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者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有几个版本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0:21

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可以保持不变。
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未定的系统。
它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集合可以相对自由的演化,访问者模式使得增加新的操作变的很容易。就是增加一个新的访问者类。
访问者模式将有关的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而不是分散到一个个的节点类中。当使用访问者模式时,要将尽可能多的对象浏览逻辑放在访问者类中,而不是放到它的子类中。访问者模式可以跨过几个类的等级结构访问属于不同的等级结构的成员类。
访问者模式不需要改变基类,不依赖虚函数

class Person{public:    char * action;    virtual void getConclusion()    {    };};class Man :public Person{public:    void getConclusion()    {        if (action == "成功")        {            cout << "男人成功时,背后多半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 endl;        }        else if (action == "恋爱")        {            cout << "男人恋爱时,凡事不懂装懂。" << endl;        }    }};class Woman :public Person{public:    void getConclusion()    {        if (action == "成功")        {            cout << "女人成功时,背后多半有失败的男人。" << endl;        }        else if (action == "恋爱")        {            cout << "女人恋爱时,遇到事懂也装不懂。" << endl;        }    }};int main132123(){    list<Person*> persons;    Person *man1 = new Man();    man1->action = "成功";    persons.push_back(man1);    Person *woman1 = new Woman();    woman1->action = "成功";    persons.push_back(woman1);    Person *man2 = new Man();    man2->action = "恋爱";    persons.push_back(man2);    Person *woman2 = new Woman();    woman2->action = "恋爱";    persons.push_back(woman2);    list<Person*>::iterator iter = persons.begin();    while (iter != persons.end())    {        (*iter)->getConclusion();        ++iter;    }    cin.get();    return 0;}

优点

1、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凡是适用访问这模式的场景中,元素类中需要封装在访问者中的操作必定是与元素类本身关系不大且是易变的操作,使用访问者模式一方面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另一方面,因为被封装的操作通常来说都是易变的,所以当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在不改变元素类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变化部分的扩展。
2.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