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使用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版本photoshop破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5:06

思维导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工具,也可能大概了解这个工具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析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的。

具体怎么使用,可能答案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我,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业务场景。在使用思维导图固化分析思路的过程中,也算是积累了一点经验心得,想和大家分享,抛砖引玉。

本文主要使用 xmind 作为具体的思维导图编写工具,相关快捷键和操作方式也以此工具为准,其他工具具体操作可能略有差异,但是原理都是相同的,希望大家借鉴思想,不要拘泥于软件的使用。

为什么我会选择思维导图

人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是有极限的


去年,阿法狗大战李世石的赛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刚巧,笔者所在的高中就有围棋普及教育。在那时,我就认识到了一个事实,围棋这条路我注定是只能当爱好玩玩了。

原因很简单,聪明的人下一步棋可以想到之后十步以内的变化,经过简单训练的人,可以预判到之后十几步内的变化。而我,只看到几步的变化就思绪飘飞了,一盘几百步的围棋,早已超出了我的极限。

正如在数学学习中,面对复杂的数学计算,仅靠口/心算已经难以招架,需要在草稿纸上演算类似。思维导图也提供了一种帮助我们固体化分析思路的帮助。

承认自己的上限,然后寻求工具,或许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承认自己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人的状态总是不稳定的,前几个礼拜,看书学习好不规律,可是上个礼拜,突然心绪不宁效率奇差。

也许同一个问题,平常时候你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掉。但当你遭受来自问题之外的压力时而不自知(饿了,想玩了等等),原先很简单的问题也变得棘手起来。因为总是想到一半就开始思绪飘飞,再次回归问题时,却又面临 “ 不知刚才想到哪 ” 的尴尬。

相信我,这时候你该试试思维导图了,仔细分析下问题的步骤,然后让思维固化下来,就不怕今天到底吃什么这样的问题了。 :)

想法总是突如其来不受控制


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在分析问题时,想到一般突然发现前面的需要推倒重来。或者想到一半突然发现还有个分析维度没有计入。如果使用文字编辑的话,一方面不够直观,另一方面涉及排版,又不够灵活。

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很轻易的规避掉这些缺点,简单的在图上拖拖拽拽就能很轻松地适应你的新想法了。

我们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知道了为什么我们使用思维导图,下面就具体介绍些思维导图的技巧和原则。

常用快捷键


  • 在 Xmind 中,添加分支时,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条目,然后敲击 Tab 键: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的 “分支主题1”,便是我们选中中心主题时,点按 Tab 生成的

  • 在 Xmind 中,添加同级分支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条目,然后敲击 Enter 键: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的 “分支主题2” 便是我们选中分支主题1时,点按 Enter 键生成的

  • 如果要调整分支的顺序或者位置,则只要选中分支项,然后拖拽它至你想要它在的地方就好了。

  • 如果要将部分分支进行汇总,则点选工具栏的合并按钮,然后选中这部分分支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如果需要建立两个节点间的联系,则选中一个节点,然后点击工具栏的连线按钮,再选择另外一个节点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般原则


经常调整结构


感谢 Xmind 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绘制简单,灵活方便的思维导图工具,所以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如果感觉自己分支分类有问题,对于调整分支结构不要犹豫。

思维的分析本身就是个演进的过程,思维导图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草稿纸,本身也继承了我们思维跳脱的特性,反复的修改分支结构,恰恰说明你离找到描述问题的最佳角度又进了一步。

随性建立自己的分支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一种误区,就像认为初中数学题一定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样,觉得自己的思维也总可以分个因为所以,轻重主次。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

我就经常发现,自己上一秒还在想工作的逻辑,结果下一秒就突然想到中午吃啥去了,然后又开始想周末做什么了,思维转换的中间可能隐含者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并不容易归类,也没有必要。

怎么办呢?如果你是想要分析自己困惑的问题的话,不如索性把他们都写在思维导图上面,所有目见的可能都写完了以后再排轻重缓急不就好了吗?

结果上好像自己的思维导图很跳脱,上个分支还是个工作狂,下个分支就跳到吃货神经了。但这恰恰就是自己思维的体现,存在的就是合适的。把它写下来,你会发现这样才适合自己,够用就行。

实例演示

讲完了工具的一些使用原则和技巧后,这里选择我上周末写得一篇自我分析来做一个示例。虽然不算多么高深的应用,但是从自我实际出发,也算是梳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这里分享给大家,权当抛砖引玉,见笑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上周末的时候,我在公司加班处理一个很复杂的需求,但是不知为何,总是难以静下心去思考。于是我便将影响自己的思绪整理下来,不知不觉间就汇成了这么一张图,心情也安定了许多。

分类思维


先来说说如何分类自己的思维,拿这张图为例,由于我个人心绪不宁,总是想东想西,所以我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压力都从何处来?是什么造成了我当时的这些想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一级分支中建立了 困惑 维度,专门分析相关的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同样的,有了困惑就肯定要有解决,所以建了同级分支 解决方案 以及梳理解决方案优先级及实施步骤的 路线分支

在接下来的 困惑 细分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并没有什么什么明确的分类标准,也只是随性的将自己担忧的方面罗列了出来而已。

这也是我之前说的,随性建立自己的分支,够用就行。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全局整理


在分析完自己的困惑以后,便开始了整理相关困扰的解决方案。但是令人惊喜的是,在整理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原来答案已经包含在了困扰分支的梳理过程中,这时候采用之前介绍的汇总和联系按钮,将困然的分析引入过来,就会显得很直观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将其他分支缩进起来,以方便观察

这里面其实体现了思维的一个奇特的关联关系,有时候,你的潜意识已经帮你做好了回答。当你追问你的困惑时,不停的问下去,答案可能也一并给出了。现在想想,那天我心绪不宁或许也是下意识一致在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真正想做和该做的事吧(摊手)。

总结

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我们思维分析的草稿纸,既然是草稿纸,那么怎么使用其实也只是个人的偏好问题。上述介绍也谈不上什么规范,仅仅只是思维导图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切实的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问题,抱着推荐的心态将这款好用的工具推荐给大家。在这里,我也只是抛砖引玉,将自己的一点点使用体会分享给大家,也有很多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参考文档

  • 让思路更清晰——我是怎样使用思维导图的
  • Xmind中文网

联系作者

zhihu.com
segmentfault.com
csdn.net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