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centos 7 安装deskto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39

开宗明义

这本哲学入门书,开篇就把我吸引了。本书开篇明义:

本书只关心两个问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宗教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它的答案我们不信,我们要用理性的方法,也就是哲学的方法来探索这些答案。

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史,可以知道无数圣人先贤在面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可以知道他们种种对事物的看法,我认为中国的哲学太过主观,充满了独断论,不知道该信什么,所以看看西方用逻辑推导而来的哲学在讲什么,希望可以给我启示。这里截取部分读书笔记与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于此。

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

你如果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你就会怀疑“我怎么知道周围的一切不是串通好的演员?”

你如果看过电影《黑客帝国》,你就会怀疑“我怎么知道四周的一切是真实的而不是在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里?”

你如果看过电影《盗梦空间》,你就会怀疑“我是不是生活在梦中?”

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这个问题无数人都想过,仁者见仁,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笛卡尔想:"

这些问题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存在的,就是“我怀疑”这件事是肯定存在的,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那么我肯定就存在。这就是我思故我在。"你再来看笛卡尔的推论,

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家们一开始是从数学中获得灵感,也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利用逻辑推导来构建整个哲学世界的,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如果中间的某一步错了,得出的结果就可能极不靠谱

,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笛卡尔也是伟大的数学家,它从欧式几何中获得灵感,从5条公设出发,得出一个完整的哲学世界。但是我们知道,后来被人们奉为真理的欧式几何第5条公设出了问题,有了非欧几何,有了广义相对论,人们发现,数学不过只是一群人玩的逻辑游戏,根本反应不了世界真理,这极大的打击了哲学家的信心。这是后话,当时的哲学家可不这么想,于是又有了一大批哲学观点涌现出来。

笛卡尔的继承者--天人合一斯宾洛莎

斯宾络纱继承了笛卡尔的思路,要建立一个哲学体系,首先要找到公设,这个公设是不可怀疑的,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个绝对存在的,不依赖别的物体存在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实体。

斯宾络纱的推导是这样的:



这里要说明一些概念,你可以从笛卡尔这些人的想法中看出下面这些东西,了解一些概念: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就是超脱于物理世界之上的道理,研究形而上学,就是希望找出一个高出一切客观世界,能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形而上学的任务,大致相当于回答:

什么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本体论)

什么知识是真实可信的?(认识论)

我们以前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妖魔化,认为研究形而上学的人都是神经病是不对的。

什么是二元论?

二元论就是和笛卡尔一样把自身的精神和外部世界独立开,而与之对立的就是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如物质一元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者精神一元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二元论的好处:我们体验到的痛苦从本质上还是精神上的体验,而我们在精神的世界里是无敌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肉体上的痛苦。

和二元论相辅的认识:我们最大的痛苦不是一时的痛苦,而是对未来痛苦的恐惧,比如对贫穷的恐惧和屈辱,而人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我们的感受不过是此时的一瞬,我们只需在意当下的痛苦,而未来的痛苦并未到来,所以对我们没有伤害。

二元论的局限:二元论只能够消除我们不在乎的人评价的影响,而如果是我们在乎的人的伤害,那就没办法了。

什么是唯我论?

就是和笛卡尔一样,认为这个世界只有我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事物的出现都是虚假的,或者为了我而存在的。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对于从小接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我们来说,可能觉得是神经病,但是人家提出的问题你还真反驳不了。


笛卡尔的反对者--洛克

洛克说:笛卡尔说一切都要从“我怀疑”开始,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人的思想都是后天学来的,人出生的时候内心就是一块白板,有些观念根本就没有,所以笛卡尔等人的公设都是无稽之谈,自然一切结论都是荒谬的。洛克也承认一些东西是人天生就有的,比如直觉什么的,但是只是动物的本能,并不存在什么高于客观世界的理性。

科学与哲学的争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其实洛克反对笛卡尔也是科学和哲学的对立,根本上又是两门学科研究方法上的对立,科学研究采用的是归纳法,而哲学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归纳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通过观察很多个现象,然后总结出一个普遍的规律。而演绎法是先找出一个总的原理,然后再推导出个别的情况。

