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CAMEL - introduction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dhcp服务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21:25

IS-41

IS-41, also known as ANSI-41 since it is a standard defined by ANSI, is a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users, and routing calls on mobile phone networks based on MPS (analog), IS-136 (TDMA) and CDMA technologies. The standard also defines how users are identified, and calls are routed when roaming across different networks. GSM and WCDMA networks use a different standard known as MAP for the same purpose.



WIN: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WIN) refers to a set of advanced services provided on a wireless network such as Prepaid, LNP, et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线智能网(WIN)是由3GPP2标准化的为CDMA网络服务的智能网系统,在业务的驱动下,主要经历了WIN Phase 1(IS771),PPC(IS826),WIN Phase 2(IS848),WIN Phase 3(IS843)四个阶段。

  • 概念模型和体系结构
        无线智能网采用与固定智能网相同的概念模型来描述它的体系结构,这种分层的概念模型可以使我们对无线智能网有更好的理解。对于无线智能网来说,业务平面和总功能平面都与固定智能网相同,而最能体现无线智能网特点的是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

    • 无线智能网的分布功能平面
            无线智能网的分布功能平面如图1所示,它是基于固定智能网能力集2(即ITU-T Q.1224 CS-2)定义的,除了原有固定智能网的功能实体外,还增加了移动所特有的一些功能实体,如位置登记功能(LRF)、鉴权控制功能(ACF)、移动台接入控制功能(MACF)、无线接入控制功能(RACF)、无线控制功能(RCF)、无线终端功能(RTF)。

  在上述分布功能平面图中,CCF,SSF,SCF,SRF,SDF,SMF,SMAF,SCEF是智能网系统中主要的功能实体。CCF是呼叫控制功能,负责处理所有呼叫,包括识别智能业务,接续呼叫等。SSF是业务交换功能,负责处理CCF和SCF之间的通信,即接收CCF发来的智能业务标识,作相应的处理后转发给SCF,并且执行SCF返回的命令。SCF是业务控制功能,它是智能网的核心,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通过标准的接口与SSF,SRF,SDF通信,实现完整的智能业务呼叫。SRF是专用资源功能,负责向智能网用户提供放音、收号等专用资源。SDF是业务数据功能,负责存储智能网的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SMF是业务管理功能,负责智能网业务管理和用户管理。SMAF是业务管理接入功能,它是操作员接入SMF的接口。SCEF是业务生成环境功能,完成智能业务的生成、验证和测试功能。

  而LRF,ACF,MACF,RACF,RCF,RTF是新增加的移动网络所特有的功能实体,分别提供位置登记功能、鉴权控制功能、移动台接入控制功能、无线接入控制功能、无线控制功能、无线终端功能。


    • 无线智能网的物理平面
            分布功能平面的功能实体最终都是由物理平面的物理实体来实现的,在每个物理实体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无线智能网物理平面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上述WIN系统的物理平面中,业务交换点(SSP)/移动交换机(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处理发至或来自用户的呼叫信息,触发WIN业务并与SCP进行通信。业务控制点(SCP)主要完成SSP触发的WIN业务的执行和控制、WIN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存储及访问。业务数据点(SDP)/充值中心负责存储并提供WIN有关的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充值中心用户提供与某些业务(如预付费)有关的充值卡数据。智能外设(IP)按照SCP的指示为WIN业务提供放音收号等专用资源功能。业务管理点(SMP)主要完成WIN业务的管理,包括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等。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主要完成WIN业务的定义、开发和测试,通过SMP加载到SCP。SCEP是智能网中较关键的节点,是智能网快速、灵活、方便地实现新业务的重要保证。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完成业务管理的接入功能

  无线智能网发展到其他阶段,例如PPC和第二阶段,体系结构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提供的业务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要提供定位业务,体系结构发生变化,需要在上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如定位确定实体(PDE)和移动定位中心(MPC)等与定位业务相关的实体。

