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AC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刷销量在哪里找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07:25

因为所做的方向是视频编解码的,所以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三种不同的编码方式,现在主要先讲讲svac.

2010年1月8日,国际领先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0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发布了场景高保真图像处理技术,场景高保真是国家标准《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SVAC,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的基础。SVAC是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与中星微电子作为组长单位引导制定的。

  场景高保真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在图像采集成像和压缩编码过程中,要尽量真实、完整的保留拍摄场景的信息,避免信息的损失,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保障。该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图像采集成像处理,采用了宽动态范围,尽可能多的保留原始图像信息和视觉效果;二是视频压缩编码,支持宽动态范围视频,且压缩效率不受影响,这样可以保证在视频编解码环节尽量少的损失图像信息。
  所谓宽动态范围(WDR) 技术,可提升摄影机在高对比照明条件下的影像品质,此种照明环境下的视野中同时存在昏暗与明亮的区域。透过此技术,摄影机在照明不足与照明强烈的区域皆可撷取清晰的影像细节。在高对比照明条件下拍摄的影片中辨别影像细节的能力,对于安全应用而言非常重要,例如人物或车牌识别。使用具有优异WDR 效能的摄影机,可针对整体场景中最暗与最亮的部分进行适当的曝光,清楚撷取影像的细部特征。因此,整合WDR 技术的摄影机非常适合用于大楼入口、自动提款机、交通设施等环境,以及靠近窗户或类似的区域。
 
SVAC标准的大力推广有助于安防行业可持续规模化发展,重点解决三大问题

  1、安防行业上游核心技术长久以来多被国外厂商垄断,价值链高端被国外公司攫取;2、国家安全问题;3、视频监控图像信息互联共享及扩容维护困难的问题。

  SVAC标准的八大技术创新

  1、支持高精度视频数据,在高动态范围场景提供更多图像细节,减少编解码环节的图像信息损失。

  2、采用帧内4×4预测与变换、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等技术提高编码效率,在获得更好图像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

  3、支持感兴趣区域(ROI)变质量编码,在网络带宽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提供更符合监控需要的高质量视频编码。

 4、支持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满足不同传输网络带宽和数据存储环境的需求。

  5、支持代数码书激励线性预测(ACELP)和变换音频编码(TAC)切换的双核音频编码,保证对语音和环境(背景)声音均有较好的编码效果。

  6、支持声音识别特征参数编码,避免编码失真对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的影响。

  7、支持监控专用信息(绝对时间、智能分析结果、报警信息),便于视音频内容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

  8、支持加密和认证,保证监控数据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1.推广SVAC标准影响深远(等于说SVAC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以及我国都没有专门针对安防视频监控应用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因此,制定符合安防视频监控应用需要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SVAC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标准,将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中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不统一导致的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针对安防特殊应用提出相适应的应对方案,解决目前视频监控领域只能采用广电标准而无法满足安防特殊需求的问题。除此之外,专门用于安防领域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目前在国际上尚属空白,SVAC标准研制工作有利于在安防领域实现向国际标准的突破。

  据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透露,目前,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进行了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报警平台的建设,一些地方还把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列为常规性工作,持续性的滚动推进。各地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成后,显著提高了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能力,有效提升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发展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及正规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再则,制定一个可自主控制的安防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也可以摆脱国外相关标准目前存在的各种专利陷阱,更有利于国内视频监控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虽说目前企业按SVAC标准研制的产品还屈指可数,除了参与起草标标准的那几家企业外,别的企业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产品或技术出现。但随着去年SVAC标准通过审批,许多企业也开始将这个标准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在现有或即将面世的产品中进行改善。

2.SVAC(GB/T 25724-2010) 与GB 28181的博弈

  SVAC国家标准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去年,GB28181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采用。

  去年6月1日,新国标GB/T 28181-2011正式实施,这个名为《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国标被寄予了厚望,为国内热火朝天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方向和规范。

  新国标主要沿袭GA/T669.5的体系思想,将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定位为联网系统的主要信令基础协议,并利用SIP的有关扩展,实现了对非会话业务的兼顾,例如,对报警业务、历史视音频回放、下载等等的支持。

  应该说,GB28181 颁布前,有关厂商、各级公安机关、有前瞻意识的行业管理部门,都已经开展了对28181的预研和技术准备,希望以此为契机、提高竞争优势的厂商,甚至预先就研发了符合28181规范的产品,一些各地主管部门,也希望借此机会,保持领先优势,或者后来居上,率先建成符合国标的大系统。GB/T 28181协议可以解决高清视频和现有系统融合的基本问题,但它只是一个在宽泛的范围内让视频监控基本互通的标准。具体到细节上,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和SVAC相比,在视频监控的标准中,业内普遍认可的是公安部出GB/T28181-2011新国标。”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

  毫无疑问,SVAC标准要想在与GB28181的博弈中取胜,需要发强力发猛力才行。冷静下来一想,关于SVAC标准的推广是一个方面,但是市场应用却是另外一个方面,说到底,还是要看其他企业对这个标准的接受情况怎样。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基于SVAC的研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等待市场的检验。当然,GB28181在实际的采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GB/T28181 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也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而这恰恰是安防网路的一个管理难点,另外,对于系统服务质量问题,由于没有设计QoS的机制,因而系统端到端的带宽如何保证也成为问题。可以说,SVAC与GB28181的博弈,现在胜负还难分。
  

  中星微即将发布的支持国家标准SVAC的数字多媒体芯片,除了采用其核心的多核异构低功耗多媒体处理器架构技术,在前端图像处理部分就采用场景高保真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图像采集成像处理,使得在宽动态范围场景下能记录尽可能多的图像信息并获得清晰的图像还原视觉效果,准确反映真实世界的场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