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礼包 与大家分享

来源:互联网 发布:透明售房网销售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0:26
做研究的一些看法
首先, 绝大部分Ph.D.学生都是主要靠独立研究的. Ph.D.和master不同, 通常就算老板可以给你指点方向, 他自己也没法确定那个方向到底真的有没有前途.有很多看似有前途的方向最后可能因为太难而做不下去. 或者, 方向看起来很有前途, 做起来也很容易, 这样多半有别人在你前面已经做过了.科研是残酷的, 别人做过了的东西你就不可以发文章, 没有人会因为你是个新手而照顾你. 通常,导师的作用是可以告诉你这个领域的经典文章, 主要的结果. 最重要的, 他可以告诉你一个对这个领域的整体的理解. 比如为什么有些文章做这样的假设,为什么有些文章做那样的假设.有些看起来和实际相差很远的东西,为什么会有人讨论.其中的意义何在.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图景, 对新手来说是很困难的. 无论是Asst.Prof.还是IEEE Fellow,都可以在建立这样的图景上给你帮助. 当然,这是比较好的情况,有些Asst.Prof.有很大的发文章的压力, 所以对学生push很厉害.这未必是好事.因为个人有个人的特点, 如果这么push下去, 你会完全按照他的思路思考问题,那么他做不出来的你恐怕一样做不出来.而且,通常简单improve别人的paper是意义不大的.有很多教授写文章只在乎精髓思想,小的improvement他们根本不在乎.这里的不在乎是说他们不在乎写这样的文章,而且更加狂妄些的牛人,会认为那些improvement人人都应该想得到,根本没必要写.作为学生, 你当然可以先做些这样的工作,加深理解.但是不可以一直沉溺于追求文章数量. 那样最终肯定不是好事.
我想更多的prof.是不大真的深入到科研中的.Prof.的项目申请压力很大对于他们 来说, 重要的是提出预见性的想法, 提出科研的总体轮廓, 从而申请到项目.这个轮廓甚至是错的也没有关系, 只要能骗到funding. 这个和学生的思考方式当然是完全不同了.所以,久而久之,没什么共同语言, 也是正常的.我觉得Ph.D.学生本来就不该在这些方面指望太多.
对于Ph.D.学生来说, 科研兴趣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只要这些对头, 早晚会有成果. 当然,人人都会有非常郁闷的时期.而且有时候你得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结果,却发现别人去年刚刚发表了这个结果.那种感觉真是很糟糕的.不过,环境就是这样残酷,谁也改变不了.同时,虽然你有很大的发表文章的压力,你也一定要制定一个文章标准.对于质量低于一定标准的idea,你可以记录下来,但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去发表这样的idea.因为只有你真正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你才能够彻底体会科研的精神. 而且这对你将来只会有好处, 不会有坏处.   
总之,在建立了一定的对本领域的科研图景后,你一定会有一些想法,觉得哪些方面可能会有进展.然后你可以和你的导师讨论,然后你自己做一些尝试.最初的时候,也许你想的问题要么太难,要么别人比你先做出来.不过,谁都要经历这些的,当你理解越来越深时,总会有属于你的成果.而且从那时候开始,通常你已经对这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比较熟悉了.那样你的idea通常很少有人能在你前面做出来的.这时候你发的文章质量通常都不会很低了.不过,如果你最初不经历这些残酷的过程, 或者你最初就忙于发表些简单的improvement  
你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后面的状态.有不少人讨论文章被拒的感受.其实,如果你自己控制文章的质量.当你明确知道你的文章质量高于大部分其它文章的时候,reviewer就算看不懂,也不敢reject你的文章的.这是我自己的标准,至今无论是journal还是conference,从来没有任何reviewer表示过要拒我的文章.虽然他们有时会提出很奇怪的问题.但是你如果对你自己的idea有信心,只要认真解释,最终一定会通过的.
希望对大家的讨论有所帮助.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生
1 研究生期间做什么?我认为研究生期间学生应该学三件事情: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如果能够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毕业后做不做本专业,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研究素质已经建立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了。
2 修行,修行,   
不修如何行?  
