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技术手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9:29

一、类和对象

1)类:对现实中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抽象,是创建对象的模板,确定了对象具备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

特点:同一个类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

2)对象

创建对象:Class objectName = new Class();类名 对象名= new 类名()

使用对象:对象.属性,对象.方法。

3)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

成员变量:在类中定义,用来描述对象拥有的特征(属性)( 作用域:整个类中都能使用

局部变量:在类中的方法定义,用来存储临时数据的变量    ( 作用域:定义变量的方法中,方法外变量无效! )

区别:

作用域不同

若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时,局部变量使用优先级更高。

③ java中若类中未给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系统会默认给变量赋初始值!而不会给局部变量赋初始值,并且局部变量必须初始化后才能使用。

成员变量的默认初始值: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默认值:0

单精度浮点型(float)默认值:0.0f

双精度浮点型(double)默认值:0.0d

字符型(char)默认值:”/u0000“

布尔值(boolean)默认值:false

引用类型的变量默认值:null

数组引用类型的变量的默认值为null。当数组变量实例化后,如果没有显示为数组的每个元素赋值,java就会把该数组的所有元素初始化为其相应类型的默认值。

4构造方法:java中用来初始化对象的方法

① 名称与类名相同

② 没有返回值

③ 当没有指定构造方法时,系统会自动添加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④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构造方法。即:构造方法可以重载:方法名相同,参数不同。调用时会根据不同的参数自动选择相应的方法。

⑤ 当有指定构造方法时,系统不会自动添加无参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不但可以给对象的属性赋值,还可以保证给对象的属性赋一个合理的值(在构造函数中增加判断)。

 

5static静态变量(也称类成员)

① 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为类的成员变量,也就是说,该成员变量是属于这个类的,只要是该类的对象,都具备相同的此成员变量。一经修改,所有该类的对象此属性也会相应的修改。

② 静态成员可以用类名直接访问Class.name,也可以使用对象的点方法进行访问new Class().name

③ 静态成员属于整个类,当系统第一次使用该类时,就会为其分配内存空间直到该类被卸载才会进行资源回收。

6static静态方法(也称类方法)

① 静态方法中可以直接调用类中的静态变量,不能直接调用非静态变量

② 如果系统在静态方法中调用非静态变量,可通过创建类的对象,然后通过对象来访问非静态变量。

③ 类的普通方法(未被static修饰的方法中,可以直接访问同类的非静态变量和静态变量。

④ 静态方法中不能直接调用非静态方法,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非静态方法。

7)初始化块

① 普通初始化块

{

xxx = xxx;

}

② 静态初始化块

static {

xxx = xxx;

}

③ 执行顺序:静态初始化块最先被执行 普通初始化块  构造方法

 

二、封装

1)概念:将不想被外界直接访问的信息隐藏在类的内部,并通过提供类的方法(主要是gettersetter方法)实现外界对隐藏信息的访问和操作。

2)好处:只能通过规定的方法访问和操作类的数据,隐藏类的实现细节,安全并且方便修改和实现。

3)实现步骤

修改属性的可见性:将属性的修饰符设为private

创建getter/setter方法:用于属性的读写

getter/setter方法中加入属性控制语句:对属性值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4Java中的包

作用:管理Java文件,解决同名文件的冲突

必须放在Java源程序的第一行,包名间用"."号隔开

包的使用:可以通过import关键字在某个文件中使用其它文件中的类,Java包的命名是全小写字母

5Java中的访问修饰符:可以修饰属性和方法的访问范围

① private:只能在本类中访问和使用。

② 默认:能在本类和同包中访问和使用。

③ protected:能在本类、同包、子类中使用。

④ public:在本类、同包、子类、其它类中使用。

6Javathis关键字

this代表当前对象

this.属性:操作当前对象的属性

this.方法:调用当前对象的方法

7)内部类:定义在另外一个类里面的类。

作用:

① 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可以把内部类隐藏在外部类之内,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访问该类。

② 内部类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数据,包括私有的数据。

③ 内部类所实现的功能使用外部类同样可以实现,只是有时候使用内部类更方便。

分类: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8)成员内部类(也称普通内部类)

① 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内部,相当于外部类的一个成员变量的位置,内部类可以使用任意访问控制符。

