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滞位的作用以及如何设置

来源:互联网 发布:vc打印机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23

当我们用root用户创建一个目录并将其权限设置为000时,普通用户没有任何权限来修改该目录,但是却有删除的权限,为了防止普通用户误删一些重要的文件,Linux就提出了黏滞位的概念。
黏滞位的作用就是在给文件加上黏滞位后,只有超级用户或文件自身拥有者才能移动、修改或删除该目录,避免了其他用户修改一些重要文件。
1.先用root用户mkdir一个新目录dir1并将权限设为000,切换至普通用户,删除dir1.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发现普通用户没有权限也可以删除该目录。
2.重新用root用户mkdir一个新目录并将权限修改成777,此时普通用户拥有对该目录的所有权限。
这里写图片描述有权限。
此时普通用户一定可以删除该目录。
3.给该目录添加黏滞位,chmod o+t dir1,之后普通用户就不能删除该目录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添加黏滞位后文件的执行权限从x就变成(x -> t)。
黏滞位可以有效的防止普通用户删除一些重要文件,它不仅对目录有用,对于目录下的文件也有用。
这里写图片描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