for 'y'a[i], a[j] = a[j], a[i]         -- swap 'a[i]' for 'a[j]'

当变量个数和值的个数不一致时,Lua会一直以变量个数为基础采取以下策略:

a. 变量个数 > 值的个数             按变量个数补足nilb. 变量个数 < 值的个数             多余的值会被忽略

例如:

a, b, c = 0, 1print(a,b,c)             --> 0   1   nil a, b = a+1, b+1, b+2     -- value of b+2 is ignoredprint(a,b)               --> 1   2 a, b, c = 0print(a,b,c)             --> 0   nil   nil

上面最后一个例子是一个常见的错误情况,注意:如果要对多个变量赋值必须依次对每个变量赋值。

a, b, c = 0, 0, 0print(a,b,c)             --> 0   0   0

多值赋值经常用来交换变量,或将函数调用返回给变量:

a, b = f()

f()返回两个值,第一个赋给a,第二个赋给b。

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局部变量,有两个好处:

  • 1. 避免命名冲突。
  • 2. 访问局部变量的速度比全局变量更快。


7、 索引

对 table 的索引使用方括号 []。Lua 也提供了 . 操作。

t[i]t.i                 -- 当索引为字符串类型时的一种简化写法gettable_event(t,i) -- 采用索引访问本质上是一个类似这样的函数调用

例如:

> site = {}> site["key"] = "www.w3cschool.cc"> print(site["key"])                              //此两种输出方式等价> print(site.key)--www.w3cschool.cc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