② 内部类中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数据,而不受访问控制符的影响。

③ 定义了成员内部类后,必须使用外部类对象来创建内部类对象,而不能直接去new一个内部类对象。

即: 内部类对象名 = 外部类对象.new内部类()

④ 外部类不能直接使用内部类的成员和方法,创建内部类的对象,然后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访问其成员变量和方法。

⑤ 如果外部类和内部类具有相同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内部类默认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可使用:外部类.this.对象名

9)静态内部类(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① 静态内部类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但可通过"new 外部类().成员"的方式访问

② 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相同,可通过"类名.静态成员"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不相同,则可通过"成员名直接调用。

③ 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时,不需要外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创建:内部类 对象名 = new 内部类();

10)方法内部类

方法内部类就是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的方法中,方法内部类只在该方法的内部可见,即只在该方法内可以使用。

注意:由于方法内部类不能在外部类的方法以外的地方使用,因此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访问控制修饰符和static修饰符。

三、继承

1)继承类与类的一种关系,子类继承父类,子类拥有父类中所有的成员和方法,同时子类拥有父类没有的成员与方法。准确的说,子类是父类的一种特殊类。

2Java中的继承时单继承,只有一个父类

3class子类 extends父类

4)方法的重写

① 子类可重写从父类继承的方法,当调用方法时会优先调用子类的方法。

返回值类型、方法名、参数类型及个数 都要与父类继承的方法相同,才叫方法的重写。

5)继承的初始化顺序

初始化父类再初始化子类

属性的初始化在构造方法之前执行。

父类的属性初始化  父类的构造函数  子类的属性初始化 子类的构造函数

6final

① 可修饰类、方法、属性和变量

② final修饰类,则该类不允许被继承

③ final修饰方法,则该方法不允许被覆盖(重写)

④ final修饰属性,则该类的属性不会进行隐式初始化(类的初始化属性必须有值)或在构造方法中赋值(只能任选其一)

⑤ final修饰变量,则该变量的值只能赋一次值,即变为常量

7super关键字

在对象的内部使用,可以代表父类

8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如果一个类没有使用extends关键字明确标识继承另一个类,那么这个类默认继承Object类。

四、多态

//应用场景运用多态实现“动态绑定”的功能。

通过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可以通过创建多个父类的子类,并且重写父类方法,可以实现调用一个方法,在不同界面拥有不同操作,从而实现“动态绑定”的功能。

继承是多态实现的基础。

1)引用多态: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本类的对象/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子类的对象。

2)方法多态:创建本类对象时,调用的方法为本类方法/创建子类对象时,调用的方法为子类重写的方法或继承的方法。

3)引用类型转换

向上类型转换:隐式/自动类型转换,小类型到大类型的转换。(无风险)

向下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是大类型到小类型。(有风险)

4)抽象类

① 应用场景:在某些情况下,父类只知道子类包含的一些方法,但是并不知道方法的具体实现。

② 从多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类中抽象出一个抽象类,以这个抽象类作为子类的模板,从而避免了子类设计的随意性。

③ 限制规定子类必须实现某些方法,但不关注实现细节。

④ abstract定义抽象类

⑤ abstract定义抽象方法,只有声明,不需要实现

⑥ 包含抽象方法的类是抽象类

⑦ 抽象类中可以包含普通的方法,也可以没有抽象方法

⑧ 抽象类不能直接创建,可以定义引用变量

5)接口

接口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类,由全局常量和公共的抽象方法所组成。

类是一种具体实现体,而接口定义了某一批类所需要遵守的规范,接口不关心这些类的内部数据,也不关心这些类里方法的实现细节,它只规定这些类里必须提供某些方法。

接口定义的基本语法:

[修饰符] interface接口名 [extends父接口1, 父接口2]

{

零个到多个常量定义...

零个到多个抽象方法的定义....

④Java中一个类只能有一个父类,不够灵活,可通过实现多个接口增加灵活性。

接口中属性是常量,即使定义时不添加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符,系统也会自动加上。

接口中方法只能是抽象方法,系统会自动添加public abstract

6UML

概念:统一建模语言或标准建模语言,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语言,为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

常用的UML

用例图: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系统如何满足所收集的业务规则,以及特定的用户需求信息。

序列图:用于安置交互发生的一系列顺序,显示对象之间的这些交互。

类图:UML类图、业务逻辑和所有支持结构被用于定义全部的代码结构。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