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6(计算机网络名词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163邮箱设置smtp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2:15
1、直通转发技术(Cut-through)又叫快速转发(fast-forward)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并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可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它的另一优点就是这种交换方式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实现的办法是将10Mbps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100Mbps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2、telnet 是TCP/IP环境下的终端仿真协议,通过TCP建立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连接。


    SSH是指Secure Shell,SSH协议族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Network Working Group制定安全外壳协议(SSH)是一种在不安全网络上提供安全远程登录及安全网络服务的协议。


3、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是一项运用于802.11n的核心技术。802.11n是IEEE继802.11b\a\g后全新的无线局域网技术,速度可达600Mbps。


4、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英语 Uniform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Address);URL由三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通过URL可以指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http、ftp、gopher、telnet、file等。


5、网际层协议:IP、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ping、ARP、RARP
传输层协议:TCP、UDP
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网络管理员在局域网网关路由器里创建一个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 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 IP 地址。假设在路由表中已经设置了一个记录,RARP 服务器将会返回 IP 地址给机器,此机器就会存储起来以便日后使用。 RARP 可以使用于以太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及令牌环 LAN
ARP是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RARP是MAC地址解析为IP地址
*ARP使用在你知道对方的IP地址而不知道对方的MAC地址,一般L2层网络是靠MAC地址通信,那么你想和对方通信就需要先ARP
*RARP则相反,知道对方的MAC不知道对方的IP,这个协议不常用


6、使用TCP协议的常见端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1)
FTP:定义了文件传输协议,使用21端口。常说某某计算机开了FTP服务便是启动了文件传输服务。下载文件,上传主页,都要用到FTP服务。
(2)
Telnet:它是一种用于远程登陆的端口,用户可以以自己的身份远程连接到计算机上,通过这种端口可以提供一种基于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务。如以前的BBS是纯字符界面的,支持BBS的服务器将23端口打开,对外提供服务。
(3)
SMTP:定义了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现在很多邮件服务器都用的是这个协议,用于发送邮件。如常见的免费邮件服务中用的就是这个邮件服务端口,所以在电子邮件设置中常看到有这么SMTP端口设置这个栏,服务器开放的是25号端口。
(4)
POP3:它是和SMTP对应,POP3用于接收邮件。通常情况下,POP3协议所用的是110端口。也是说,只要你有相应的使用POP3协议的程序(例如Foxmail或Outlook),就可以不以Web方式登陆进邮箱界面,直接用邮件程序就可以收到邮件(如是163邮箱就没有必要先进入网易网站,再进入自己的邮箱来收信)。


使用UDP协议端口常见的有:
(1)
HTTP:这是大家用得最多的协议,它就是常说的"超文本传输协议"。上网浏览网页时,就得在提供网页资源的计算机上打开80号端口以提供服务。常说"WWW服务"、"Web服务器"用的就是这个端口。
(2)
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务,这种服务在Windows NT系统中用得最多的。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网络地址与之对应,这个地址是常说的IP地址,它以纯数字+"."的形式表示。然而这却不便记忆,于是出现了域名,访问计算机的时候只需要知道域名,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变换由DNS服务器来完成。DNS用的是53号端口。
(3)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使用161号端口,是用来管理网络设备的。由于网络设备很多,无连接的服务就体现出其优势。


7、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中文名是数字用户线路,是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DSL技术在传递公用电话网络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


