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俾斯麦外交思想

来源:互联网 发布:史密斯净水器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8:09

浅析俾斯麦外交思想

形成的背景及内涵

论文摘要:

   奥托•冯•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以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在十九世纪的外交舞台上,通过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和纵横裨阖的外交手腕,完成了德国队统一大业。这一外交思想是在俾斯麦的外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一直指导着他对外交事务的处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俾斯麦外交思想的形成有它产生的深刻背景,其内涵又是其外交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俾斯麦  外交思想  背景  内涵 

一.俾斯麦简介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 )是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故又有“铁血宰相”之称。

俾斯麦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容克世家,他的父亲是霍亨索伦王朝的家臣,典型的容克地主,曾与其他数位家族成员参加了对拿破仑的战争。他感情丰富,精力十足,富有激情,性格暴躁,为人桀骜不驯,脾气火爆拥有深刻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是个坚定不移的保皇派,并且极其热衷于德国的统一事业。

1832年,俾斯麦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平平,但却创下了与人决斗25次仅受伤一次的记录。20岁时,俾斯麦完成大学学业,并取得了担任外交职务必须的外交见习官的头衔。这也为他日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基础。

1851年到1862年的十一年间,俾斯麦先后担任了许多外事方面的职务。1851——1858年任普鲁士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公使;1859——1862任驻圣彼得堡公使;1862任驻巴黎公使;18629月,俾斯麦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为内阁宰相兼外交大臣;1871——1890成为德意志宰相。 1862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内阁宰相兼外交大臣后,他出席了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第94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指出:“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将不取决于它的自由主义,而取决于自己的力量。……普鲁士必须积蓄力量,掌握力量,等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己经被错过几次了……当今的重大问题己不能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来解决——这是1848年和1849年的重大错误——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1] 俾斯麦的“铁和血”,成为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因此,他被称为“铁血宰相”。

18903月,俾斯麦被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二.俾斯麦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1、时代背景

  俾斯麦的外交思想形成于十九世纪国际关系的大变革时期。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反法同盟构建了欧洲历史上最稳定的国际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旨在维持欧洲的均势状态,从而遏制有实力的强国破坏列强们建立的国际秩序。这种均势状态的维护,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各国要奉行大国一致原则,要不遗余力的将欧洲的均势凌驾于本国利益之上;第二,各国要达成道德共识:保守主义的正统原则。[2]但是这两个条件明显与当时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背道而驰,而且其本身也存在很深的矛盾,所以这一看似非常稳定的体系外表下,深藏着随时动摇垮塌的隐患。

在工业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国际关系运作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各国之间矛盾不断产生并不断激化。由于各大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分歧,维也纳体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终于,列强们撕破了脸,放弃了各国协调一致的原则,通过战争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1854——1856的年克里米亚战争正式宣告维也纳体系寿终正寝。“这场战争使欧洲国家体系迄今在某种程度上还相当牢固的关系终于解体了。”[3]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使得欧洲国际政治舞台成了放任自流的大牧场,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没有了维护均势的共同价值观,没有了道德与利益的约束,为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欧洲的政治舞台和军事战场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厮杀。各国的外交政策必定做了相应的调整。

2、历史背景

十七世纪以来,德意志政治上一直处于分裂的局面,封建诸侯割据,邦国林立,内忧外患。首先,德国的各封建领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至于安于现状,反对统一,而此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无力撼动现有的政治体制。一直以来,德国皇帝和封建主都是各自为政,德国皇帝将精力放在对意大利的战争上,而封建主则集中力量向外扩张,因此,诸侯国的力量越来越大,而德皇则被战争拖累,状态每况愈下。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德国封建割据的分裂情况反而更加严重。其次,德国的周边列强国家(如英、法、俄等)为了维护自己在欧洲的传统强国地位,都竭力希望德国机组维持分裂局面,以便继续操纵德国事务,掌控德国。三十年战争后,列强们达成共识,签订了《维斯特伐利亚和约》极力维持德国现状,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德意志的分裂局面。严重的内忧外患使德意志成为一个地理概念。

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列强“良苦”的用心依旧没有改变。在这次会议上,德意志基本分为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强国。这也为日后德奥矛盾埋下隐患。虽然德意志依旧分裂,但在这次会议上,普鲁士的实力大大增强,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3、经济背景

德意志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其统一的进程。十九世纪5060年代后,德国工业的发展,使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快速的发展起来,工业的发展成果应用到农业上,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改造的完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普鲁士经济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为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德意志统一运动中,存在着统一道路的选择问题。即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和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实现统一的两条道路的选择问题。

