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一切都是非真即假的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cel比对重复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18:46

如果有一个人说:“我在说谎”

那么,他说的话是谎言吗?

如果是假的,那么他说的反而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他说的反而是假的了。

如果这话是匹诺曹说的,恐怕他的鼻子就得变成永动机了。

匹诺曹:“怪我咯?”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悖论,它叫说谎者悖论,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悖论,产生于数千年前。

虽然与悖论打了几千年交道,可数学家们不觉得它们可怕,因为它们与数学无关。数学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无厘头的东西?他们还要“统一数学”呢。

笛卡儿、莱布尼茨等都想创造一个“万物理论”。莱布尼茨甚至设想把逻辑学用数学符号表示,以后每逢争论,拿支笔一算就见分晓了。可惜莱布尼茨太超前了,没能完成他的夙愿。

19世纪末,康托尔提出集合论,为统一数学提供了一线希望。可就在数学家踌躇满志的时候,悖论这个幽灵却悄无声息地将临在数学家们面前。

“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它自己为什么不在其中。这个问题困扰着康托尔本人。

更为严重的是罗素悖论

设集合S是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即“S={x|x ∉ x}”。

那么问题是:S包含于S是否成立?首先,若S包含于S,则不符合x∉S,则S不包含于S;其次,若S不包含于S,则符合x∉S,S包含于S

我们也可以通俗地描述如下: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这给“统一数学”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霾,在无理数的发现,无穷小量的矛盾之后被称为“第三次数学危机”。

为了处理这次危机,数学家们给出了公理来排除这种定义。然而“悖论”依然阴魂不散。

20世纪20年代,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完备性”;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独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独立的,使公理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和“无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从公理系统导出矛盾)。

然而,哥德尔的证明无情的击碎了这一企图。他证明出了这样两个定理。

第一不完备性定理
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
第二不完备性定理
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哥德尔的证明揭示出,任何足够强到蕴含了皮亚诺算术系统(PA)的一致(即无矛盾)的系统都是不完备的。

要证明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只需在假定的形式系统T内表达出一个为真但无法在T内推导出(证明)的命题。

他构造了这样一个命题,用自然语言表达就是:命题P说的是“P不可在系统T内证明”(这里的系统T当然就是我们的命题P所处的形式系统了),也就是说“我不可以被证明”。

这跟文章开头提到的说谎者悖论非常相似,只是把“说谎”改成了“不可以被证明”。

我们注意到,一旦这个命题能够在T内表达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出“P为真但无法在T内推导出来”的结论,从而证明T的不完备性。

为什么呢?我们假设T可以证明出P,而因为P说的就是P不可在系统T内证明,于是我们又得到T无法证明出P,矛盾产生,说明我们的假设“T可以证明P”是错误的,根据排中律,我们得到T不可以证明P,而由于P说的正是“T不可证明P”,所以P就成了一个正确的命题,同时无法由T内证明!

哥德尔定理的证明不仅具有数学意义,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义。著名数学家外尔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此文略作简介和分享,博主仍在学习中,可能有些不足,还望指正。


更多关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德资料见:

康托尔、哥德尔、图灵——永恒的金色对角线 By刘未鹏

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 Wikipedia


They Said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原文地址:http://ozem.pw/archives/871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