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也要了解经济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mpv 字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06
       之前看了李文龙写得《漫画经济学》,虽然有了一些总结,但是多是基于问题的解答,为了进一步将这些基础也普及给广大网友,因此,将我之前的笔记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布网上,这一篇重点关注如基础知识,如果需要的话,请结合这一篇(http://blog.csdn.net/a1456123a/article/details/52219824)一起看,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对您的生活或者学习有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1.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使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所谓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商品和劳务,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每一件想要的东西,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最高水平的生活。
我的评论:这段有点哲学的意味,我倒觉得生活不是获得每一件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珍惜自己拥
有的东西。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2.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室如何管理稀缺资源,社会中所有人都需要配置自己的资源,将它们归总就形成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个人——收入/支出——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学家——全社会(供给和需求,物价变化,均衡水平,通货膨胀,生产力变化

3.全社会的经济决策由个人的经济决策组成

(1)权衡取舍原理:决策通常在两个目标间进行,选择一个就要舍弃另一个;
(2)机会成本原理:指人们为了获得某些东西而浪费了获取其它东西的机会;
(3)边际变动原理:指人们决策有时在行动的轻微调整中进行;
(4)激励反应原理:指人们通过与过往成本利益对比,选择更有利可图的事去做。

4.交易三原理

(1)贸易优化原理:指贸易会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即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2)市场经济原理:指市场通常能很好地组织经济活动,资源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的配置;
(3)政府干预原理:政府通过一些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5.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工人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
提高生产率的方法:(1)提高受教育水平;(2)提供更多生产资料;(3)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整体经济运行原理:(1)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2)政府发行过多货币会导致物价上涨;(3)社会在短期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取舍问题

6.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

(1)科学家模式:关注重点在于分析经济运行原理。
提出理论——设定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2)政策顾问模式:关注重点在于各种经济理论的应用。如提建议改善经济状况。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在经济中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现象。如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等

7.贸易优点

(1)贸易可以使双方的生产效率得到优化;
(2)可以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指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比较低。

8.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经济人是指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遵循利己原则,行事合乎理性的市场。经济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学家对市场中的参与者有两项基本假设:
(1)经济人假设:即是假设市场中的参与者都是经济人;
(2)完全信息假设:含义是市场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掌握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是基于上面两点假设的市场,具有一下四点特征:
(1)市场上有无数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对整个市场的总量来说微不足道,不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的价格;
(2)产品无差别,闪频之间质量完全一样,消费者购买哪一家商品都一样;
(3)进出行业完全自由。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
(4)完全信息:市场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掌握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存在,充其量只是接近。

9.商品需求和商品供给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1)消费者的收入;(2)消费者的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该商品的数量。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1)产品自身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水平;(4)相关产品价格;(5)生产者对商品价格变化的预期。

10.最低工资政策和价格上限

均衡价格:指的是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最低工资政策的负面效应是造成劳动力过剩,导致失业。
价格控制是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最高或最低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价格上限:会挫伤厂商生产积极性,造成供不应求,产生产品短缺。

11.税收政策的影响

——根据弹性原理,二手房交易税加剧了买房者的负担,对买房者作用较小。无论政府向买家征税还是向卖家征税,都会产生新的均衡点,而税费均由买家和卖家共同承担。

12.闲暇的机会成本

我们每个人,作为市场上劳动的供给者,面临着劳动和闲暇的取舍。多一个小时闲暇,也就意味着少一个小时工作,因此,我们可以把工资看成是闲暇时间的成本。
我的评论:其实有时候不休息,也获得不到那些闲暇时间成本。所以,要适当休息,活得久一点。

13.安全网

政府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即政府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网”,以使任何一个公民免于陷入极度贫困。
如何减少贫困:
(1)功利主义:政府的目标是社会每一个人的效用总和最大化;
(2)自由主义:政府的目标是提高社会中最差人群的福利;
(3)自由意志主义:政府的目标不应该是为了实现人何一种收入分配而拿走一些人的收入并给另一些人。

14.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如机器、设备等;
隐性成本:是指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如总经理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等。

15.企业成本和边际成本

企业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着生产的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设备。
可变成本:随着生产的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工人工资。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即ATC=TC/Q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如果产量提高,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平均总成本下降。如果学分绩点使平均总成本,你下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是边际成本,如果下一门课程的成绩小于平均绩点,你的平均绩点就会下降,反之,则上升。

16.市场分类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多家企业,并且企业出售的是相同产品,如小麦,牛奶;
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如电网;
寡头市场:市场上只要几家企业,如原油;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多家企业,并且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如饮料。

17.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赋予商品的价值与实际花费之差。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与生产者成本之差。
总剩余是消费者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18.公有资源

