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志] 第110节 黄石公圯上授三略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cel两列重复数据筛选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3:37
        黄石公圯上授三略
        
        秦始皇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巡游天下,这一年他39岁,执政已经有二十七年。《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他先在陕西境内蹓跶一圈,然后『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Yi4)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秦始皇来到位于山东济宁邹城的“邹峄(Yi4)山”立下石碑,然后北行至位于山东泰安的“泰山”进行封禅。『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秦始皇来到位于山东青岛黄岛区的“琅玡台”观赏海滨风光,为自己能够把原属齐国的土地踩在脚下,能够把原属齐国的风物尽收眼底,感到十分愉悦和得意,于是他立下“琅玡碑”,写道『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表示做“皇帝”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秦始皇如此得意忘形,自然有人对他咬牙切齿。『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秦始皇在位于河南新乡原阳的“博浪沙”地区,受到刺客袭击,让他大发雷霆。给秦始皇造成困扰的正是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记载,『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这个铁椎的重量是120“秦斤”,相当于现今30公斤。
        
        “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为了逃避追捕,就跑到了位于江苏徐州雎宁的“下邳”。他在一次偶然的散步中遇到了一位古怪的老人,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称为“圯桥三敬履”的著名故事。这位古怪老人自称“黄石公”,他不但对“张良”的家世背景、志向心性、所作所为一清二楚,还专程跟踪“张良”来到“下邳”,来考验他的人品和器量。他与“张良”三次约定相会时间,“张良”都不早不晚地应会,他三次故意刁难,“张良”平心静气、不生怒意,修养功夫十分了得。“黄石公”非常满意,于是把《太公兵法》授予“张良”,并告诉他,『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黄石公”授书‘张良”十年后,秦始皇病逝,享年49岁,他死后,诸路义军纷纷涌出。在诸路义军头领中,“张良”顺从自己的心性,选择了“忠厚和蔼”的刘邦而不是“暴戾刚强”的项羽作为主公,这一切,都在“黄石公”的预料之中。
        
        虽然“黄石公”授予“张良”的是《太公兵法》,并且只是《太公兵法》中的一小部分,但在西汉中期时,有学者借用他与“张良”的这个故事作背景,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总结秦汉之际治军用兵的经验,真的编纂成了《黄石公三略》一书。此书共3800余字,专论战略和政略,分为“上略”、“中略”、“下略”三个部分。
        
        “上略”以“用人”开篇,指出『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要善于获取下属拥戴。『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要知人善任。『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要善于调动下属积极性。『柔能制刚,弱能制强,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要能“居于人下”。『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进退要有法度。『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要顺势而为。『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为“将”要有威严。还指出了国家的祸乱根源是『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中略”中写出了《三略》成书的因缘,『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并指出,『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
        

        “下略”以“德行”开篇,指出『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要与民同乐。『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要脚踏实地。『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要用正确价值观引导国民向善。『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不要轻言用兵。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