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中的小的知识点-总结2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家骂人扣几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00:48


1.  Spooling系统三部分: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spi和输出进程spo。

2.  设备的4种I/O控制方式:程序I/O控制方式,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I/O控制方式,I/O通道控制方式

3.  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4.  通道的分类:字节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

5.  先进先出法(FIFO)这种算法的实质是:总是选择在内存中停留时间最长(即最老)的一页淘汰,即先进入内存的页先被换出内存。最佳置换法(OPT)其实质是:当调入新的一页而必须预先淘汰某个老页时,所选择的老页应在将来不在被使用,或者是在最远的将来才被访问。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LRU)其实质是:当需要置换一页时,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面予以淘汰。

6.  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它是在目标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

7.  临界资源:一次只能阴虚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临界区: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8.  进程的3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阻塞。

9.  进程的组成:程序段,相关数据段,pcb

10.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CP/M,MS-DOS;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

11.  微内核结构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及技术。基本功能:进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终端和陷入处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