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及常用方法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qt模型视图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6:24

        图像分割(Segmentation)指的是将数字图像细分为多个图像子区域(像素的集合)(也被称作超像素)的过程,就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由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图像分割的目的是简化或改变图像的表示形式,使得图像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图像分割通常用于定位图像中的物体和边界(线,曲线等)。更精确的,图像分割是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加标签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具有相同标签的像素具有某种共同视觉特性。

       图像分割的结果是图像上子区域的集合(这些子区域的全体覆盖了整个图像),或是从图像中提取的轮廓线的集合(例如边缘检测)。一个子区域中的每个像素在某种特性的度量下或是由计算得出的特性都是相似的,例如颜色、亮度、纹理。邻接区域在某种特性的度量下有很大的不同。

        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

一、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阈值分割是最经典的分割技术,也是最简单实用的。许多情况下,图像中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或者说不同区域之间其灰度值存在差异,此时可以将灰度的均一性作为依据进行分割。阈值分割即通过一个或几个阈值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阈值分割方法的核心在于如何寻找适当的阈值。最常用的阈值方法是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方法,如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最小误差法、最大熵法等。此类方法通常对整幅图像使用固定的全局阈值,如果图像中有阴影或亮度分布不均等现象,分割效果会受到影响。基于局部阈值的分割方法对图像中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阈值,相对于全局阈值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该方法又称为自适应阈值方法。其中阈值的选取一般是基于图像的局部统计信息,如局部方差、局部对比度以及曲面拟合阈值等。无论是基于全局阈值还是局部阈值,阈值方法通常受噪声影响较大。为了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通常还需要与其他图像处理技术,如图像去噪等相结合。

       阈值分割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运算效率较高、速度快。阈值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对于给定的图像,可以通过分析直方图的方法确定最佳的阈值,例如当直方图明显呈现双峰情况时,可以选择两个峰值的中点作为最佳阈值。

二、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阈值分割的优点是计算简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