经济决定政治。根据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资产阶级所暴露出来的无能和软弱性,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实现德国的统一,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自然,德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就落到了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到道路上。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综合来看,只有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邦国有实力完成德国的统一大业。而二者之中普鲁士更具优势。首先,普鲁士经济实力雄厚。十九世纪以后,普鲁士农业改造完成,资本主义化农业与工业相结合,使普鲁士的经济飞速发展。“德国的统一已经成了经济的必要。”第二,普鲁士的容克地主阶级对统一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一个富于进取的阶级。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容克地主的资产阶级化已经十分明显,分裂的德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上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于领土的野心,自然而然的希望普鲁士可以统一德国。第三,由于资本主义工农的迅速发展,分裂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资产阶级对于广阔市场、安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统一愿望。第四,与普鲁士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匹配的是其军事力量的逐步强大。普鲁士的工业发展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4 地缘背景

地理因素最初是作为国家对外环境因素之一被提出来的,随着地理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深化,后来出现了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二是区域主义或者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三是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

迈金德曾把世界划分为三大地带:心脏地带、内新月形地带(边缘新月形地带)和外新月形地带(海岛新月形)[4]心脏地带为陆权国家较易控制的地带,外新月形地带为海权国家的势力范围,内新月形地带经常因为不稳定的均势状态而出现国际争端。[5]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正是心脏地带边缘的内新月形地带,拥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北有波罗的海,隔海相对的便是英国,南有阿尔卑斯山,东面有俄国,西面是法国,而且英法俄全部都是当时欧洲的强国。

这种四面受敌的地理环境成了德国外交战略上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俾斯麦的外交思想的地缘因素也来源于此。

三.俾斯麦外交思想的内涵

俾斯麦的外交思想,是在国际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一套现实主义的外交思想。其外交手段主要是结盟。他曾对俄国驻柏林大使萨布罗夫说过一段很能反映他的外交思想,后来被称为“萨布罗夫法则”的话:“你们常常看不出欧洲这棋盘上属于一个三方同盟的重要性,这是所有国家政府都想达到的目标,尤其是我国政府,一切政治都可以简化成以下公式:只要世界的命运取决于五个强权之间的脆弱平衡,设法加入一个三方同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止他国结盟。” [6]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就是其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他的现实主义外交,是对德国经济、政治、军事及所处国际环境精心分析的结果。

(一)第一原则——现实主义政治

俾斯麦的现实主义政治下的外交政策,是他根据对国家实力及国家利益的计算而制订的外交政策。他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在现实政治的原则下,外交政策中所注意所看重的只有实力。2.国家利益至上,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3.政治行为和个人道德是两码事。4.俾斯麦主张在外交中释放充分的弹性空间,不拘泥于一种形式。5.像斯麦对于选择盟国完全根据哪一个选择最有利于普鲁士国家利益来做决定。6.在外交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不论一国政治制度如何,只要有益于增进国家利益,普鲁士即可与之结盟。[7]

俾斯麦把现实政治称为“可能的艺术。”他指出:“政治是一种无须感激的职业,这主要地是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机会和假设。……世间不存在政治科学,就象不存在政治经济学一样……政治既非算术,亦非数学……准确地说,人们必须考虑特定的和不明了的因素,但是并无任何规则和公式来事先预计一切。”他还强调:“政治更多的是艺术而非科学。它不是一个可以教授的学科。它本身不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科学,但它却能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做出选择,以便趋利避害。[8] 他瞧不起“喋喋不休的人道主义的碎嘴子”和“含糊不清而且变化无常的人道主义观点”。在他看来,为实现目的不受政治上的禁令和道德上的约束。

(二)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在现实主义则下结合国内外情况而精心泡制出的旨在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和打击敌对的政策。它以孤立法国为中心内容,以结盟为手段。德国的统一对欧洲其它强国来说是令他们非常不愉快的。俾斯麦清醒的认识到,德国的地理环境四周缺乏防卫屏障,随时都有被敌对国家的同盟包围的危险。同时它还看到,德国统一以后,以德国的工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无法与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抗衡,而且整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也不允许德国将争霸目标转向欧洲大陆以外的世界。因此,他主张采取大陆政策,其目标在于通过一系列的结盟措施维护德国在欧洲大陆己获得的优势地位。为此,俾斯麦策划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1873年,俾斯麦推动德、奥、俄结成了三皇同盟;1879年,签订《德奥同盟条约》;1882年,又组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

大陆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孤立法国,防止其复仇;2.建立以柏林为中心的德奥俄三皇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和德奥罗三国同盟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因法俄接近而使德国两面受敌,另一方面则支持奥匈帝国,以防止法俄可能的联合给德国带来的威胁,并遏制俄国向欧洲中部和巴尔干扩张;3.在殖民地问题上持谨慎态度,一心一意谋求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可以看出孤法防俄是大陆政策的基点,也是俾斯麦时期德国基本的外交路线。

俾斯麦执政期间推行的大陆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英国《泰晤士报》在谈到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外交政策时指出:“德国确实是欧洲的一种重要的,温和而又节制的势力。它大得惊人的军事实力被用来贯彻其巧妙的有远见的外交策略。这种策略,经常而确实地阻止了任何破坏欧洲和平的企图。”他运用自己高超的外交手段,纵横捭阖,提升了德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精心维护了德国的国家利益。