公有资源是指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和资源。
竞争性是指人们都有权利通过使用某种资源或物品去获取私人的经济收益,因而当某个个人使用了之后,留给其他人的数量就会减少。
同时,在人们可以免费使用该资源和物品时,使用这又不具有排他性,因此会导致人们对该资源的过度使用,以致资源枯竭。
政府解决共有资源采取手段:(1)用法律进行管制;(2)将公有资源私有化。

19.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在某一个既定时间内一个国家之内生产的所以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即消费,投资,出口。
名义GDP反映价值,实际GDP反映产量。
实际GDP:如果我们已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定物品和劳务,那么今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是多少。
与之对应,按照当期价格评价物品和劳务生产的就是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有差距,统计这种差距的指标叫做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20.提高未来生产率的方法

(1)把更多的现期资源用于资本生产。
(2)国家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提高国家的GDP增长水平,要想使GDP快速增长,必须提高生产率,而决定生产率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国家提高生产率的七条国家政策:
(1)鼓励储蓄和投资
(2)利用追赶效应(如原来使用手工割麦,现在使用机械收割)
(3)吸引外国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4)增加教育投入
(5)保持产权,保持政治稳定
(6发展自由贸易
(7)重视研究与开发

2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计算方法如下:
(1)固定篮子
(2)找出价格
(3)计算一篮子物品的费用
(4)选择基期并计算CPI
(5)计算通货膨胀率
(注:具体步骤参考完整本图书)
CPI三个难以解决缺陷:(1)没有考虑替代倾向(2)没有考虑新产品引进(3)没有考虑商品质量

2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前者告诉你,随着时间移动,你账户上数字的变化速度;
后者告诉你,随着时间移动,你账户上数字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速度。

23.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就是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和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直接联系
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间接联系
最重要的两种金融中介机构使银行和共同基金,除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银行,共同基金外,还有养老金,信用社,保险公司,甚至地下高利贷。这些金融机构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把储蓄的资金送到借款者的手中。
复利计算“72法则”用于计算增长率与翻倍时间的关系,如果某个变量每年按照x%的速度增长,那么(72/x)年后,这个变量将翻一倍。如,年利率为4%,那么需要(72/4=18年)本金将会翻一倍。

24.投资的风险管理

——对于一般人来说,失去1000元带来的痛苦要超过得到1000元时候获得的满足感。所以大多数人更愿意占小便宜,而不愿意,冒着失去的风险去博取成功,所以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只能是少数人。

25.股票价格

股票价值决定因素:
(1)未来出售价格折现;
(2)持有期间得到的分红折现——分红由公司盈利决定。
公司盈利则由以下六个因素决定:
(1)产品的需求
(2)面临的竞争
(3)运行的资本
(4)工人和工会关系
(5)顾客忠诚度
(6)政府管制
基本分析挑选股票原则:
(1)自己阅读企业年报或其它报表
(2)咨询专业的分析师
(3)购买共同基金
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言论,根据这个假设,没有一种股票比另一种股票好的,花费许多时间研究企业资料完全没有意义。
我的评论:其实,股票应该是企业获得社会支持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融资获得自己的发展,并和投资者分红。但是事实上,股票成为大资本的炒作对象,成为大资本家套取小散的钱财工具。
投资者的情绪会在悲观和乐观间非理性波动,股票价格是由投资者的“本能冲动”驱动。

26.钱是怎么来的

法定货币本身没有价值,而是由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其作为货币。
货币作用:
(1)交换媒介:买者购买物品和劳务时,给予卖者;
(2)计价单位: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3)价值储蓄:是人们可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商品货币:即使不作为货币使用,本身仍有价值,如黄金、白银。
法定货币:货币本身没有价值,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其作为货币,如纸币。
经济流通的货币总量成为货币存量。
货币供应量:
(1)M0:流通中的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2)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的活期存款
(3)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的定期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2余M1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称作准货币。

27.准备金

银行收到但是没有贷出去的存款成为准备金,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就是准备金率,中央银行给定最低保证金比例,称为法定准备金。

28.通货膨胀

党政府超额发行货币,进而引发通货膨胀时,可以说是在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即当政府发行货币时,增加了政府的财富,同时物价水平上升,居民钱包里的钱就不值钱了。因此,通货膨胀像是一种向每个持有货币的人征收的税。
通货膨胀对收入和支出的影响是同步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同时,也在通过出售劳务赚钱,因此,通货膨胀本身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但是物价的上涨就意味着,你原来的钱已经买不到与过去相同的产品了。所以实际上购买力会下降。
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
(1)皮鞋成本:在通胀时,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少货币,如尽量将钱放在银行里进行保值,从一月取2000元,变为每周取500元,皮鞋磨损加大。
(2)菜单成本:通胀迫使企业经常调整自己商品价格,而调整价格成本的,这种成本成为菜单成本。
(3)税收扭曲:税收本身会扭曲激励,引起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使经济的配置变得无效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