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基本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plc模拟编程手机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38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对于数据库,数据是数据库中的储存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所有的数据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保存,而且所有保存的数据会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保存。数据库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的三个基本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可以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数据库等我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某些事务的特征数据抽象和模拟。(概念模型: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的设计,物理模型)。

建立模型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比较真实模拟现实世界;

         容易被人所理解;

         便于计算机上的实现。

模型的抽象过程:现实世界——》抽象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

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概念模型之中,主要设计的疾病呢概念有:实体(entity)属性(attribute)主码(key)域(domain)实体型(entity type)实体集(entity set)联系(relationship);

1.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eg,一本书,一个人。

2.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的某一个特性。Eg,书的作者,人的年龄。

3.      码(也称主码):也称为关键字,eg,书的编号,人的学号。

4.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域。Eg,学生的某课考试成绩的范围。

5.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以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注意:实体型就是一个集合;Eg: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院系,入学时间)就是一个实体型。

6.   实体集:同一类型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Eg: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

7.       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模型

基本概念:主要用于描述数据信息的标记;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指的是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可以描述出一个客观事物的类型~内容有关的数据项,包括彼此之间的联系。

数据操作:针对于单条记录或者是多条记录进行操作,主要就是两类:查询~更新,这些全部由SQL定义了。

完整性约束:保证表中的数据是有意义的。Eg:一周只能有七天。

数据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对象关系模型的扩展;

         一类是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类似树或者是图,而非表或数据,包括XML和相关的标准。

联系

一对一: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

一对多: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n>=0)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的联系。Eg:一个停车场停放了多辆汽车。

多对多: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n>=0)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有m个(m>=0)实体与之联系,这就是多对多联系。Eg:多对多可以分成两个一对多: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学生参加。

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自反联系):同一个实体集内的各实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Eg:公司中每个员工都会有一个领导,而做大的领导没有领导,这个时候一个员工实体被另一个员工直接领导,这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