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JDK 基础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研发部 职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3:38


1.JDK  版本区别?

           JDK  1.5   ?

                              .泛型  、自动装箱/拆箱、 for-each 、 static import  、变长参数

                            除了泛型类型,Java 5还引入了泛型方法。

           JDK  1.6  ?

                增强的for循环语句
                                 为了迭代集合和数组,增强的for循环提供了一个简单、兼容的语法

jdk1.6的新特性
1.增强的for循环语句
Integer[] numbers = computeNumbers();
for (int i=0; i < numbers.length ; i++)
sum += numbers[i];
||
int sum = 0;
for ( int number: computeNumbers() )
sum += number;
2.监视和管理
Java SE 6中对内存泄漏增强了分析以及诊断能力。当遇到java.lang.OutOfMemory异常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堆栈信息,
并且当堆已经满了的时候,会产生一个Log文件来记录这个致命错误。另外,JVM还添加了一个选项,允许你在堆满的时候运行脚本。
3.插入式注解处理
插入式注解处理API(JSR 269)提供一套标准API来处理Annotations
4.安全性


  jdk7相比jdk6增加了一些功能、优化了性能以及简化了语法,比如:
1.更简单的异常处理语句
2.字符串支持switch
3.二进制值定义
4.泛型类型推断
5.多线程中增加了并行分解框架(fork/join),以前看的时候这个还在测试
6.jvm优化、支持非java语言、正式支持G1垃圾收集器


jdk1.7的新特性
1.模块化特性
Java7也是采用了模块的划分方式来提速,一些不是必须的模块并没有下载和安装,当虚拟机需要的时候,再下载相应的模块,
同时对启动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多语言支持
Java7的虚拟机对多种动态程序语言增加了支持,比如:Rubby、 Python等等。
3.开发者的开发效率得到了改善
switch中可以使用字符串
在多线程并发与控制方面:轻量级的分离与合并框架,一个支持并发访问的HashMap等等。
通过注解增强程序的静态检查。
提供了一些新的API用于文件系统的访问、异步的输入输出操作、Socket通道的配置与绑定、多点数据包的传送等等。
4.执行效率的提高
对对象指针由64位压缩到与32位指针相匹配的技术使得内存和内存带块的消耗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因而提高了执行效率。
提供了新的垃圾回收机制(G1)来降低垃圾回收的负载和增强垃圾回收的效果。

  


3.java 泛型?

      1.泛型 (避免类型强制转换可能引起的运行错误)


4.  JDK  1.7  特性 :

    模块化---》采用模块化进行提升速读

   多语言支持

   开发效率提升:  

                  通过注解增强程序的静态检查。提供了一些新的API用于文件系统的访问、异步的输入输出操作、Socket通道的配置与绑定、多点数据包的传送等等。

 5.


★jdk6.0新特性

增强的for循环语句
注释
枚举
“隐藏的”静态方法
可变参数(Vararg)
通配符和协变返回
增强的for循环语句

=========================

★jdk1.5的新特性:

1. 泛型
2 自动装箱/拆箱
3 for-each
4 static import  静态导入(Static import)
5 变长参数


1.4和1.5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1.5有泛型,另一个1.5可以自动封装八大基本数据类型的封装数据类型,即,Integer a = 4这个1.4是不可以的。1.5和1.6的区别不大。1.6我觉得最多的变化,我觉得最大的部分是在GUI上面,提供了很多方便的布局管理和扩展



@Override注释在jdk1.5环境下只能用于对继承的类的方法的重写,而不能用于对实现的接口中的方法的实现。


*  不清楚对象的类型而强制转换对象是不合理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将在运行时失败。


*  ava5中,对Java线程的类库做了大量的扩展,其中线程池就是Java5的新特征之一,


   *Java5的线程池分好多种:固定尺寸的线程池、可变尺寸连接池、。

在使用线程池之前,必须知道如何去创建一个线程池,在Java5中,需要了解的是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类的API,这个类提供大量创建连接池的静态方法,是必须掌握的。



====


jdk1.7新特性
1 对集合类的语言支持;
2 自动资源管理;
3 改进的通用实例创建类型推断;
4 数字字面量下划线支持;
5 switch中使用string;
6 二进制字面量;
7 简化可变参数方法调用。


==============================

java 1.5和1.6中的新特性

JDK5新特性(与1.4相比)【转】

1 循环

for (type variable : array){ body}

for (type variable : arrayList){body}

而1.4必须是: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type variable = array[i];    body}

for (int i = 0; i < arrayList.size(); i++){type variable = (type) arrayList.get(i); body}

