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高级一点——北漂18年(83)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家在哪里看流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3:33


上周和两位于总吃饭,一位确实痩了,一位说自己痩了。席间谈起我近半年的新思考“如何变得高级一点”,今天写出来,算是插播。 
“高级”这个词是菲总对我最近文章的评价,意味很对,但具体解释起来却很难到位,有“其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劲儿。

不高级未必差

不高级未必就不好,只是感觉欠点什么。 
举几个具体例子: 
不高级也许是努力。 
2006年至2009年,在之前那家电子书公司,每天平均工作十小时,人算是比较努力了。经验积累和反应都比较快,以至于当时的老板说过两次,你有什么事儿想一想再做,别人说的话不必马上反映。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勤奋而努力干活儿的工作人员,升职加薪都跟我没啥关系。 
不高级也许是没全局观。 
在电子书公司时有个候选人,清华MBA没有一天在企业的经验,但之前在全军后勤处,面试的时候给了公司能给的最高薪。老板的原话是:“他有全局观,这个是公司缺乏的。”这话我离开公司仍然想了很久,主要是不明白丫说的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开始做咨询,能以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身份看一个公司,能站在业界的角度看一个公司,才有点理解全局观这回事。有些事得做了才有感觉。 
对了,MBA后来没来。 
不高级也许是守规矩,但不知道为啥别人并不在意。 
2008年,我的第一本书出版名叫《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吗?》现在已经绝版了。当时参加一个百度工程师办的主题活动,四个嘉宾每人讲7分钟,模仿国外的OpenParty,活动地点在北京西直门。我事先准备了一周,刚好讲七分钟,就是简单介绍下自己的书。还有个嘉宾来自阿里产品部,这人是当场准备的PPT,讲了25分钟,不但严重超时了而且一直在吹牛,在我看来就是没教养——没准备好就别来了。但是然并卵,主办方和听众都感觉这没啥。 
以后类似活动我都没参加过,没空……

高级是个啥样子

高级是能站在源头看全局。 
在咨询公司的老板有一次管理培训。一般人讲管理基本上从工业化时代之后,什么工具论、人性论、机器论之类的,老板上来就讲四大发明如何影响世界发展,讲改革开放其实最早不止深圳一个窗口。那格局一下子就起来了,刚刚的。能站在源头看问题,也许就是三个知道:知道事情是什么样子,事情为什么发展到这个样子,事情怎样发展到这个样子。这是对好顾问的基本要求,虽然大部分顾问都做不到。 
高级是不止靠经验不只看自己。 
我面试已经超过3万人次了,很多面试官跟我有差不多的经验积累,但是并没有写出5本书。勤奋并不重要,能不能不止靠自己的经验而是系统化地看别人的经验,运用行业知识、其他人的知识提升自己才是重要的。 
之前见过很多HR,工作十年、二十年仍然是刚开始的样子,进步并不大,就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并不是多读书就可以具备思考的能力,还需要实践所思所想,以系统论地角度看问题。这方面我自己掌握的也不太好,一直在试。 
高级是打穿知识之间的壁垒。 
以前看书是一本本地看,现在是一组组地看,看出其中相互印证的地方,看出不同作者观点间的矛盾。我之前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材料都一样,不同的人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除了背景和视角不同之外,肯定还有别的原因。这部分太复杂,就不详细论述了,您还是自己多尝试。能打穿不同领域间的知识的壁垒,就是能拓展自己的视野,看到大部分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格局感。

以上种种我36岁之前都知道了,但是仍然给人感觉不高级。至于最近半年的变化,很可能得益于写“北漂18年”。

7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