8、交换机功能
(1)、基本功能(交换、认证、报文过滤)
I、交换
   i.IP包的转发实现方式,
1. 传统软件实现。优点: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局域网,为接入层位置的交换机档次。接入层QoS 尚可。
缺点: QoS一般,在汇聚层、核心层、大中型网络的接入层传统软件实现分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数据流的吞吐需要。
2. ASIC硬件转发引擎保证QoS。
   ii.帧(frame)交换
1. 第二层交换中,帧的交换基于 MAC 地址信息。如果知道目标地址,第二层交换机会将以太网帧转发到适当的接口。
⑴第二层交换的缺点:如果第二层交换机不知道将帧发送到何处,它会将该帧广播转发到所有端口,以了解正确的目标地址(此种情况类似于集线器的功能),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来说,这种广播转发操作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广播的处理会造成性能的大幅度降低,第二层交换机利用这种技术来建立和维护一个跟踪帧目标地址的交换表。
⑵第二层交换的优点:由于第二层交换相对简单,网络管理员可以建立管理简便且能扩展到数百个节点的网络,而不会遇到太多的第二层广播问题。第二层交换机为网络提供了以下优点: 
●高带宽:第二层交换机通过将专用带宽分配到每一个端口,为各个用户提供优异的性能。每一个交换机端口表示一个不同的网段,因此每个用户可以获得特定数量的带宽。此外,每个专用网段还能与单项业务一起接收广播业务。
● VLAN:第二层交换机能够将各个端口组合到逻辑工作组(虚拟局域网或 VLAN)。每个 VLAN 组在逻辑上与交换机的其它部分分离,可帮助将第二层广播业务控制在特定的VLAN组。这提供了以下两个主要优点: 
①. 网络设计人员可以利用 VLAN 来建造能避免特大第二层广播域问题的大型第二层网络。
②. 网络周围的移动、添加和更改更加容易,因为无论物理位置在哪里,用户始终在他们自己的 VLAN 中。
2.在第三层交换中,帧的交换基于网络层信息,如 IP 地址。第三层寻址系统还比第二层系统更加动态。如果用户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其终端站会收到一个新的第三层地址,但第二层 MAC 地址保持不变。这类似于某个人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 邮政地址将会改变,但个人姓名和身份保持不变。因此,第三层路由网络能将逻辑寻址结构连接到物理基础架构,从而提供了一个比第二层网络更加灵活和更加可扩充的分层结构。
II、认证
III、报文过滤
(2)、扩充功能(路由、ERPS)
IV、路由(网络层):高级的 ASIC硬件技术,提供远远高于传统路由器的性能,使它们非常适合网络带宽密集的应用,
V.支持EAPS协议: 以太网“自愈”系统协议: 通过系统的自我监测和自动恢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第三层交换机合并了典型路由器中相互分离的桥接(第二层)和路由(第三层)功能。这些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能大大改进扩充能力的更加自然的网络体系结构


9、九、CISCO IOS恢复


第一种是基于串口自带的x-modem传送IOS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第二种是基于tftp服务器传送IOS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1)先打开超级终端,进入rommon 模式(Ctrl+Break组合键),键入confreg,如下:
rommon 1 > confreg 回车
Configuration Summary
..........
rommon 2 > reset 回车


(2)在一台机器上安装TFTP服务器软件,将IOS 文件放置在TFTP服务器的默认根目录下,打开TFTP服务器,用控制线将这台机器与ROUTER连接起来,另外用交叉网线连接机器的网卡和ROUTER的以太口。(也可以用普通的网线将ROUTER和交换机相连再连接机器)做好以上工作后,打开机器的超级终端工具,连接上ROUTER,按Ctrl+Break组合键,此时窗口中出现的命令行提示符为: ROMMON 1 >
rommom > tftpdnld
         IP_ADDRESS=
         IP_SUBNET_MASK=
         DEFAULT_GETWAY=
         TFTP_SERVER=
         TFTP_FILE=
rommom > tftpdnld 回车
Wireless Router0


10、ACL(每个方向、每个接口、每种协议)


1、(1 到 99)以及(1300 到 1999):标准 IP ACL
(100 到 199)以及(2000 到 2699):扩展 IP ACL
将扩展 ACL 尽可能靠近要拒绝流量的源。这样,才能在不需要的流量流经网络之前将其过滤掉。
因为标准 ACL 不会指定目的地址,所以其位置应该尽可能靠近目的地。


2、实施基于VTY的
  ACL(Enable ACL on VTY.) 


