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M经验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重启oracle监听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5:08

1. Scope and road map

用户有很多需求,但是项目有开始时间,有结束时间,在三角平衡原理(Time/ Quality/ Scope)下, Time & Quality定了后,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定下当前项目的Scope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有些需求是合理,也确实是有价值的,那么road map is necessary now.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给用户一个较为长期的规划,让用户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不做,而是分阶段完成


2. Cost

Cost = rate * Man-days

IT 项目费用,主要包括 Implementation/ M.A./ Infrastructure/ License/ consultant... 

Implementation:PM/ BA/ SA/ Dev/ QA/ Trial run 


3.  SIT 

SIT的时间,最优情况下,是要和开发时间持平 即1:1。但现在,很少有项目可以保证如此充足的测试时间,DEV: SIT = 1:0.5 ,在时间相对紧急的环境下,相对稳妥的测试时间,不建议更少。

每拿到一个新的版本,应该尽快安排测试,集中测试,心无旁骛的专门做这个事情。因为测试完成后,开发人员需要充足的时间fix bug


4. Deployment

当程序开发完成后,如何让用户快速适应,并学会使用。用户手册、集中的会议

先找一些用户,预安装/试用,发现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提前进行改正。对于需要解释的部分,可以考虑做FAQ。


PM角色

PM一定是最懂这个系统使用和逻辑的人,因为最终面对用户的只有你,其他人都是你背后支持的人,帮你答疑解惑,所以充足的准备非常重要。


This is the beginning...









PM角色

PM一定是最懂这个系统使用和逻辑的人,因为最终面对用户的只有你,其他人都是你背后支持的人,帮你答疑解惑,所以充足的准备非常重要。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