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的基本原理与它的线程安全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外贸原单鞋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17:45

http://blog.csdn.net/t894690230/article/details/51323946

1. 前言

能用图说清楚的,就坚决不用代码。能用代码撸清楚的,就坚决不写解释(不是不写注释哦)。

以下所有仅针对JDK 1.7及之前中的HashMap。

2. 数据结构

HashMap内部通过维护一个Entry<K, V>数组(变量为table),来实现其基本功能,而Entry<K, V>是HashMap的内部类,其主要作用便是存储键值对,其数据结构大致如下图所示。

Entry的数据结构

从Entry的数据结构可以看出,多个Entry是可以形成一个单向链表的,HashMap中维护的Entry<K, V>数组(之后简称为Entry数组,或table,容易区分)其实就是存储的一系列Entry<K, V>链表的表头。那么HashMap中存储数据table数组的数据结构,大致可以如下图所示(假设只有部分数据)。

HashMap的数据结构

注:Entry数组的默认长度为16,负载因子为0.75。

将上图中的每一行,称为桶(bucket),那么table的索引便是bucketIndex。而HashMap中的插入、获取、删除等操作最主要的便是对table和桶(bucket)的操作。下面将主要通过插入操作,看其数据结构的变化。

3. 插入

对于上图中的数据结构,插入操作便是将要插入的键 - 值(key - value)对根据key计算hash值来选择具体的存储位置。

插入函数的源码如下(以Mark开头的或者中文注释,非JDK源码中的注释,下同):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Mark A Begin    if (table == EMPTY_TABLE) {        inflateTable(threshold);    }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Mark A End    int hash = hash(key); // 计算hash值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计算桶的位置索引(bucketIndex)    // Mark B begin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Mark B end    modCount++; // 记录修改次数,迭代的时候会据此判断是否有被修改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在上面的代码中,代码段A(Mark A Begin - Mark A End,下同)的主要作用是如果table为空则初始化数组以及插入key为null时的操作,代码段B则是插入相同key时覆盖原有的值,并返回原有的值。这里重点关注的是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

addEntry方法源码如下: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 扩充table数组的大小        resize(2 * table.length);        // 重新计算hash值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 重新计算桶的位置索引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createEntry方法源码如下: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将新的Enrty元素插入到对应桶的表头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Entry<>实例化的源码如下:

Entry(int h, K k, V v, Entry<K,V> n) {    value = v;    next = n; // 将原先桶的表头向后移动    key = k;    hash = h;}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在整个插入操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操作,便是对table数组扩容,扩容的算法相对简单,但是在多线程下它却容易引发一个线程安全的问题。

注:扩容需要会把原先table中的值移动到新的数组中,再赋值给table变量,一个合适的初始大小和负载因子能够提高效率。

4. 线程不安全

在多线程环境下,假设有容器map,其存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淡蓝色为已有数据)。

这里写图片描述

此时的map已经达到了扩容阈值12(16 * 0.75 = 12),而此时线程A与线程B同时对map容器进行插入操作,那么都需要扩容。此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线程A与线程B都进行了扩容,此时便有两个新的table,那么再赋值给原先的table变量时,便会出现其中一个newTable会被覆盖,假如线程B扩容的newTable覆盖了线程A扩容的newTable,并且是在A已经执行了插入操作之后,那么就会出现线程A的插入失效问题,也即是如下图中的两个table只能有一个会最后存在,而其中一个插入的值会被舍弃的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便是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性,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点。而要消除这种隐患,则可以加锁或使用HashTable和ConcurrentHashMap这样的线程安全类,但是HashTable不被建议使用,推荐使用ConcurrentHashMap容器。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