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1874 dijkstra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下jira安装教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3:33

hdu 1874 Dijkstra算法

先贴个网上找的比较通俗易懂的教程:

2.1  Dijkstra算法(非负权,使用于有向图和无向图)

  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算法,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作为基本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如数据结构,图论,运筹学等等。 

2.2  Dijkstra算法思想

Dijkstra算法思想为:设G=(V,E)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表示,初始时S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 , 就将 加入到集合S中,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到S中,算法就结束了),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的顶点加入S中。在加入的过程中,总保持从源点v到S中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不大于从源点v到U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此外,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S中的顶点的距离就是从v到此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U中的顶点的距离,是从v到此顶点只包括S中的顶点为中间顶点的当前最短路径长度。

2.3  Dijkstra算法具体步骤  

(1)初始时,S只包含源点,即S=,v的距离为0。U包含除v外的其他顶点,U中顶点u距离为边上的权(若v与u有边)或 )(若u不是v的出边邻接点)。

(2)从U中选取一个距离v最小的顶点k,把k,加入S中(该选定的距离就是v到k的最短路径长度)。

(3)以k为新考虑的中间点,修改U中各顶点的距离;若从源点v到顶点u(u U)的距离(经过顶点k)比原来距离(不经过顶点k)短,则修改顶点u的距离值,修改后的距离值的顶点k的距离加上边上的权。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所有顶点都包含在S中。

2.4  Dijkstra算法举例说明

如下图,设A为源点,求A到其他各顶点(B、C、D、E、F)的最短路径。线上所标注为相邻线段之间的距离,即权值。(注:此图为随意所画,其相邻顶点间的距离与图中的目视长度不能一一对等)

 

图一:Dijkstra无向图

 

算法执行步骤如下表:

 

 

然后是伪代码:

清除所有点标记

d[0] = 0,其他d[i] = INF

循环n次

{

  在所有未标记节点中,选出d值最小的结点x

  标记x结点

  对于从x出发的所有边(x,y),更新d[y] = min(d[y], d[x] + w(x,y))

}

假设起始结点为start,它到结点i的路径长d[i], 未标记结点v[i] = 0,已标记v[i]=1.
w[x][y] = INF表示边(x,y)不存在
模板代码:

复制代码
memset(v, 0, sizeof(v));for (int i = 0; i < n; ++i)    d[i] = (i == start ? 0 : INF);for (int i = 0; i < n; ++i){    int x, m = INF;    for (int y = 0; y < n; ++y)        if (!v[y] && d[y] <= m)        {            x = y;            m = d[y];        }    v[x] = 1;    for (int y = 0; y < n; ++y)        d[y] = min(d[y], d[x] + w[x][y]);}
复制代码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