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肯跳出舒适区的女孩 升职了

来源:互联网 发布:迪恩网络discuz模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0:27
转载:拉勾网Lagou
 
01 我辞职了
在与自己死磕了1年零6个小时后,在25岁快过去的时候,我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过去的这1年里,我在一家初创互联网公司从事市场的工作,说的好听一点是市场部leader,说的不好听一点呢,初创公司1个人干5个人的活:写推广方案、写文案、拉新用户、运营老用户……甚至因为看不上设计师的活而当起了美工。

过去的这1年里,我每天都后半夜离开公司,到家后强迫自己不睡觉,上各种各样的网上速成课,听着别人分享不花钱做出刷遍朋友的case、艳羡着别人从0到1打造一个爆款,自认为“学过这么多道理,总能做出燃爆朋友圈的事件营销。

然而,除了长期睡眠少于6个小时,大范围脱发、脸上爆痘不止外,一无所获。

这一年当中,我有无处次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工作,这样死磕自己能力够不着的高度是不是毫无意义。每次我的老大都告诉我:你要相信凡是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所以要有勇气冲破不舒服。

为了对抗这种无能为力,我把成功学的书摆在工位上最显眼的位置,知乎上“努力是对抗残酷世界的唯一方法”等励志问答被我反复被标注、截屏。在这种外界鼓励和自我安慰下,我不断的焦虑却硬挺着……

在硬挺了1年零6个小时后,我还是放弃了。

为什么在 “凡是不舒服的就是让你成长的时刻”人生真理面前,我坚持不下去呢,是因为我错估了自己的能力,公司offer我做leader的时候,我在纠结了好久后,选择了跳出舒服区,接受了调整。但以我的积累和眼界其实是胜任不了的,所以只能长期处于这种不舒服却不能突破的焦灼状态,除了“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几乎不会有什么良性成长。
 
对年轻人来说,职场上不存在越挫越勇的说法,很多勇敢的决定、向上的成长都需要大小的成绩来给予肯定。越挫只会让人越怂,自我怀疑,犹豫不决不敢做决定。因为不舒服是持续不了的,这就像感冒发烧之于身体一样,不去对症下药,熬着扛着只能让不舒服加重,徒增了持续焦虑。
 
所以凡是让你不舒服的都能让你成长的基础是:要自知。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判断问题的高度和深度。步子迈的太大、基于跳出舒服区很容易全盘皆输。这就像撑杆跳一样,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挑战高度过程,而不是一上来就挑战自己的记录。
 
02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也和我一样,被其他人和励志文、成功学蛊惑着,对“你不舒服的时候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不跳出舒适区,再努力也没有用”的论调深信不疑,然后制定list,死磕自己。

为了瘦到两位数,一天吃一顿饭,狠下心来节食,一遍遍告诉自己“凡是让我不舒服的都能让我变瘦”,7天后,的确瘦了3公斤,虽头晕目眩却兴高采烈,然后周末吃了一顿正常饭,又胖回去了2公斤,周而复始,除了头晕眼花、无法正常工作、思考外,体重依然坚挺在三位数。然后你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自责,为什么自己坚持不下去,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却没有思考是不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你减肥的方法出了问题。

与此相类似,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的重复性、无挑战而选择跳出舒适区,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也会蛊惑:来这里带你逃离无趣无效的生活。于是我们总以为自己的生活是日复一日地睡去与醒来,上班与下班;每周熬夜看美剧到天亮并一觉睡到下午;永远完不成的KPI和少的可怜的工资,而别人的生活是周末换着城市的浪、毕业三年,实现财富自由。我们不断地自我逼迫,改变自己,告诉自己让自己不爽是为了马上就要到来的爽。却忘记了思考改变自己的路径是不是合适自己。
 
我的同事W,刚入职场一年,在这1年里,她尝试过不下5种工作类型:线下活动执行、线上活动运营、文案、策划……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断的换工作类型呢?”她每次都说:“我现在的工作没意思,都是重复的,我要跳出舒适区。”
 
“你如何判断另外一种工作类型有挑战性呢?”
“所以我要什么都尝试呀,毕竟我年龄还小。”

就这样,在不断的挑战和尝试过程中,W终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负责一个项目从策划到执行的全过程,也就是项目管理的工作,W立马做了一个排期表,把所做的事情按照时间顺序,一个个罗列。然后信心满满,以为万事大吉。但由于策划、文案、线上、线下执行这些环节W没有一个是单独完成过的,时间节点分配的不合理导致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拖延和无法掌控的情况。
 
