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用组图创作内容,能让你的文章被转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刷平台有哪些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2:29


1亿篇图文大数据分析:这样用组图创作内容,能让你的文章被转发

新榜——内容创业服务平台2017-06-01 12:18 阅读:915

原标题《要想文章被疯转,你得这样用组图!基于1亿篇图文大数据分析

上周,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发布一篇研究文章称:组图内容最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获得转发。

通过对1亿条Facebook内容的分析,BuzzSumo发现带图内容的转发率是不带图内容转发率的两倍,而组图内容的转发率最高。

关于图片在自媒体中的作用,国内曾有微信大号总结其内容创作特点是图文架构:文章最多1000字,使用大量图文。因为一个人阅读一篇文章大概是2-3分钟或者1-2分钟,有一个情绪上起承转合的过程,有一个叹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以后,才有转发的下意识动作。低于30张图片很难完成。因为如果没有这么多图片做支撑,完成不了心理上对情绪的疏解。

事实上,我们的确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采用“厚图薄文”模式。微信大号“视觉志”就是以多图配少量文字的一个代表,情感类音频大号“夜听”也坚持在每天的音频内容中插入一张“触动心灵”的图片。

为何组图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获得疯转?

BuzzSumo的研究表明,图片内容更易获得转发,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总是喜欢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而组图内容的形式囊括了内容的权威性、内容处理的价值性以及图片呈现的直观性

这就像将3个超级英雄融合成一个更强大英雄——他们既高效,又在情感上吸引人。这类内容简单,却又不失丰富的价值和规整的结构。

组图内容更具分享价值的原因有三:内容处理、图片和列表。

首先是内容处理。

好的内容创作者运营者,通过做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来帮助读者。他们对内容进行分析和取舍,最终呈现出读者最关心的内容,通常会附上一些延伸性阅读的链接。

他们还会通过对内容进行评论和铺陈背景来增加内容的价值。处理后的内容在当下这个繁忙的信息爆炸时代倍受欢迎

其次是图片。

大脑处理图片的速度快于文本研究表明视觉处理的速度是文本处理的60000倍。科学研究显示,图片仅呈现13毫秒,大脑便可获取其中信息。

我们的眼睛每个小时就能获取36000个有关图片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在不到0.1秒内,就可以明白一张图片的内涵。

斯坦福大学学者罗伯特·霍恩认为,人类利用图片可把学习能力提升4倍。因为视觉语言具有增加“人类带宽”的潜力,而“人类带宽”是一种获取、理解和高效的综合分析大量新信息的能力。

最后是列表。

人们喜欢带有列表的图文,特别是当列表结构清晰,简明直白时。在创建列表内容时,作者通常会将过程分解为一个个清楚步骤加以呈现,以此来增加图文价值。

比如一篇介绍如何7步设计一个登入界面的图文。列表图文常常用5张图片、10个要点这种方式来呈现读者所期待的内容。读者也期望能从这种图文而不是长篇大论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

这使得这种列表图片的方式,对那些争分夺秒的用户具有更大吸引力。

组图有哪些作用?

除了更具分享价值,图片和组图还有其他作用,这也有助于增加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发率。

1. 有助于讲故事

《纽约时报》在华盛顿女权运动中发布一篇图文,向读者展示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女权运动,传递“华盛顿绝不是女权运动的唯一爆发地,很多城市都在呐喊”。

在社交网络上,这篇图文被分享了43万次。

另一个例子是在避难所的羊肠小道上那些怀抱孩子的父亲,这篇发布在《赫芬顿邮报》的图文,收获了9000次分享。照片中,父亲们的眼神就像在现场为你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

2. 展示时间发展脉络

这篇图文中的两张照片时隔40年。40年后,创作者将镜头再次对准了自己的家乡,它在收获45万次分享的同时,也记录了一段人类自我探索的珍贵历史。

下面这篇图文同样展示了40年的岁月变迁。每年1张照片共40张,见证了四个姐妹过去的四十年。这篇图文也以高达66万次的分享在社交网络上爆火。

3. 展现某一主题

今年2月,一个只有74个粉丝的小号炸出了一篇330万阅读的爆文。爆文名为《共享单车,真是一面很好的国民照妖镜》,整篇文章很简单,呈现了几十张共享单车被损坏的图片,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

就是这样一篇多图少文的文章在短短几天阅读量超过了330万,被300多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转载,这个公众号的粉丝数从74人激增至14683人。

再比如世界闻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也以数以万计的高质照片和打造病毒式传播的图文而著称。下面这篇图文就是被救助的树懒宝宝为主角的系列萌照,颇受社交网络上感性用户的青睐,收获超过60万次传播分享。

一样火爆的还有英国《卫报》发布一个主题为《人口过剩和过度开垦》的组图,反映了人口过剩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收获超过70万次分享。

4. 展现对比

组图还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对比。

比如这篇文章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照片,向我们展示经历了时间洗礼后的世界变化。

这些照片在Facebook上被分享了超过75万次。

5. 描述推演过程

组图往往是辅导教学、步骤化教程的关键内容。例如:如何画水彩画?这一系列图文获得了超过16万次分享。

如何迅速让指甲油晾干?这一系列图文获得了超过60万次分享。

另一个类型的教学帖是类似于“10张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必拍的照片”,这篇图文获得超过3.8万次分享。

以上很多是企业或品牌对于目标客户(B To C)的图文分享,但教学帖很多也可以是针对企业的,或者是针对行业的(B To B)。例如,社交平台管理者会分享:四步帮你在“阅后即焚”(Snapchat)平台上做生意。

如何用组图制造病毒式传播?

你需要重点考虑下列因素!

BuzzSumo认为,带有组图的内容绝对有望成为病毒式传播内容。

如果你也想让组图内容形式成为传播利器之一,那么你需要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在你的分支领域,你的受众是喜欢产品类图片、情感类图片还是步骤式图片?

☆ 什么样的图片能更好地为你向受众讲故事?例如,怎么通过一系列照片展示你自己一个成功的项目研究或案例研究?

☆ 如果你要开始,那么这些原始图片素材怎么获取?怎么制作?谁负责制作?

☆ 你是否能富有幽默感,甚至把你之前并不感冒的内容也利用起来。

通过图片你可以得出什么对比性结论?例如,通过具有时间跨度的图片,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怎么样通过组图成功展示出你的品牌(产品)跨越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功用?

☆ 怎样的“前后对比照”在你的垂直细分领域比较管用?

☆ 通过组图,你可以让读者更清晰了解哪些概念?

☆ 如果有了影像素材,是否可以将他们转化成带有组图的文章进行发布?

☆ 你所在的垂直细分领域,哪种说明方式的图文比较受欢迎?步骤型、结构型图文往往和截图型图文一样受欢迎。

☆ 你是否可以通过一组图片展示一个不同的角度或观点?例如,怎么可以看出这个像是CEO的办公桌?那个像是CMO的办公桌,而另一个又是前台的桌子?

☆ 怎么样运用组图让你的受众大吃一惊?

☆ 你需要懂得鼓励用户和你一起玩,让用户为你贡献好照片。

2015年,Buzzsumo曾发表研究文章《什么样的文章能获得疯转?(基于1亿篇文章大数据分析)》(点击标题可查阅全文),这次最新出炉的“组图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获得疯转”算是升级迭代版。

在自媒体内容创作和传播中,图片即内容的“颜值”,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自媒体比拼越来越激烈,任何细节都会成为致胜关键。你是否赞成自媒体内容应该多用图片,或如Buzzsumo所说“巧用组图内容”,才能获得更多分享转发?欢迎留言评论,分享你的经验和观点。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