  • 业务和协议
        无线智能网是受业务驱动而分阶段发展的,第一阶段基于IS771协议,支持来话呼叫筛选、主叫名字显示、语音控制等智能业务

  IS771作为第一个无线智能网协议,于1999年5月正式发布。从技术上来说,这个阶段的无线智能网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它定义了WIN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基本呼叫模型、触发机制及对检测点处理的描述。同时,提供了一种系统间的操作规范,使无线用户漫游后仍能使用智能网的能力。它在IS41D的基础上,扩充了触发点,并在SSP中增加了DP检出、PIC迁移功能以及相应的过程处理。根据北美运营商的需求定义了来话呼叫筛选、主叫名字显示、语音控制等业务的业务特征和消息流程,并增加了实现这些业务能力所需要的操作和参数,还扩充了原有IS41中某些参数的定义。

  来话筛选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选择路由、屏蔽某些来话呼叫的能力,系统可以对指定的呼叫进行阻止或允许其呼叫,或者指定替换路由,将呼叫前转到语音信箱或另一个电话号码或特定的录音通知。主叫名字显示业务可以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用户的名字,呼叫接续时,可以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用户的名字。语音控制业务是指采用基于网络的语音识别技术,允许用户采用语音命令的方式对语音和特性进行控制,包括四种语音控制的业务,即语音控制的拨号、语音控制的业务控制、基于语音的用户识别和语音到文本的转换。

  针对上述几种业务的需求,IS771在IS41D基本MAP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14个操作,分别用于处理智能业务相关的呼叫处理、放音收号和数据库操作。例如,服务申请、分析信息、T忙、T无应答等与呼叫处理相关的操作,寻找资源、指示申请、连接资源、SRF指示等与放音收号相关的操作,搜索、修改两个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

  IS771还对原有41D中某些操作增加了一些参数,例如业务申请、位置申请、始发申请、资格申请、登记通知、路由申请等。另外,IS771根据第一阶段业务的需要,对于以上增加或修改的操作,增加了一些参数,例如目的地地址、时间日期偏置、触发地址清单、显示文本等与呼叫处理操作相关的参数,执行脚本、专用资源、脚本参量、脚本结果等与放音收号操作相关的参数,业务ID、改变、数据接入单元、数据ID、数据库键、数据结果、数据值、修改申请清单、修改结果清单等与数据库操作相关的参数。IS771还扩充了部分参数的定义,增加了WIN业务相关的接入拒绝原因,扩充定义了提供WIN第一阶段业务时系统所支持的触发器,并在原有用户属性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触发地址清单参数,保证无线智能网业务的提供。

  在无线智能网第一阶段之后,3GPP2针对预付费业务提出并定义了IS826标准。虽然它是为提供预付费业务而专门提出的,并且介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但IS826也是无线智能网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引入了实时计费有关的触发器以及预付费这种良好的业务形式,使得无线智能网技术在我国的CDMA网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我国的标准体系中,将IS826也归为无线智能网的第一阶段。

  基于IS826的预付费业务是用户先付费后使用的一种业务形式,用户通过预先交费或充值等方式,在系统中建立账户,注入一定的资金,作为自己的通话费用。在呼叫建立时,系统根据用户账户上的余额决定接收或拒绝呼叫。在呼叫过程中,进行实时计费,并在计费结束后从用户账户上扣除通话费用。当用户余额不足时,切断呼叫并播放相应的录音通知。

  针对预付费业务特殊的计费要求,IS826在IS41D,IS771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O_Answer,O_Disconnect,T_Answer和T_Disconnect等与呼叫处理过程相关的触发点,使智能网系统可以根据呼叫的具体时间、时长、主被叫等信息按照业务要求实时计费。并描述了各种特征下的典型信令流程,定义了相关的消息和参数。

  在第一阶段IS771所定义的操作基础上,IS826增加了处理预付费业务所需要的操作,包括O应答、O拆线、T应答、T拆线、呼叫控制指示五个与呼叫处理相关的操作,以及批量拆线、呼叫恢复报告、不可靠的呼叫数据三个与设备故障相关的操作,以保证故障情况下实时计费的正确性。

  在这些操作的支持下,预付费业务可以实时并且准确地对用户的费用进行计算。O应答和T应答分别作为用户作主叫和被叫时计费的起始点,而O拆线和T拆线则作为用户作主叫和被叫时计费的结束点,并且在呼叫接续前、用户通话过程中、用户余额将要用尽时,使用呼叫控制指示操作来检查呼叫接续情况、监视呼叫状态、通知用户余额将要用尽或者切断呼叫。而当SSP或SCP设备发生故障时,为了保证对预付费用户扣费的正确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修正用户的费用。例如,发送不可靠的呼叫数据、呼叫恢复报告、批量拆线操作,报告故障实体、故障时间和呼叫标识等信息,以修正用户的费用和话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 >  

