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中的AOP底层实现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jar包运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31

Spring中的AOP底层实现原理: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照我的理解就是,在不修改原有类对象方法的源代码基础上,通过代理

对象实现原有类对象方法的增强,也就是拓展原有类对象的功能。


JDK动态代理中包含一个类和一个接口:

 
InvocationHandl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Method method,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参数说明: 


Object proxy:指被代理的对象。 
Method method:要调用的方法 
Object[] args:方法调用时所需要的参数 

可以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子类想象成一个代理的最终操作类,替换掉

ProxySubject。

 

Proxy类:

 
Proxy类是专门完成代理的操作类,可以通过此类为一个或多个接口动态地生成实现类,此类提供了如下的操作方法: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参数说明: 


ClassLoader loader:类加载器 
Class<?>[] interfaces:得到全部的接口 
InvocationHandler h:得到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子类实例 


Ps:类加载器 


在Proxy类中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中需要一个ClassLoader类的实例,

ClassLoader实际上对应的是类加载器,在Java中主要有一下三种类加载器; 

Booststrap ClassLoader:此加载器采用C++编写,一般开发中是看不到的; 

Extendsion ClassLoader:用来进行扩展类的加载,一般对应的是jre\lib\ext目录中

的类; 
AppClassLoader:(默认)加载classpath指定的类,是最常使用的是一种加载器。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类的字节码在程序运行时由Java反射机制动态生成,无需程序员手工编写

它的源代码。动态代理类不仅简化了编程工作,而且提高了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因为

Java 反射机制可以生成任意类型的动态代理类。


java.lang.reflect 包中的Proxy类和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提供了生成动态代

理类的能力。


例子代码:


1.先创建一个接口:


2.再创建一个接口实现类:


3.实现InvocationHandler 接口



4.测试代码: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