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高并发框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01

王小云教授,1966年生于山东诸城,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导师潘承洞。199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计划”,2005年6月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现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小云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于2004年、2005年先后破解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安全系统的MD5SHA-1两大密码算法,对于这项十几年来国际上首次成功破解全球广泛使用的密码算法与标准的工作,整个国际密码学界为之震惊,密码学领域最权威的两大刊物Eurocrypto与Crypto将2005年度最佳论文奖授予了这位中国女性,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她获得由全国妇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协和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创立的,被誉为女性诺贝尔奖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MD5、SHA-1大厦轰然倒塌

  在2004年8月之前,国际密码学界对王小云这个名字并不熟悉。2004年8月,在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召开的国际密码大会上,并没有被安排发言的王小云教授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找到会议主席,没想到慧眼识珠的会议主席破例给了她15分钟时间来介绍自己的成果,而通常发言人只被允许有两三分钟的时间。就这样,王小云在国际会议上首次宣布了她及她的研究小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MD5、HAVAL-128、MD4和RIPEMD等四个著名密码算法的破译结果。

  在公布到第三个成果的时候,会场上已经是掌声四起,报告不得不一度中断。报告结束后,所有与会专家对他们的突出工作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有些学者甚至起立鼓掌以示他们的祝贺和敬佩。由于版本问题,作者在提交会议论文时使用的一组常数和先行标准不同,在发现这一问题之后,王小云教授立即改变了那个常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新的数据分析,这段有惊无险的小插曲更证明了他们论文的信服力,攻击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研究工作的成功。

  令世界顶尖密码学家想象不到的是,破解MD5之后,2005年2月,王小云教授又破解了另一国际密码SHA-1。因为SHA-1在美国等国际社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密码被破的消息一出,在国际社会的反响可谓石破天惊。换句话说,王小云的研究成果表明了从理论上讲电子签名可以伪造,必须及时添加限制条件,或者重新选用更为安全的密码标准,以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