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三要素引发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evisu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8:38
李航博士,在《统计学习》一书中提到这统计学习三要素:模型、策略和算法。
关于策略和算法,什么算法适用哪一类问题,以及该算法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这些一般是既定的经验知识,这里由于能力有限不在此叙述。那么就来说说模型吧。
和模型相关的,这里说说其中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源,一个是特征工程。

一、说数据源和特征工程
记得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好——数据源和特征工程决定了机器学习的上限,算法只是用来逼近这个上限。这句话有几个理解。
第一,人的参与和主观能动性对机器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个人认为,机器学习,本质是机器按照人指定的规则去做了一个统计推断,从这个角度上讲,机器学习的效果其实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做这个模型的人,以及他对业务以及数据了解的程度,这个时候算法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数据源的选择和特征工程的构建至关重要
这两部分需要也确实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所以要着重关注着两个环节的方法论和优化方案,这个是提升模型效果最好的方式。
第三,算法是用来逼近学习上限的
所以算法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逼近上限。但是不同的算法使用于不同的场景,逻辑回归,适合高维;决策树由于容易过拟合,一般用来分析影响因素和帮其他模型筛选变量。同时,算法也以为自身的策略不同有不同的性能差别。

二、数据源
数据源,寻找和确定数据源是一个思路清晰但是很耗时的一件事。
最近在做手机用户的性别预测。使用有性别标记的数据源,来自于不同的业务,而且信息的准确度不一样。那么如何选择数据源?如何验证数据源?如何进行汇总和处理冲突呢?
首先,选择数据源,只有一个准则:数据的准确性。因为监督学习非常依赖于标记,也就是数据源的准确性,如果不准确,后面的一切工作可能都是白搭,付诸东流。所以前期数据调研很重要。
然后,就是汇总这些经过筛选的可靠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依次来看数据源的准确性,进一步过滤和基准数据差异较大的数据源。
最后,就是汇总和处理冲突。将数据源按照准确度优先级,进行冲突处理,最终得到汇总数据源。

三、特征工程
那么,如何做特征工程?
以性别预测为例。我们选择了手机颜色、手机型号、前置摄像头日使用次数,手机镜子App使用次数、App的安装和卸载、App的操作记录,用户身高、体重、昵称等9个大的维度,以及最终汇总的50万维的特征向量总表。最终对男性预测准确率在94%左右,女性89%左右。
1、头脑风暴,特征大汇总
团队头脑风暴,20+业务数据源整合和汇总,基于现有对性别研究的论文成果,筛选出20+特征。这是第一步。
2、特征过滤
特征的覆盖度统计,筛选掉覆盖率特别低的特征;
设置特征出现的次数阈值(比如,拥有某个特征的设备数少于100个过滤掉);
模型评估后,对模型效果基本没提升的特征。
3、特征整合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决策树或者GBDT去选择显著特征作为模型训练的输入。
一种是人工筛选和组合,比如应用的安装次数-卸载次数就是一个整合的新特征。
4、特征评估
评估每类特征的显著程度。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