步骤一:配置各路由器的IP地址,并使用ping命令确认直连接口相互可以ping通。
步骤二:在各台路由器上启用OSPF协议。
步骤三:网络配置要求:  1.禁止192.168.1.0/24的网络主机telnet r4 
步骤四:配置ACL r4(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92.168.1.0 0.0.0.255 
r4 (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步骤五:应用ACL到VTY线路下r4(config)#line vty 0 4  
r4(config-line)#access-class 1 in 


11、DLCI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
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统计复用的协议,它在单一物理传输线路上能够提供多条虚电路。每条虚电路都是用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来标识。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它将用户数据帧按顺序传送至目的地。从建立虚电路的方式的不同,将帧中继虚电路分为两种类型: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是指给用户提供固定的虚电路。这种虚电路是通过人工设定产生的,如果没有人为取消它,它是一直存在的。交换虚电路是指通过协议自动分配的虚电路,当本地设备需要与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它首先向帧中继交换机发出“建立虚电路请求”报文,帧中继交换机如果接受该请求,就为他分配一虚电路。在通信结束后,该虚电路可以被本地设备或交换机取消。
  DLCI由SAPI和TEI组成,用来唯一的识别一个数据链路连接。SAPI用于标识用户-网络接口处网络侧或用户侧的服务接入点;TEI用于标识服务接入点内一个指定的连接端点。帧中继网络用户接口上最多可支持1024条虚电路,其中用户可用的dlci范围是:16-1007
DLCI只具有局部意义,即交换机上不同的端口可以使用不同的DLCI号.


12、STP&RSTP
dot1q就是802.1q,是vlan的一种封装方式。dot就是点的意思,就简写为dot1q了.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在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路径冗余,但不是一定可以实现路径冗余。生成树协议适合所有厂商的网络设备,在配置上和体现功能强度上有所差别,但是在原理和应用效果是一致的。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802.1w由802.1d发展而成,这种协议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能更快的收敛网络。它比802.1d多了两种端口类型:预备端口类型(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类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QinQ:技术〔也称Stacked VLAN 或Double VLAN〕。标准出自IEEE 802.1ad,其实现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在公网VLAN Tag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13、ipv6&ipv4 ipv6没有广播(broadcast)
     IPv4-to-IPv6
  (1) 双协议栈 (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这是使IPv6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
  (2) 隧道技术 (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3) 网关转换(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14、路由重分发
在大型的企业中,可能在同一网内使用到多种路由协议,为了实现多种路由协议的协同工作,路由器可以使用路由重分发(route redistribution)将其学习到的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通过另一种路由协议广播出去,这样网络的所有部分都可以连通了。为了实现重分发,路由器必须同时运行多种路由协议,这样,每种路由协议才可以取路由表中的所有或部分其他协议的路由来进行广播
在不同协议之间重分发路由条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
一: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AD值是不同的,当把AD值大的路由条目重分发进AD小的路由协议中,很可能会出现次优路径,这时,就需要路由的优化,修改AD值或者是过滤。
二: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度量值,即metric,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RIP中,度量值是跳数,在EIGRP中,度量值和带宽、延迟等参数有关,这样,当把RIP路由重分发到EIGRP中时,EIGRP看不明白这个路由条目的度量值-跳数,就会认为该条目为无效路由,所以不同路由协议都有自己默认的种子metric:
RIP认为,重分发进来的路由条目的metric值,即是种子metric,是无穷大;
EIGRP认为,重分发进来的路由条目的metric值,即是种子metric,是无穷大;
OSPF认为,重分发进来的路由条目的metric值,即是种子metric,是20,并且默认是type 2;
所以,当把某种协议的路由条目重分发到EIGRP和RIP中时,切记,一定要手工指定metric值!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