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为什么“负负得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淘宝充话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7:54
引言:“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的是人的工作。”------克隆尼克(L. Kronecker,1823-1891)

  翻开数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元前600到300年间,随着古典希腊学者的出现,数学才作为一个独立和理性的学科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起初,人们研究正整数的算术规律,为了表示正整数之间的算术规律(而不涉及一些特定的整数值),人们用字母a,b,c,...作为表示正整数的符号。于是他们把发现的算术运算的五大规律 表示如下:

(1)a+b=b+a
(2)a×b=b×a
(3)a+(b+c)=(a+b)+c
(4)(a×b)×c=a×(b×c)
(5)a×(b+c)=a×b+a×c,乘法分配律

  以上五个规律在正整数域上成立是显然的。后来人们利用逆向思维创造了减法运算。例如a+b=c,记a=cb。这里的a,b,c均为正整数。应当注意的是,整数cb仅当c>b时才有定义(因为当时人们只接受正整数)。所以减法运算并不总是可行的,减法运算受到了限制。为了消除这种限制,数学家起初引进符号0,令aa=0。符号0的引入,稍微扩大了正整数的数系所表示的范围。数域扩大后,为了保证加法和乘法规律依然成立,数学家规定了0的运算法则。(当时很多数学家并不把0看成是数,而仅仅是一个符号)

a+0=aa×0=0

  为了进一步消除减法运算的限制,数学家又引进了符号1,2,3,...用以表示当c<b时,减法cb的对应的结果。(当时很多数学家并不把符号1,2,3,...看成是数,而仅仅是符号)
cb=(bc)

后来人们把符号1,2,3,...被称作负整数,负整数和0的引入也保证了减法能在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范围内无任何限制的进行。既然引入了负整数,当然数学家也必须定义他们的运算,使得前人总结的算术运算规律保持不变。

负整数的加法运算这里不再赘述,因为负整数很容易满足加法的运算规律(交换律、结合律)。数学家把更多精力放在负整数乘法规律的探索上。为了保证上面规律(5)a(b+c)=ab+ac的结果。数学家规定(1)×(1)=1,人们也称为乘法运算的”符号规则”。如果让(1)×(1)=1,会导致(5)a(b+c)=ab+ac不成立。论证如下:

a=1,b=1,c=1,则规律(5)a(b+c)=(1)×(11)=(1)×1+(1)×(1)=11=2,但不使用乘法分配律时,a(b+c)=(1)×(11)=(1)×0=0,显然结果为0是正确的。这就说明(5)a(b+c)=ab+ac不成立。

  这里关于“负负得正”符号规则的论证略微简陋了一些,但也算详细介绍了符号规则由来的前因后果。“负负得正”符号规则的正确性可以用数学逻辑来证明。遗憾的是,现有证明都用到抽象代数中集、群、环的相关理论。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建议看看北京大学丘维声教授的在线视频课程《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

  0和负整数的引入,和及相应运算规则的引入,是经历很长时间探索的结果。起初很多数学家也不把0和符号1,2,3,...看成是数,但随着日常生活中0和负整数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又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零和负整数也逐渐取得了和正整数同样的地位了。

总结:数学自古就是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零和负整数从引入解决了很多算术问题,但真正被人们接收却经历的漫长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零和负整数的运算规则是人为规定的,我们也可以给零和负整数定义其他运算规则,但将会使我们的符号算术变成毫无意义的游戏。这扩充的数域必须通过定义来创造,这些定义是随意的。但是,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保持在原来范围内通行的规则和性质,它是毫无用处的。这些扩充有时可以和“实际”对象相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为新的应用提供工具,这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只能提供一种动力而不是扩充的合理性的逻辑证明。同样,有理数、无理数、复数的引入和真正被人们接受也经历过曲折的过程。数域的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近代数学的基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