归纳法为什么不靠谱?就是你科学家做再多数次的实验,你永远不能说下一次这个实验的结果就一定是原来实验发生的那样。科学家永远只能试验部分的现象,不可能得出绝对真理来,比如牛顿力学就是个例子,在牛顿力学出现的200年的时间里,人们利用牛顿力学无数次的创造了科学奇迹,人们无数次的验证了牛顿力学的正确性,但是后来相对论的出现否定了牛顿力学的正确性。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用归纳法呢?科学的任务是要探索自然界,获得新知识,而推理是等价的,是不可能带来新知识的,所以归纳法是科学家们唯一的选择。

而演绎法为什么不靠谱?所有的演绎推理都是从不容置疑的公设开始,问题是,哲学就是要避免独断论,这几条公理如何被证明?再进一步说,你演绎的规则即推理的逻辑如何被证明是正确的?前提一错,后面的推理自然全错。


举两大阵营的例子:

理性主义者:柏拉图、莱布尼茨

经验主义者:亚里士多德、洛克


既然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我们看看先承认一方的观点会发生什么?在牛顿出现的那个时代,科学的崛起使得经验主义者大占上风,于是有了机械论和决定论的兴起。

机械论和决定论

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关心的是真理的来源,而机械论支持者直接说:经验不可靠还有啥可靠的?机械论者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认为一切都是由物质运动规律决定的,一切都要服从于运动规律,包括人类的思想。机械论很好被接受,但是机械论也有弱点。

机械论会让你产生消极的想法:我们的人生不过是物质作用的结果,在宇宙中和其他物质一样,我们的存在毫无意义,这会导致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
机械论还会导致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决定论。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规律决定好的,那么人就没有自由意志,人的命运,从一出生就是定好的,没有真正的随机数,一切都是从宇宙一开始就决定好的。如果你接受了这一点,你就会想,既然一切都已经决定好,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奋斗呢?这还是次要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人是自由的,如果你接受了决定论的说法,意识是事先决定奥好的,这就意味着人没有自由意志,那么为什么还要遵守法律呢?这就像有的人为罪犯辩护,列举他一生受到了多少不公平的遭遇,这才造就了它犯罪的性格,这么一看,这人犯罪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全是社会的错。推而广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造成的,人不应该为他做的事负责。

挑战决定论--休谟

面对两大阵营的争论,休谟想,既然你们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会不会是你们的想法都不对,对于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人根本就无法认识到,所以你们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

休谟认为因果论是靠不住的,归纳法的基础就是因果论,你要从现象中归纳出一个规律,你必须要相信这个规律是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而人永远不能认识到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比如罗素的农场主的鸡理论。
一群鸡看见每天农场主都会来给它们喂食,于是这些鸡里面比较聪明的鸡就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农场主一来,它们就有食物了,但是一个月后农场主来了,没有给它们喂食,而是带来了一把猎枪把鸡杀了。
还有类似的例子,搞社会调查的人发现,身体越胖的人朋友就越多,按照统计来看确实是对的,但是由此得出这个因果关系凭常识来看也是有问题的,事实可能是胖的人爱参加饭局,爱参加饭局的人交友范围自然广,这些人经常参加饭局,导致身体发胖。
另一个关于决定论和因果律的悖论是

解决困境--康德

既然理性主义属于独断论,因果律也不靠谱,那么该相信谁呢,康德提出了新的理论。

在康德的理论里,人类永远无法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人类感受世界都是通过一些先天认识形式,而世界的本来面目叫物自体。就像每个人都戴了一副有色眼镜一样。

因果律是先天认识形式。而自我意志是物自体,不属于因果律的范畴,仍然是自由的。

比如,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是先天认识形式,每个人不可能没有这些概念就学习知识。

比如,二律背反问题(逻辑上既可以为真又可以为假的句子)就不是理性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属于物自体的世界,人类是永远不可能认识的。

康德学说的现实意义:


然而康德的理论也有问题:


形而上学的巅峰--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的问题:



