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机器学习之神经网络(八) --ADALINE网络

来源:互联网 发布:佛山js防水材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51

转自:http://www.jianshu.com/p/3c271d59b14c

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ptive LInear NEuron (Adaline)

大纲

1. look --- 比Rosenblatt感知器算法的优势

2. write --- 吐槽实验结果

3. code --- python


对比Rosenblatt

憋说话,先上图 -.-

Rosenblatt的计算模型


Rosenblatt

Adaline的计算模型


Adaline
找不同:激活函数用阶跃函数换成了连续型函数,用一个Quantizer函数(量化函数,类似AD采样)进行类别预测

激活函数:用线性函数代替阶跃函数进行误差计算和权值更新
量化函数:类似Rosenblatt模型的激活函数,能预测对应输入的类别

梯度下降最小化代价函数

  • Adaline模型相比Rosenblatt模型,定义了代价函数(cost function),最小化代价函数是许多机器学习算法的主要思想。
  • Adaline模型中,代价函数用的是均方误差(Sum of Squared Errors :SSE)
好处:可以微分,是凸函数
可以用梯度下降的方法找到均方误差最小的权值

寻找最小均方误差就像下山一样,每次算法循环都相当于下降一步,下降一步的歩幅取决于学习率,与图中的权值点的切线斜率相关


梯度下降示意图

每次权值逼近均方误差最小点的过程就是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

证明一下偏导函数计算方法


证明偏导函数计算方法

最终的权值更新公式如下


权值更新公式

Adaline算法是基于全部的训练数据,而感知器算法是每个样本都要计算一次误差,Adaline的处理方法有点像批处理的感觉。

Adaline的更新
self.w_[1:] += self.eta * X.T.dot(errors)
Perceptron的更新
update = self.eta * (target - self.predict(xi))

学习率的影响和选择

学习率设置为0.01的时候,结果如左图,均方误差最小的点是第一个点,然后越来越大。当学习率设置为0.0001的时候,结果如右图,误差在逐渐减小,但是没有收敛的趋势。


对比学习率对于误差的影响

学习率设置,偏大偏小都会大幅降低算法效率。采取的方法是进行数据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公式如下


标准化公式

经过标准化的数据,会体现出一些数学分布的特点。标准化后,我们再次使用0.01的学习率进行训练分类。


标准化后的误差收敛

最后的分类平面如下图


Adaline分类结果
ADALine是神经网络的鼻祖模型之一,提出的自适应线性激活函数,允许输出任意值,线性逼近一个函数式,进行模式联想。

然后进入Coding环节~

# encoding:utf-8__author__ = 'Matter'import numpy as npclass AdalineGD(object):    # 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ptive LInear NEuron (Adaline)    # --------  参数  --------#    # 参数1   eta:float   学习率    # 参数2   n_iter:int  循环次数    # --------  属性  --------#    # 属性1   w_:1d_array     拟合后权值    # 属性2   errors_:list    每次迭代的错误分类    # 初始化    def __init__(self,eta=0.01,n_iter=10):        self.eta = eta        self.n_iter = n_iter    # 训练模型    def fit(self,X,y):        self.w_ = np.zeros(1+X.shape[1])        self.errors_ = []        self.cost_ = []        for i in range(self.n_iter):            output = self.net_input(X)            errors = (y-output)            self.w_[1:] += self.eta * X.T.dot(errors)            self.w_[0] += self.eta * errors.sum()            cost = (errors ** 2).sum()/2.0            self.cost_.append(cost)        return self    # 输入和权值的点积,即公式的z函数,图中的net_input    def net_input(self,X):        return np.dot(X,self.w_[1:]) + self.w_[0]    # 线性激活函数    def activation(self,X):        return self.net_input(X)    # 利用阶跃函数返回分类标签    def predict(self,X):        return np.where(self.activation(X)>=0.0,1,-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