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第6讲--数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么给淘宝店做推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4 02:25

1、数组概述

1.1、数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盒子的作用是存放东西,但是是不能把衣服和食品放在一起的,会有专门放衣服的盒子,也会有专门放食品的盒子。

Java中,数组就好比日常生活中的盒子,用来存放数据。每一个数组也是有类型的,用来存放相应类型的数据。数组是一种存放数据的数据结构。

1.2、什么是数组

int arr[] = {1, 2, 3, 4, 5};


  • 数组可以看成是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的组合,对这些数据统一进行管理。
  • 数组变量属于【引用数据类型】,可以把数组看成是一个对象,数组中的每个元素相当于该对象的成员变量。
  • 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1.3、什么是数组的元素

  • 数组中的变量被称作数组的元素
  • 数组的元素没有名字,通过数组的名称和非负整数下标值可以获取数组元素
  • 数组的长度指的是该数组中可以容纳的元素的个数

2、数组的创建和引用

2.1、数组的声明

2.1.1、声明数组的方法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2.1.2、示例

int arr[];int[] arr1; 


2.2、数组的创建

2.2.1、创建静态数组

声明数组时,给出了数组的初始值,这种创建方法叫做创建静态数组,例如:

int arr[] = {1, 2, 3, 4, 5};String[] arr1 = {"BeiJing", "ShangHai", "HangZhou"};


2.2.2、创建动态数组

声明数组时,没有给出数组的初始值,但是指定了数组的长度,这种创建方法叫做创建动态数组。可以通过数组下标找到数组元素,给指定的元素赋值,例如:

int[] arr = new int[4]; //创建动态数组//数组元素赋值arr[0] = 1;arr[1] = 2;arr[2] = 3;arr[3] = 4;


2.2.3、注意事项

  • 数组下标必须是intshortbyte,或是char
  • 数组下标从0开始计数
  • 元素的个数就是数组的长度,可以通过arrayName.length引用
  • 数组下标最大值为arrayName.length – 1,如果超过最大值,程序将会抛出数组下标越界异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2.2.4、面试题:以下获取数组元素的方法正确的是?

int[] data = new int[10];

adata[-1]

bdata[10]

cdata[1.5]

ddata[0]

edata[9] 

2.3、二维数组

2.3.1、如何声明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可以看成以数组为元素的数组。

2.3.2、示例

int[][] arr = {{1, 2}, {3, 4}, {5, 6}};int[][] arr1 = new int[3][2];


2.3.3、二维数组静态初始化

int[][] arr = {{1, 2}, {3, 4}, {5, 6}};


2.3.4、二维数组动态初始化

int[][] arr1 = new int[3][2];arr1[0] = new int[]{1, 2};arr1[1] = new int[]{3, 4};arr1[2] = new int[]{5, 6};


3、面试题

3.1、获取最大值

int arr[] = {1, 2, 7, 4, 5};int k = arr[0];for(int i=0; i<arr.length; i++){if(arr[i]>k){k = arr[i];}}System.out.println(k);



3.2、获取最小值

int arr[] = {1, 2, 7, 4, 0};int k = arr[0];for(int i=0; i<arr.length; i++){if(arr[i]<k){k = arr[i];}}System.out.println(k);



3.3、数组排序

3.3.1、使用Arrays.sort(arrayName);方法排序

int arr[] = {1, 9, 7, 4, 0};Arrays.sort(arr);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i);}



3.3.2、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到数列的顶端。

参考:http://www.cnblogs.com/shen-hua/p/5422676.html

示例:

//冒泡排序法int arr[] = {1, 9, 7, 4, 0};for(int i=0; i<arr.length-1;i++){for(int j=0; j<arr.length-1;j++){if(arr[j]>arr[j+1]){int temp = arr[j+1];arr[j+1] = arr[j];arr[j] = temp;}}}//以下代码是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输出到控制台for(int i=0; i<arr.length; i++){System.out.println(arr[i]);}



4、使用数组的常见问题

4.1、数组下标越界

int arr[] = {1, 9, 7, 4, 0};for(int i=0; i<=6; i++){System.out.println(arr[i]);}



4.2、空指针异常

int arr[] = null;System.out.println(arr[0]);



附录: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举例说明:要排序数组:int[] arr={6,3,8,2,9,1};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63比较,6大于3,交换位置:  3  6  8  2  9  1

    第二次排序:68比较,6小于8,不交换位置:3  6  8  2  9  1

    第三次排序:82比较,8大于2,交换位置:  3  6  2  8  9  1

    第四次排序:89比较,8小于9,不交换位置:3  6  2  8  9  1

    第五次排序:91比较:9大于1,交换位置:  3  6  2  8  1  9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5次比较,排序结果:      3  6  2  8  1  9

---------------------------------------------------------------------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3  6  2  8  1  9

    第二次排序:62比较,6大于2,交换位置:  3  2  6  8  1  9

    第三次排序:68比较,6大于8,不交换位置:3  2  6  8  1  9

    第四次排序:81比较,8大于1,交换位置:  3  2  6  1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排序结果:      3  2  6  1  8  9

---------------------------------------------------------------------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2比较,3大于2,交换位置:  2  3  6  1  8  9

    第二次排序:3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2  3  6  1  8  9

    第三次排序:61比较,6大于1,交换位置:  2  3  1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3  1  6  8  9

---------------------------------------------------------------------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3比较,2小于3,不交换位置:2  3  1  6  8  9

    第二次排序:31比较,3大于1,交换位置:  2  1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1  3  6  8  9

---------------------------------------------------------------------

第五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1比较,2大于1,交换位置:  1  2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 排序结果:  1  2  3  6  8  9

---------------------------------------------------------------------

最终结果:1  2  3  6  8  9

---------------------------------------------------------------------

由此可见: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总共进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即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冒泡排序的优点: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如上例: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没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代码实现:

 

/* * 冒泡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6,3,8,2,9,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for(int i=0;i<arr.length-1;i++){//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int j=0;j<arr.length-1-i;j++){//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rr[j]>arr[j+1]){          int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