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的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投票软件免费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1:39

     索引:


     在关系数据库中,索引是一种单独的、物理的数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存储结构,它是某个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这些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索引的作用相当于图书的目录,可以根据目录中的页码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索引提供指向存储在表的指定列中的数据值的指针,然后根据您指定的排序顺序对这些指针排序。数据库使用索引以找到特定值,然后顺指针找到包含该值的行。这样可以使对应于表的SQL语句执行得更快,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当表中有大量记录时,若要对表进行查询,第一种搜索信息方式是全表搜索,是将所有记录一一取出,和查询条件进行一一对比,然后返回满足条件的记录,这样做会消耗大量数据库系统时间,并造成大量磁盘I/O操作;第二种就是在表中建立索引,然后在索引中找到符合查询条件的索引值,最后通过保存在索引中的ROWID(相当于页码)快速找到表中对应的记录。

在数据库系统中建立索引主要有以下作用:

(1)快速取数据;

(2)保证数据记录的唯一性;

(3)实现表与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

(4)在使用ORDER by、group by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利用索引可以减少排序和分组的时间。

优点

1.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2.创建唯一性索引,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3.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

4.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缺点

1.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

2.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索引类型

根据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创建四种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

注意

并非所有的数据库都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索引。作为通用规则,只有当经常查询索引列中的数据时,才需要在表上创建索引。索引占用磁盘空间,并且降低添加、删除和更新行的速度。如果应用程序非常频繁地更新数据或磁盘空间有限,则可能需要限制索引的数量。在表较大是在建立索引,表中的数据越多,索引的优越性越明显。

可以基于数据库表中的单列或多列创建索引。多列索引使您可以区分其中一列可能有相同值的行。

如果经常同时搜索两列或多列或按两列或多列排序时,索引也很有帮助。例如,如果经常在同一查询中为姓和名两列设置判据,那么在这两列上创建多列索引将很有意义。

确定索引的有效性:

检查查询的 WHERE 和 JOIN 子句。在任一子句中包括的每一列都是索引可以选择的对象。

对新索引进行试验以检查它对运行查询性能的影响。

考虑已在表上创建的索引数量。最好避免在单个表上有很多索引。

检查已在表上创建的索引的定义。最好避免包含共享列的重叠索引。

检查某列中唯一数据值的数量,并将该数量与表中的行数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该列的可选择性,这有助于确定该列是否适合建立索引,如果适合,确定索引的类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