(三)均势外交

“均势”概念在国际关系中源远流长,它既指国际关系中力量对比的平衡状态,同时又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外交战略。“均势”亦为“势力均衡”,是一种按均衡原则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主要行为者通过平衡过程维持它们各自的特性、统一和独立。势力均衡的思想来源于古典欧洲政治,在欧洲国家形成之后,尤其是在长期的战争较量之后,“均势”概念开始被欧洲政治家、外交家们普遍注意,并在1721年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特勒支和约》。

俾斯麦的外交思想深受均势外交思想的影响。德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对外经济的发展上看的确不错,十字路口,交通四通八达。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毫无优势可言——处于欧洲其他强国的包围之下。所以除了强大,德国没有其它任何办法来实现国家独立和维护国家利益。但是,也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多德国又不能在欧洲大陆过于强大,否则将会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俾斯麦不得不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欧洲个时代、各地区和各个国家的矛盾构成的变化,不断变换外交手段,运用高超的手腕,推行“均势外交”政策。

(四)“铁血”强权政策和“自制”思想

俾斯麦十分清楚,要想德意志统一,就必须将“喋喋不休的人道主义的碎嘴子”和“含糊不清而且变化无常的人道主义观点”彻底抹杀了。他认为暴力才是实现国家目标的强有力的手段,国家权力问题,归根结底要用武力来解决。俾斯麦批评普鲁士传统的依赖于奥地利的政策过于僵硬,认为这种政策只会使普鲁士坐以待毙。“因为我们处于欧洲的中心,所以不能够消极地执行漫无计划的政策,而只满足于别人还给我们安宁,这样的政策今天对我们来说可能像1805年一样的危险。如果我们不设法成为铁锤,那么我们就将成为铁砧。” [9]1862年,他就任首相后,在议会发表的著名演讲中,公开指出:“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己被错过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10]

在欧洲这个强国利益的角逐场,如果一招不慎,必定满盘皆输,敌人绝对不会因为你的失误对你手下留情。在不断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必定又在侵犯着别国的利益,这是其他强国所不能容忍的。俾斯麦十分清楚这一点,他精心思考着敌人的忍耐程度,以求最大化的实现国家利益。但他却十分克制,绝不越雷池一步。对奥战争后的对奥政策,对法战争后的对法留情,无不体现这“自制”这一思想。这一思想在普鲁士外交上的应用,完完全全是在欧洲战略背景下被逼出来的。如果不能克制德国过于强烈的扩张欲望和对霸权的野心,必将招致一个“反德同盟”的产生。到那时德意志统一的美好梦想必将化为泡影。

(五)灵活多变的外交手腕

出色的外交家都知道,外交要坚定的原则性和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俾斯麦是一个具有外交天赋和丰富外交经验的优秀外交艺术大师。他的外交手段,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有用无用之分,讨好、拉拢、离间、敲诈、欺骗……他都运用自如。他的外交政策是基于不断变化的外交形势而灵活变化的。这种灵活多变的外交手腕的实施,源于其敏锐和深谋远虑的外交战略眼光。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敏锐的发现于自己有利的外交机会,并果断实施合适的外交政策,或让敌人痛不欲生后悔不已,或让手下败将感恩戴德,或让盟友感激涕零。不管是哪一种,其外交目的早已在他的预料中达到了。在三次王朝战争中,他这种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充分得到了展示,并取得了出乎其他人预料的巨大成果。

作为十九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奉行现实政治原则,善于抓住机会、制造机会,通过深谋远虑的外交战略眼光和纵横裨阖的外交手腕,统一了德国,创建并且维护了一套有利于德意志的外交秩序,甚至主宰了那一时期的欧陆历史,将自己的外交艺术推崇到了极致。

[1]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7.182

[2] 王丁冉.俾斯麦外交思想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

[3] 迪特尔·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M] 德国波恩工nter Nations出版社,1987.147

[4] 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M]解放军出版社,1992.17

[5 ] 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出版社,19982

[6]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的七人国百年外交风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4

[7] 王丁冉.俾斯麦外交思想研究[M]2007.13

[8] 王福春、张学斌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1

[9] 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一卷) [M]东方出版社,1985.149

[10]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 [M]商务印书馆,1987.182

参考文献:

1.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3. [] 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

4.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5.林成河:《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及外交活动在统一德国中的作用》,佛山大学学报1994 112

6.孔庆榛:《俾斯麦均势外交探析》,《历史教学》1989年第1

7.陈文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外交政策——兼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局势》,《史学月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8.王存胜:《俾斯麦外交思想析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066月第27卷第3

9.靳艳:《从地缘战略视角评析俾斯麦的对俄外交政策》,《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2

10.张革英:《论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与德国统一》,菏泽学院学报200512月第27卷第6

11.邢来顺:《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4年第6

12.徐延昭:《三皇同盟与俾斯麦主导的欧洲国际关系》,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5

13.王颖:《浅谈俾斯麦及其外交政策》,昌吉学院学报200212月第四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