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50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35互联域名证书查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8:36

本来想买本关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书的,买了2050一看居然是一本产品的书,以前从没看过关于产品的书,抱着买了就看看的心态,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很有意思,也许是我第一次读关于产品方面的书吧。这本书确实开阔了我的视野。但这本书写的东西很杂,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产品书写起来都很杂,所以为了梳理,我先弄了张思维导图,不过有所删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实书中还讲了占意流对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影响,但可能我比较保守,我觉得说的太大了,这里就不做说明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互联网动力

普通的商品流通均避不了一个坎,商品推广。为了推广商品,以前就产生了原始的广告产业。那么透过这这个现象的本质,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博眼球,广告的产生其实就是博眼球,获取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一个人注意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他就会忽视其他的事物,想办法获取更多人的注意力,就是注意力经济的核心,互联网的第一推动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发现注意力经济逐渐变成了眼球经济。尤其是像搜索引擎的出现,导致大量的垃圾信息的出现,想要获取客户注意力越来越困难,那么产生了新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知道客户当前到底想要什么,针对客户想要的进行精准的推销呢,这就产生了意愿经济,这样人们就能将注意力更有效的运用起来。目前这个模式已经大行其道,大量的推荐机器人已经投入到了生产中。这是互联网的另一个推动力。

科技总是不断进步,人们发现,有时候人们想要的其实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带来的那种体验,比如网络游戏,人们喜欢的其实是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而互联网天生拥有可以满足让人们获取各种不一样的体验的能力,这就促成了体验经济,现在的ar,vr技术正是基于这样需求产生的(自己的理解)。追求好的体验是促进互联网先前发展的又一大动力。目前我觉得市场正在摸索过程中,目前尚不成熟。

占意

顾名思义,占据意识流。
注意力经济,通过外部刺激使得客户能够聚焦
意愿经济,获取客户内部意愿更容易使客户聚焦
外部的刺激和内在的意愿均被占据那就叫占意。

占意是分层级的,通过视觉刺激等外部感官产生的是低层次的占意,社交是一种高层次的占意,宗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占意

占意的性质

1) 相关性 意识关注一个事物,会连带着关注相关的事物,传说中的爱屋及乌
2) 连续性 意识被占据的时候,极不愿意被打断,被强行打断,短时间内还是会想着那件事,这就是意识的惯性,写代码的小伙伴应该很有体验

意识无法凝聚在一点上,(这个只有修行高深的大师能够做到,叫入定) ,这个性质,使得占意只能是流状态出现,就像一条河流,无法停止。

互联网解读

社群

交谈的本质是注意力的切换,人们需要社交即为需要注意力的交换

虽然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有只能推荐啥的,但是机器无法代替人,无法和人交换注意力,所以想要产品黏住客户,不停获取客户占意,社群可以做到,借用其他客户的力量。

社群是留存用户占意流最好的工具

社群具有以下特征:
1 . 成员具有共同的喜好或信念
2. 成员之间存在很强互动性
3. 成员结构是自组织形成的

但社群不一定要依赖互联网,可以线下社群
社群就是一个注意力电池,通过人为设计,引导可以为互联网产品存储占意

产品型社群 成功者小米

A/B测试

A/B测试,让用户的占意流冲刷产品,进行选择

为同一个想调研的目标制定两个不同的方案,让一部分用户用A方案,另一部分用户用B方案,记录使用情况,通过数据比对确定最优方案

用户的选择才是他们自己真正需要的

比A/B测试更进一层的精益创业,他有三个标准,读到这个的时候,颇有感触
先说三个原则
1. (Minumum Viable Product) ,简称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2. 用户反馈
3. 快速迭代

每一次业务方提了一堆需求,我们都会要求他的最小产品边界用户故事,然后基于这个最小产品再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填充功能
MVP-用户反馈-快速迭代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终产生能够大量占意的产品

体验与共享

社会有大量闲置的资源,比如私家车,有很多人就没有私家车,但是有很多人需要,那么自然产生了共享经济,快车软件的出现帮助了这一类人,可以预见,以后会有更多的分享的软件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分享精神

众包

在这本书中对我冲击最大的概念就是众包,这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通过分解一项复杂的任务为碎片化的小任务,借助互联网社区,分发给大众,获得服务,创意,或内容的组织方式

众包的工作方式,开源,分享,大众参与

问题提出方提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将这个问题简化成用户能够参与的软件,然后通过用户的占意帮你实现。有很多问题目前只有人才能解决。机器解决不了,这是不是一条人与机器协同合作的新路呢。

游戏改变世界

这个看世界的角度我也是第一次看见,他觉得人类本来就是要娱乐的,最终我们的娱乐天性会因为更聪明的机器人能够完全释放,换句话说未来人只要玩就行了。
产品的特点就是要想办法将严肃的问题娱乐化,但总感觉这个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的特性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