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iOS应用开发》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编程算法基础电子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45

性能指标:

  • 内存 ,应用运行所需的RAM最小值,以及应用小号的内存平均值和峰值。
  • 电量消耗
  • 初始化时间
  • 执行速度
  • 响应速度
  • 本地存储
  • 互操作性
  • 网络环境
  • 带宽
  • 数据刷新
  • 多用户支持
  • 单点登录
  • 安全
  • 崩溃

性能的分析(分析的手法)

  • 采样,采取一定的周期内的状态。
  • 埋点,通过代码记录细节信息,使采样更加精确。(埋点注入额外代码,对性能有一定影,对内存或速度(或二者同时)造成伤害。

测量

测量性能指标的参数,并通过不同类型的分析,在测量性能过程中找出真正存在问题的地方。

不要过早的进行优化,提升程序效率的方向和事件浪费太多事件。


设置工程与代码

针对配置、安装和代码实现有三类任务:

  • 构建与发布,确保能够轻松构建和发布应用;
  • 可测试性,确保代码可以同时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上工作;
  • 可跟踪性,确保能够明确问题发生的位置和代码行为来处理错误。

发布与构建

改进后的系统和工具可以加速拉去依赖的信息,加速构建和发布用于测试或发布的产品。基于Ruby语言实现的CocoaPods实际上是Objective-C和Swift工程的依赖管理器。CocoaPods与Xcode命令行工具相集成,可用于构建与发布。

可测试性

每个应用都包含多个协同工作的组件。设计良好的系统应遵循低耦合高内聚,允许替换任意或者全部组件的依赖。
可以通过模拟依赖项项对每个组件进行隔离测试。一般来说测试有两种类型。

单元测试,验证每个代码单元在隔离的环境下的操作。在特定环境中输入不同的数据反复调试一些方法,以评估代码表现。
功能测试,验证组件在最终集成的安装包中的操作。可以再软件最终发布版本中验证,也可以为某个为测试而构建的参考应用中验证。

可跟踪性

开发阶段,埋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性能优化的优先级,提高对问题现场的还原能力,并提供更多的调试信息。

崩溃报告专注于从软件产品版本中收集调试信息。

设置崩溃报告

崩溃报告系统收集用于分析应用的调试日志。

对应用埋点

对依赖进行抽象化和封装是个好主意。这样就可以在最后再进行切换,甚至 可以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同时使用多个系统。这在项目处于评估阶段且存在 多个备选方案时尤为有用。

埋点不应该取代日志。日志可以非常详细。但因为向服务器报告时会消耗网 络资源,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少地埋点。埋点和过度埋点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一开始应仅对少量报告进行埋 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增加埋点的覆盖率。

埋点可以精确的指出哪部分功能使用频率更高。

日志

日志和埋点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埋点可以看作日志的子集。被埋点的任何数据都应该 记录在日志中。
埋点承担了为聚合分析发布关键性能数据的职责。
日志提供了用于在不同级别跟踪应用 的细节信息。
埋点数据会发送到服务器,日志是记录在设备本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