2 泛型

以ArrayList为例,包括创建一个容器对象和取得容器内对象操作:

1.5 ArrayList<Type> arrayList =new ArrayList<Type>(); arrayList.get(i)

1.4 ArrayList arrayList =new ArrayList();  (Type) arrayList.get(i)

3 自动装箱拆箱

在JDK5.0以前,在原始类型与相应的包装类之间的转化是不能自动完成的。要完成这种转化,需要手动调用包装类的构造函数,在JDK5.0环境中,可以自动转化:

1.5 int a = 0; Integer wrapper = a;    int n = wrapper;

1.4 Integer wrapper = new Integer(n);    int n = wrapper.intValue();

4 可变的返回类型

在JDK5.0以前,当覆盖父类方法时,返回类型是不能改变的。现在有新的规则用于覆盖方法。如下,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clone()方法:

1.5 public Employee clone() { ... }

    ...

    Employee cloned = e.clone();

1.4 public Object clone() { ... }

    ...

    Employee cloned = (Employee) e.clone();

5 静态导入

静态导入功能对于JDK 5.0以前的版本是不支持的。

import static java.lang.Math;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

...

1.5 out.println(sqrt(PI));

1.4 System.out.println(Math.sqrt(Math.PI));

6 控制台输入

JDK 5.0先前的版本没有Scanner类,只能使用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类代替。

1.5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prompt);

    int n = in.nextInt();

    double x = in.nextDouble();

    String s = in.nextLine();

1.4 String input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prompt);

    int n = Integer.parseInt(input);

    double x = Double.parseDouble(input);

    s = input;

7 格式化输出

JDK5.0以前的版本没有printf方法,只能使用NumberFormat.getNumberInstance来代替。

1.5 System.out.printf("%8.2f", x);

1.4 NumberFormat formatter= NumberFormat.getNumberInstance();

    String formatted = formatter.format(x);

    for (int i = formatted.length(); i < 8; i++)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formatted);

8 内容面板代理

在JDK5.0先前的版本中,JFrame,JDialog,JApplet等类没有代理add和setLayout方法。

1.5 add(component);  setLayout(manager);

1.4 getContentPane().add(component);getContentPane().setLayout(manager);

9 StringBuilder类

jDK 5.0引入了StringBuilder类,这个类的方法不具有同步,这使得该类比StringBuffer类更高效。

 

JDK6的新特性(转)

1 SystemTray类

在JDK6中 ,AWT新增加了两个类:Desktop和SystemTray,前者可以用来打开系统默认浏览器浏览指定的URL,打开系统默认邮件客户端给指定的邮箱发邮件,用默认应用程序打开或编辑文件(比如,用记事本打开以txt为后缀名的文件),用系统默认的打印机打印文档;后者可以用来在系统托盘区创建一个托盘程序.

2 使用JAXB2来实现对象与XML之间的映射

JAXB是Java Architecture for XML Binding的缩写,可以将一个Java对象转变成为XML格式,反之亦然。

3 新增StAX

StAX(The Streaming API for XML)是JDK6.0中除了DOM和SAX之外的又一种处理XML文档的API

4 新增Compiler API

可以用JDK6 的Compiler API去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这个特性对于用到动态编译的应用程序相当有用, 比如JSP Web Server,当我们手动修改JSP后,是不希望需要重启Web Server才可以看到效果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Compiler API来实现动态编译JSP文件

5 轻量级Http Server

JDK6提供了一个简单的Http Server API,,程序员必须自己实现HttpHandler接口,HttpServer会调用HttpHandler实现类的回调方法来处理客户端请求。

6 插入式注解处理API(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

插入式注解处理API提供一套标准API来处理Annotations,它把method, package, constructor, type, variable, enum, annotation等Java语言元素映射为Types和Elements, 从而将Java语言的语义映射成为对象。

7 用Console开发控制台程序

JDK6中提供了java.io.Console类专用来访问基于字符的控制台设备.

8 Web服务元数据(Web Services metadata)

9 更简单,更强大的JAX-WS

Java Architecture for XML Web Services的缩写,是一种用Java和XML开发Web Services应用程序的框架。

10 脚本语言支持(Scripting)

JDK6增加了对脚本语言的支持,原理上是将脚本语言编译成bytecode,这样脚本语言也能享用Java平台的诸多优势,包括可移植性,安全等,另外,由于现在是编译成bytecode后再执行,所以比原来边解释边执行效率要高很多。

11 JTable的排序和过滤

原来的JTable基本上是只能显示数据,在JDK6新增了对JTable的排序和过滤功能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