对物自体的改造--悲观主义叔本华

自黑格尔之后,形而上学后继乏人,再也没有出现一统江湖的理论,只有充满了独断论的学说,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就是之一。

很多人对康德的物自体不满意,叔本华就说:物自体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就是“生命意志”。也就是求生的意志。叔本华认为人的欲望比理性厉害,人的欲望是痛苦之源,和佛教的禁欲主义一致。照他的理论,追求成功有用吗?没用,人越是追求物质,越是陷入生命意志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追求知识有用吗?没用,知识越多越痛苦,植物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

那么自杀摆脱生命意志有用吗?没用,这是对生命意志屈服的表现,身体只是生命意志的体现,生命意志遍布所有事物背后,自杀也摆脱不了。

那么怎样才算是有用的呢?

叔本华认为,是道德,人要克服自己的欲望, 把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上升到全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就可以消除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还有一点就是欣赏艺术,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不带一点欲望,所以可以占时压制生命意志。

这种观点结合和康德的物自体和佛教的思想,但是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了。

前面的哲学家研究哲学都是靠理性,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都特别推崇理性,认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理性,理性能创造一切,而到了叔本华这里,理性没用,所以叔本华的出现给哲学带来了危机,会有人拯救理性于水火吗?

叔本华去世5年后,一个年轻人鬼使神差的拿起了《作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他是来拯救理性的吗?不,他是来落井下石的。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没错,就是那个高喊上帝死了的疯子,说尼采是哲学家不如说他是思想家,他的思想都是一些散文式的断言,

尼采和叔本华一样,都强调意志。但是他强调的是权力意志,就是指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有创造力的意志。对于弱者来说,就是追求自由,而对于强者来说,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勇于征服、善于创造及追求权力。

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都强调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但是尼采说,同情弱者没错,但是弱者不能以此为理,去要挟、榨取强者。

尼采把道德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弱者的道德,尼采把它叫做奴隶道德,核心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总而言之就是想尽办法限制强者的能力,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做危险人物,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第二种是强者的道德,叫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两种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个,不许人们做那个,而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

简而言之,尼采推崇的是一种精英道德。

尼采的真理观:

尼采认为世界的真实面貌就是流动的,而人们得出的真理是静止的,所以都是谬误,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追求真理呢?真理就是一种如果离开它某种生物便不能活的错误。比如因果律,尼采说根本就没有因果律,相信它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就没法生活。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

假如我们世界中的各个元素都是有限的,时间是无限的,而有限的元素组合出的世界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我们此刻发生的一切在未来会无数次的重演,此刻就是永恒。在过去的哲学里,幸福之路在前方,而尼采说此刻就是未来,我们不用去费力追求什么未来,享受现在即可。
这个学说有两个前提,时间无限,元素有限,且元素的组合方式是必然的,不然我们宇宙大部分时间都是混沌的。
这个学说有趣的地方是肯定了人存在的意义,虽然人是渺小的,但是人会永远的存在下去,但是这个学说和机械论很像,也无法自圆其说。

科学的发展

哲学发展到这里陷入困境,而科学则是一直在稳步前进,科学开始出来拯救理性了。
首先使物理学的进一步强大,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然后是进化论的出现,直接打击了上帝的存在。
还有心理学的出现,让科学直接染指精神领域。现代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神秘的心理现象都得到了解释。
科学的崛起不仅打败了宗教,而且使得机械论和决定论又有抬头的趋势,人们认为哲学成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就行了,随着科学的进步,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如果相信了机械论,就是置休谟等人的怀疑于不顾,然后消灭了人的自由意志。
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优点:

1.容易被接受,辩证唯物把机械论最讨人厌的地方改了,它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还能反作用于物质,慷慨的还给了人以自由意志。

2.马克思的重点在于他的历史观,简而言之,一切都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去看待历史,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放在生产关系--也就是阶级的身份当中去看。这种历史观非常好用,让我们对历史的解释很有条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缺点:

1.辩证主义对我们人生的安慰作用有限。当你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你只能说这是历史的规律,这是必然的,让人感到悲凉和绝望。
2.对自由意志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关系解释得不清楚(为什么由物质决定的意识能逃脱决定论?)
3.对意识的定义尚有抬杠之处(如何证明意识离开了物质就不存在?)

