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架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的sorted函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05:58
HDFS架构

NameNode
DataNode

Secondary NameNode


NameNode
是整个文件系统的管理节点。它维护着整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树,文件/目录的元信息和每个文件对应的数据块列表。接收用户的操作请求。


HDFS文件系统的元信息保存目录:
hdfs-site.xml的dfs.name.dir属性
如果这个参数设置为多个目录,那么这些目录下都保存着元信息的多个备份。
如:
<property>
    <name>dfs.name.dir</name>
    <value>/pvdata/hadoopdata/name/,/opt/hadoopdata/name/</value>
</property>


目录下文件包括:
fsimage:元数据镜像文件。存储某一时段NameNode内存元数据信息。
edits:操作日志文件。
fstime:保存最近一次checkpoint的时间

NameNode的工作特点
Namenode始终在内存中保存metedata,用于处理“读请求”
到有“写请求”到来时,namenode会首先写editlog到磁盘,即向edits文件中写日志,成功返回后,才会修改内存,并且向客户端返回
Hadoop会维护一个fsimage文件,也就是namenode中metedata的镜像,但是fsimage不会随时与namenode内存中的metedata保持一致,而是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合并edits文件来更新内容。Secondary namenode就是用来合并fsimage和edits文件来更新NameNode的metedata的。


SecondaryNameNode
HA的一个解决方案。但不支持热备。配置即可。
执行过程:从NameNode上下载元数据信息(fsimage,edits),然后把二者合并,生成新的fsimage,在本地保存,并将其推送到NameNode,替换旧的fsimage.
默认在安装在NameNode节点上,但这样...不安全!



secondary namenode的工作流程


secondary通知namenode切换edits文件
secondary从namenode获得fsimage和edits(通过http)
secondary将fsimage载入内存,然后开始合并edits
secondary将新的fsimage发回给namenode
namenode用新的fsimage替换旧的fsimage


什么时候checkpiont 
fs.checkpoint.period 指定两次checkpoint的最大时间间隔,默认3600秒。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不管是否到达最大时间间隔。默认大小是64M。



Datanode
提供真实文件数据的存储服务。
文件块(block):最基本的存储单位。对于文件内容而言,一个文件的长度大小是size,那么从文件的0偏移开始,按照固定的大小,顺序对文件进行划分并编号,划分好的每一个块称一个Block。HDFS默认Block大小是128MB,以一个256MB文件,共有256/128=2个Block.
dfs.block.size
不同于普通文件系统的是,HDFS中,如果一个文件小于一个数据块的大小,并不占用整个数据块存储空间
Replication。多复本。默认是三个(hdfs-site.xml的dfs.replication属性)。



HDFS的运行原理:http://www.cnblogs.com/laov/p/3434917.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