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init.d/rcS文件详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起点中文网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1:30

我们找个简单的rcS文件内容,我们分析一下:

[plain]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bin/sh  
  2.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3.   
  4. runlevel=S  
  5. prevlevel=N  
  6.   
  7. umask 022  
  8.   
  9. export PATH runlevel prevlevel  
  10.   
  11. mount -a  
  12.   
  13.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  
  14. mdev -s  
  15.   
  16. /bin/hostname -F /etc/sysconfig/HOSTNAME  
  17.   
  18. ifconfig eth0 192.168.1.10  
1.PATH=xxx

(1)首先从shell脚本的语法角度分析,这一行定义了一个变量PATH,值等于后面的字符串

(2)后面用export导出了这个PATH,那么PATH就变成了一个环境变量。

(3)PATH这个环境变量是Linux系统内部定义的一个环境变量,含义是操作系统去执行程序时会默认到PATH指定的各个目录下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认定这个程序不存在,如果找到了就去执行它。将一个可执行程序的目录导出到PATH,可以让我们不带路径来执行这个程序。

(4)rcS中为什么要先导出PATH?就是因为我们希望一旦进入命令行下时,PATH环境变量中就有默认的/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几个常见的可执行程序的路径,这样我们进入命令行后就可以ls、cd等直接使用了。

(5)为什么我们的rcS文件还没添加,系统启动就有了PATH中的值?原因在于busybox自己用代码硬编码为我们导出了一些环境变量,其中就有PATH。


2、runlevel=

(1)runlevel也是一个shell变量,并且被导出为环境变量。

(2)runlevel这个环境变量到底有什么用?

(3)runlevel=S表示将系统设置为单用户模式



3、umask=

(1)umask是linux的一个命令,作用是设置linux系统的umask值。

(2)umask值决定当前用户在创建文件时的默认权限。


4、mount -a

(1)mount命令是用来挂载文件系统的

(2)mount -a是挂载所有的应该被挂载的文件系统,在busybox中mount -a时busybox会去查找一个文件/etc/fstab文件,这个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列出来所有应该被挂载的文件系统(包括了虚拟文件系统)


5、PATH&runlevel

(1)我们实战发现rcS文件明明存在但是却提示不存在,问题原因就是rcS文件在windows下创建的,行尾换行符为'\r\n',多了点东西。但是因为ubuntu中的vi对行尾做了优化,所以在ubuntu中是看不出来多了东西的。但是在securecrt下一看就发现每一行末尾多出来了一个^M。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shell脚本文件如果格式不对,运行时可能会被提示文件不存在。

(3)扩展讲一个:有时候一个应用程序执行时也会提示文件不存在,问题可能是这个程序所调用的一个动态链接库找不到。

(4)测试结果:PATH本来在busybox中就已经用代码导出过了,所以rcS中再次导出没有任何明显的现象,因此看不出什么差别;runlevel实际执行结果一直是unknown,问题在于busybox并不支持runlevel这个特性。


6、umask测试

(1)umask是022的时候,默认touch创建一个文件的权限是644

(2)umask是044的时候,默认touch创建一个文件的权限是622

(3)umask是444的时候,默认touch创建一个文件的权限是222

总结:umask的规律就是:umask值和默认创建文件的权限值加起来是666.



7、mount测试

(1)挂载时全部出错:

mount: mounting proc on /proc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sysfs on /sys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var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tmp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tmpfs on /dev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原因是因为根文件系统中找不到挂载点。所谓挂载点就是我们要将目标文件系统(当然这里都是虚拟文件系统)挂载到当前文件系统中的某一个目录中,这个目录就是挂载点。

(3)解决方案就是自己在制作的rootfs根目录下创建这些挂载点目录即可。

(4)验证是否挂载成功,可以看挂载时输出信息;还可以启动后去看proc和sys文件夹,如果有文件出现则证明挂载成功了,如果没东西就证明失败了。



8、mdev

(1)mdev是udev的嵌入式简化版本,udev/mdev是用来配合linux驱动工作的一个应用层的软件,udev/mdev的工作就是配合linux驱动生成相应的/dev目录下的设备文件。

(2)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驱动,因此详细讲解要等到驱动部分。这里我们只是通过一些直观的现象来初步理解udev/mdev的工作效果。

(3)在rcS文件中没有启动mdev的时候,/dev目录下启动后是空的;在rcS文件中添加上mdev有关的2行配置项后,再次启动系统后发现/dev目录下生成了很多的设备驱动文件。

(4)/dev目录下的设备驱动文件就是mdev生成的,这就是mdev的效果和意义。



9、hostname

(1)hostname是linux中的一个shell命令。命令(hostname xxx)执行后可以用来设置当前系统的主机名为xxx,直接hostname不加参数可以显示当前系统的主机名。

(2)/bin/hostname -F /etc/sysconfig/HOSTNAME -F来指定了一个主机名配置文件(这个文件一般文件名叫hostname或者HOSTNAME)


10、ifconfig

(1)有时候我们希望开机后进入命令行时ip地址就是一个指定的ip地址(譬如192.168.1.30),这时候就可以在rcS文件中ifconfig eth0 192.168.1.3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