WIN (IS-41, IS826, ....)   < TDMA, CDMA >
 |
CAMEL                                < GSM, WCDMA >


对应于CDMA和GSM两种移动网络的智能网功能模块分别是无线智能网WIN(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和移动智能网―移动网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MEL (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北美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ANSI―41D协议,为了支持智能业务,在ANSI41D协议的信令结构和信令流程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系列无线智能网(WIN)协议,分别是IS―771、IS―826和IS―848,这些协议最终将整合到ANSI―41E协议中,从而使ANSI―41E成为一个完全基于智能网的核心网络协议。在北美CDMA无线智能网发展的同时,ETSI标准化组织也在推动着GSM移动网络智能化的发展,研究和制定了为GSM移动用户提供CAMEL业务的移动智能网系列协议。CAMEL是一种业务,它采用智能网业务控制功能,提供一种机制,使GSM网络能够提供独立于服务网络的业务。

CDMA首先是在美国提出和发展的,CDMA无线智能网系统的WIN协议是由ANSI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CAMEL各个阶段的接口规范都是以ITU―T的接口协议为基础,CAMEL Phase I和CAMEL Phase II的接口规范是ITU―T CS―1接口协议的子集,只是在CAMEL的接口协议中增加了GSM移动用户所特有的一些参数。对于CAMEL Phase I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功能较少,在CAEML应用部分CAP (CAMEL Application Part) 中只包含7个操作,没有用户交互等功能;CAMEL Phase II技术规范所包含的内容与ITU―T的CS―1内容大体相同,只是缺少一些话务量管理和业务量管理功能。

WIN协议对业务信令流程规定得非常详细,而CAMEL系统规范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规定,只是定义了业务的含义和业务特征。WIN协议是对MAP协议的补充,所以它和MAP一样同为TCAP的一个用户;而CAMEL协议则不同,CAMEL和MAP分别为TCAP的两个不同的用户。

CDMA无线智能网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即DP点和触发器。DP点是呼叫过程中的状态,这些状态由协议定义,对业务逻辑开放。也就是说,业务逻辑可以在DP点对呼叫进行控制,要求SSP报告DP点的到达,并通过消息返回给SSP一组操作,决定呼叫进程的下一步走向。业务逻辑在每个DP点上定义了一组触发器,DP点的任何一个触发器都满足表示该DP点被检出。DP点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呼叫进程运行到DP点时必须判断是否需要检出,而触发器则可以动态配置,使DP点的检出条件多样和灵活。


CDMA无线智能网和GSM移动智能网的触发机制类似,两者都是通过静态配置DP点触发智能呼叫,当用户发起呼叫时,遇到配置的DP点,由SSP向SCP上报智能呼叫。当移动用户漫游到一个新的位置区时,需要进行位置更新,HLR通过此过程将用户的签约数据传送到VLR。当移动用户终呼时,GMSC向HLR发送路由请求消息,HLR在响应中将用户签约信息带回GMSC,用于触发智能业务。

WIN的每个DP点都有许多触发器,而CAMEL在DP点没有触发器的概念,每一个DP点为一个判断条件。在WIN中由SCP控制呼叫,但是触发器基本由HLR下发,并且大都为静态触发器,而对于CAMEL来说,一旦SSP触发一次后,所有后续DP点都由SCP动态装配。在WIN中,所有的智能业务都由SCP判断,SSP的能力相对而言较弱,只是把触发器上报上来,没有业务键概念,具体的业务种类由SCP分析确定并向SSP指示业务信息;而在CAMEL中,SSP则需要对用户CSI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业务键来确定业务种类,向SCP发出业务请求。对于WIN,下发到SSP的用户签约触发数据就是属于各个DP点的触发器(包含SCP地址),而对于CAMEL,SSP需要知道用户的签约触发数据,包含SCP地址、业务键和触发检测点等信息。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