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信令的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图片融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01

            多思考,多思考,思考之后的学习才是知识。

    NO.7信令方式是一种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的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它与以往任何一种电话网信令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采用了分层的功能结构和消息通信就机制,

最适合于在现代数字通信网中使用

1、信令基本概念

信令是通信设备(包括用户终端、交换设备等)之间传递的除用户信息以外的控制信号。

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业务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在网上流动,这部分信息不是传递给用户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等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信号,而是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这些都属于控制信号。

信令的分类---按工作区域分类:

l用户线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令。
l局间信令: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信令。

          No.7信令是交换设备之间传递的控制信号,属于局间信令。局间信令就如同交换设备之间的对话语言,双方遵守同一个语法规则。No.7信令的语法规则就是由国际电联ITU提出的No.7信令技术规范。我国根据这个规范制订出中国No.7信令技术规范。在我国通信网上运行的交换设备都是符合中国规范的。因此任何两种交换设备之间都可以实现No.7信令的互通。




信令的分类---按功能分类

l线路信令:反映线路工作状态的信令,如空闲、占用、释放等。
l路由信令:提供接续信息的信令,如被叫号码、主叫类别等。
l管理信令:传递网络管理信息,如测试、维护等。

 No.7信令包含了以上三部分的功能。而且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功能强大。

信令的分类---按信道分类

l随路信令(CAS):信令信息在对应的话音通道上传送,或者在与话音通道对应的固定通道上传送(如数字线路信号)。
l共路信令(CCS):信令信息在专门的高速数据通道上传送,如64kbps数字通道。
l中国一号信令属随路信令,No.7信令属共路信令。

l有独立的信令数据通道。信令通道为64kbps的数字通道。之所以采用这个速率,是因为目前电话交换机的中继电路是每条话路占一个64kbps数字通道,局间传递的No.7信令就是利用现有的中继话路,因此信令通道的速率为64kbps
l信息容量大,传递速度快。No.7信令的信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表示,一个八位码就能表示256种不同的含义,可见其信息容量是很大的。而在64kbps的数字通道上,只需125us就能发送出去一个8位码,每秒钟能发送80008位码。可以看出其传递信息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l应用范围广,适应未来发展。No.7信令可以为ISDN、移动网、智能网提供信令支持,以前使用的各种信令则不能。

l通信期间仍可传送信令。由于传送信令不占用话路,因此可以在用户通信期间同时传送信令。
l要求传输系统误码率低。由于No.7信令信息以二进制编码形式发送,如果传输时出现误码,就会使信息传送出错,如果传输误码率高,就会使信息无法发送。因此要求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在10–7以下。
l要求话路有自检能力。No.7信令在向对局发送占用信号之前,要确保将要占用的这条话路是畅通的。因此中继设备应能检测话路的状态,并报告给信令处理部分。



2No.7信令基本术语

2.1  No.7信令网

2.2  信令点SP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信令网上产生和接收信令消息的节点。它将产生的信令消息从某一条信令链路上发出,或者从信令链路上接收消息,送给本节点的用户部分。在信令网示意图中用表示一个信令点。根据信令的发送方向,我们把发出信令的信令点称为源信令点,把接收信令的信令点称为目的信令点。


信令网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No.7信令网是电信网中用于传输No.7信令消息的专用数据网。它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Link组成。信令网是独立于电话网的一个支撑网,我国No7信令网由三级结构组成,如图2-1所示。信令转接点 STP分为两级,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和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我国信令的三级结构



2.3  信令转接点STP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在信令网上将信令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转送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节点。在信令网示意图中用表示。


2.4  信令链路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在信令网的节点间传递信令消息的物理通道。在信令网示意图中用直线表示。


2.5  信令链路集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一束平行的信令链路。当两个节点之间有多条信令链路时,可以将它们组成一个或多个链路集。


2.6  信令点编码


信令网中用于标识每一个节点的唯一编码。


2.7  两种传送方式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信令链路与它所支持的话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l直联方式:两个信令点之间通过直达信令链路传递消息,此时话路和信令链路是平行的
l准直联方式:两个信令点之间通过预先设定的多个串接的信令链路传递消息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2.8  信令单元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信令点之间传递信令消息的最小单位,以数字编码的形成构成。信令单元的长度是可变的。信令单元比较长,由多个8bit组成,这一长串的编码在发送时是截成一个个8bit,插在PCM系统的某一个时隙中传输的。





3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3.1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3.2 消息传递部分功能级划分

3.2.1  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

3.2.2  第二级信令链路控制

3.2.3  第三级信令网功能

3.3 用户部分

3.3.1  电话用户部分TUP

3.3.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3.3.3  ISDN用户部分ISUP

3.3.4  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


         No.7信令系统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即低层的消息传递部分和高层的用户部分。消息传递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将一个信令点上用户部分的消息准确可靠地传递到另一信令点的用户部分。用户部分是消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3.1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3.2 消息传递部分功能级划分

3.2.1  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

3.2.2  第二级信令链路控制

3.2.3  第三级信令网功能

3.3 用户部分

3.3.1  电话用户部分TUP

3.3.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3.3.3  ISDN用户部分ISUP

3.3.4  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




MTP:消息传递部分;

TUP:电话用户部分;

http://blog.csdn.net/vealan/article/details/2290229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ISUPISDN用户部分;

http://blog.csdn.net/vealan/article/details/2292899


TCAP:事物处理能力应用部分;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

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

MAP:移动通信应用部分;

HLR:本地位置记存器;

VLR:访问位置记存器。



4C&C08No.7系统

5、信令单元

6、信令网管理消息

7、电话用户部分(TUP

8SCCP




MTP  MediaTransferProtocol,媒体传输协议









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