有趣的怀疑: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

当科学蒸蒸日上的时候,哲学家急眼了,哲学号称是科学的科学,然后几百年过去了,还是什么都没研究出来,于是有人想,是不是哲学的研究方法上出了问题?
哲学能不能也学科学一样,立足于经验主义去研究呢?
罗素和维根特斯坦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罗素写过很出名的《西方哲学史》,有句很出名的话: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要证明一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科学的做法是,必须要经过试验和观测,也就是说,同一个试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单独做的时候实验结果要相同,这样才能够说明科学理论是正确的,不然只能是个人的错觉和偏见,那么对比一下,要检验哲学理论的正确性,就必须要多个人独立的检验,既然要多个人独立的检验,每个人对同一条哲学理论的理解必须是相同的,而要实现这一点,人类目前的办法就是有一个,就是把哲学理论诉诸于语言。而罗素这一干人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极不严谨,很多语言描绘出来的意思是模棱两可的,并不遵守严格的逻辑规则,所以如果用规定好的遵守逻辑规则的语言来研究哲学,不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吗?于是他们用很多符号代替了文字,把很多不可证实的,没有意义的问题都剔除了,但是最后发现,能留下的只有类似“这朵花是红色的”之类描述片段经验的命题,或者是不可产生新知识的、纯粹在逻辑上成立的命题,而大部分哲学问题,尤其是形而上的问题,全部都变成了没有意义的伪问题。要么违反了种种规则,要么无法用经验去验证。
当维根特斯坦写完《逻辑哲学论》之后,他又想语言其实是要依赖于具体环境才能有意义的,你要定规则规范语言的意义,这个规则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实际上你是把所有的语言规则都怀疑掉了,最后你都不能开口说话,因为只要你一开口说话,人家就会问,你说这句话的根据在哪里?所以维根特斯坦认为哲学其实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一样,都是看到了科学的发展蒸蒸日上而哲学还原地踏步着急的,不同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只看到了科学的严谨,而实用主义只看到了科学的实用。实用主义就是什么好用信什么,这一点和我们追求真理的愿望恰恰相违背,这里不讨论。

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的局限

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出现打击了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
量子力学则证明人的认识能力有局限。
科学的局限:当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的时候,有人会说,科学理论正在越来越完善,我们离真理正在越来越近,那么是不是当科学发展到最后,我们必然能达到真理呢?
当牛顿力学刚提出的时候,关于水星的轨道问题却与观测不符,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牛顿力学的一点点瑕疵,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被建起来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牛顿理论进行修补,如提出水星的旁边有未被观测到的卫星等理论来证实牛顿力学的正确性。因为当时无数的观测例子都证明牛顿力学的正确性,没有人会因为这个小小的缺陷而怀疑整个理论,直到后面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观测结果证实,牛顿力学是错的,相对论是对的,那么是不是因为人们发现相对论绝对正确呢?不是,是相对论更好用。所以你知道了吧,

科学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进行选择的工具。


现代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证实了,用科学的方法走不通哲学的道路,而实用主义显然不符合哲学的追求。理性的道路走不通,就只能走非理性的道路了。

现代哲学再也没能形成像黑格尔那样一统天下的流派,由于都是将哲学诉诸于非理性,所以各流派固执己见,互不相信。

这里介绍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



主观真理与中国哲学

哲学研究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现成的结论,哲学不能用理性表达,怀疑者不能怀疑自身,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真理只能是主观的。说到主观真理,中国哲学在这方面走得最远,有些流派直接排斥语言和理性,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哲学流派:




中国哲学特点:

中国人喜欢厚古薄今。

中国人大多注重宏观理论,轻视个人经验,讲究名正言顺,都是先相信某条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去指导生活。


暂时的结论

作者最后提出了3条建议,作为暂时的结论。

1.关注死亡。

2.尝试放弃物质享乐。

3.费力追求信仰,在经验的世界里相信科学,在非经验的世界里追求主观真理。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