1个月来她几乎每天两点离开公司,周六、周日也泡在工作上,头发经常一周不洗、1个月压力肥了10斤……项目上线的头一天面临这开天窗的风险,她崩溃大哭。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会这样”对呀,她这么努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错把工作当作了游乐场的过山车,一直紧绷着神经不断的寻找工作中的刺激有趣、跌宕起伏,这样除了持续处于高压的不舒服外,只能让她走向一条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的平庸之路。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被无数互联网大佬引用的名言:优秀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习惯,然而这句话的前半句可能大多人都没听说过“我们的重复行为造就了我们”。日常积累往往重复性和枯燥性极高。在做这些工作无聊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思考,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其中的规律,从中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
 
03 控制奔跑的节奏
当我们谈论起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迫自己改变固有习惯,强迫自己6点起床晚上11点准时上床,即使辗转难眠,强迫自己每个月深度阅读2-3本书,即使被加缪的存在主意搞的云里雾里……强迫自己去吃苦,强迫自己每天get新技能,强迫自己1个月瘦10斤、强迫自己做完全不情愿去做的事情……好像唯有短时间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不辜负那么努力的自己。
 
 其实,让自己不舒服的本质不是强迫自己克服故有习惯,而是你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为了你要的东西不断的随着自己的节奏奔跑,这种节奏是你可以控制和随时调节的,奔跑过程中会让你有些不舒服,但不会让你觉得嗓子冒烟、心脏要跳出身体,你享受这个过程,在奔跑过程中会分泌出让你幸福的多巴酚,在可控的不舒服当中自己想要的东西日渐清晰,指日可待。
 
我的另外一个同事H说,同样初入职场1年,这1年来,她只做了一件事情:线下活动,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其他工作类型呢,比如写文案、做线上活动。”
 
她说:“可是不喜欢也不擅长这些呀,我线下做起来得心应手。”
“你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服区,不然你不会成长的。”
“可是我只想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尝试。”
 
和W不同的是,H很少加班,哪怕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互联网公司她也能淡定的20点之前离开,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的是,在这1年的5次线下活动中,她每一次都能有所创新和突破,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她甚至在年终获得了公司内部的突破大奖。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努力是有明确目的,在W挑战不同的工作类型时,H利用坐地铁的时间、周末的空余时间看大量的展览、大量的美学书籍、学会了3D建模……而这一切努力积累,都是朝着她成为优秀的线下活动负责人的目标在努力。
 
H之所以能够1年内,得到了这些成就,是因为她在看清楚自己的基础上,一步步跨越自己的舒适区,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而不是“大跃进”的盲目“跳跃”。

咬碎牙的励志通常效果都不好 ,因为总为难自己的坚持不会持久。最好的状态是在大方向正确下走走停停,在不慌不忙的微笑着积累,很多看似努力拼搏本质是焦虑,内心痛苦不是来自客观的落后,而是主观对自己深深的嫌弃。
 
04 Copy别人的努力只能让你更焦虑
当下,不论是内容创业者一条广告50w,还是25岁的同龄人做个产品变现千万……这些成功案例都在炫耀“金钱、地位、名利”,当强迫自己吃苦的目的变成了追求物质上面的人生赢家后:
 
你可能并不是喜欢你目前做的这件事,你也无法在努力中释放幸福的多巴酚,而能够持续坚持下去的关键在于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热爱。所以你努力、自我强迫并不能让你长久坚持下去,全身心投入。  

你无法通过copy别人的努力获得“成功”,因为你可能完全坚持不下去,别人可忍受的不舒服的区可能是你的警戒线。所以你需要去找到自己的节奏,能够让自己享受这种吃苦的幸福,被不舒服滋养,能够令你不用去克服不情愿、坚持不下去而自然而然就会努力的事情。
 
05 找到兴趣点并学会预判行业趋势
一个人才华、资源、热情一定要放在最感兴趣的行业上,这样工作中的挑战、不舒服才不至于成为你的负担。其次要紧跟时代趋势,我们无法预测风口,但通过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是可以预判发展趋势的。
 
对行业深入了解的tips:
1、读新闻,从中看清行业大事,行业政策,读懂商业模式
2、研究行业报告,从数据中看清楚行业的规模、行业的top企业大起底。
3、与行业内的前辈交流,从他们身上看出这个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状况。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