学生找工作,挫折很大,并不是没有单位要,而是自视很高,却拿不出漂亮的履历,说不出我做过什么,也没有证据我做得有多好,无法让只有一面印象的用人单位认为你是难得的人才。学校的标签只是一个台阶,再往上需要的是你修行的纪录,到了单位之后,你的成长之路将是你修行的回报。
修行,修行,是需要修的,要花时间,要花精力,更要用心去体会,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事的方法和态度。研究生期间是很难得的有那么多可以自由处理的时间,应该尽量多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为未来奠定基础,否则工作后、有家庭后就会有了很多牵绊,修的机会就更有限了。
3 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草坪故事)
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具体到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这样,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 /  
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   
应用举例:杨丽萍的“原生态”舞蹈,王洛宾的民歌采风,北大教育技术系特长方向的形成  
4 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比如协作学习,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因为心中有数而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工作必须要先做,不可以在网上乱搜论文,否则,你会感到:看了20篇文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认识还算幸运,有的人恐怕被偏见所引导,还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5 如何发现一个研究课题   
如果你现在是研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泛读::  
1。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 /
2。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  
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 工作之后,也是这样,你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也可以通过这些热点话题,找到阐述你的认识和实践的新鲜角度。这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要求你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你的工作的价值,训练自己具备从平淡中看出不平凡的眼力,这样你才会不断有兴趣激励自己做些事情。 
各学会网站在资源推荐中教育技术问答中有。这个给出的是各国各地区远程教育协会网站:  
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 (AAOU)(http://www.ouhk.edu.hk/~AAOUNet/)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Distance Education(http://www.cade-aced.ca/)   
Distance Education Association ,
of New Zealand(http://www.deanz.org.nz/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Distance Learning(http://www.eadl.org/)  
British Learning Association(http://www.baol.co.uk/)     
6 如何选导师
在选导师的时候,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的。就我从做学生以及现在做导师的角度,感觉有两点非常重要:1)那个研究课题你真的有兴趣,并且你知道你要研究什么;2)你和导师的性格能够合拍。
对于第一条,也就是说你应该先发现你的兴趣,再看哪个老师对你指导最合适。兴趣有两个来源:或者广泛地涉猎各种信息,从中发现兴趣(广度搜索:确定领域),或者参加一个或多个项目,根据不断出现的问题确定研究兴趣(深度搜索:确定问题)。总之,多做事情,多看书,确定论文选题并不难。
对于第二条,主要影响做论文时候的愉快程度。人和人并不都能默契的,即使相互欣赏,也未必能够一起共事。所以找到你能够忍受并能够接受对你批评指导的老师,对你顺畅地完成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处处感到老师对你不满,即使你自认为很不错,或者认为老师根本不懂你做的是什么,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最好换个导师:你应该选择能够接受和欣赏你的人做导师。为了避免开始的选择错误,你应该在选择导师之前,多参加几位老师的项目,从中体会各位老师的管理风格,认识自己的兴趣,不要一味地看导师的名气,尽管名气大的老师可能项目多些,也许会更容易找到你的兴趣。
7 学生论文研究和导师的角色作用
我尝试过三种指导方式:   
(1)让学生自己去找感兴趣的领域,自己研究,老师至少给予方法论上的指导
优点:学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帮助老师开拓思路和方向
缺点:大多数学生在研二的时候还没有确定的目标方向,选择方向的过程异常痛苦。学生所选择的领域也许是导师所不熟悉的,为了能够从内容上提供指点,导师也要看相关的文献,如果学生多了,每个人都是一个领域,导师就很难给出专家级的指点,学生也有孤军奋战的寂寞。所以除非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我将不采用此法安排论文了。
(2)学生做老师申请的项目
优点:项目有明确的研究要求,老师能够具体指点,还有同学一起攻关
缺点:因为老师对项目的认识在短期内很难传给学生,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总不得要领的表象,造成学生的挫折感。如果老师对项目干预很少,学生就需要自强自立,否则项目的质量和成果、对学生的培养可能都达不到预期。目前我还没有掌握这种方法的技巧,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自己亲历完成,无法借助他人之力,这是以后必须要改进的。
(3)老师表达对某个方向领域的兴趣,学生自由开垦  
优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着眼点,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老师因为对该方向有兴趣,也许没有深入,也许过去已经有过积累,所以还能够对学生的着眼点给予建议。学生自由发挥后,往往有出人意表的结果,师生都会因此欣喜。这是我所发现的论文期间师生关系作为融洽的一种合作方式。   
缺点:学生仍旧可能感到是在孤军奋战,缺乏交流对手  
8 如何得到导师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应该开始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所以导师一般采用宽松管理。除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老师会主动的找学生以外,其余时间都需要学生主动与老师联系。导师是否真的成为你的导师,完全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同届的几个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数量的指导,这并不是导师厚此薄彼,而是平时交流频度和质量决定的。因此,我的建议是:  
1)自觉地将阶段性成果向导师汇报,听听导师的建议,老师也许会从研究方法和细化问题的角度帮助你反思,更多的时候是为你提供其它的数据来源和支持(人力、物力)。  
2)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你的看似与你的论文并无关系的事情。老师往往根据对你的直觉认识,认为你合适做什么事情而分配给你一些工作,也许别人对你也是这个印象,也许这是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你的优势。认真地有意识地发展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会使你成为一个有特长的人。
3)和老师的接触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正式的需要预约,真的是有事情要讨教。非正式的包括路过老师的门口,打个招呼,闲聊两句。有时候正是这种无心插柳,可能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和资源,也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指点。
4)不要唯导师命是从,有时候导师分配给你某个任务也有投石问路的意思,是因为想发掘你的潜力。所以多和导师交流你的兴趣和想法,可以方便老师分配给你你所想要的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情。
5)记住,任何时候研究中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进入导师办公室,寻求帮助,即使你认为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让老师知道你是因为有问题而进展停滞,而不是忙其它事情去了。   
9 如何得到老师对论文研究工作的指点?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论文,论文可以成为师生之间非常好的沟通载体。很多同学都是在最后一个月才把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能够做的就只是对论文规范性方面的修改了。但是论文中往往反映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能够早和导师沟通,论文时期对自己的训练将会更加富有成效。
我的建议是:采用原型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尽早完成论文的整体框架,在每个版本征求导师的意见。  
这样的好处是:导师可以较全面的了解你的想法,从而按照你的思路帮你拔高。相反,如果是零碎的部分去请教导师,导师往往会按照她如何做这个研究的角度给你提出建议和要求,因为两人的知识结构不同,会造成理解认识的误会,而影响论文研究的进展和流畅。   
10 如何准备答辩
论文答辩主要是阐述论文研究做了什么,因此在答辩陈述的时候主要是说自己的工作。建议采用下面思路准备答辩报告: ;
1)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一句话概括研究背景)   
2)对于这个问题,我所采取的研究思路,为什么要这么研究  
3)我的研究结论,以及每个研究的支持论据(这时候也可以用到一些文献作为证据)  
总之,说清楚你的研究逻辑。在阐述时,比较忌讳  
1)花很多时间从盘古开始说起  
2)过多交待大家都知道的现状
3)好像教书一样,过分显示自己的饱学、博览群书
答辩不是论文的缩写版,论文需要说明来龙去脉,而答辩只要说明我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  
如何应对答辩
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是专家,但是不一定精通你所研究的问题,也许其中还有一些人不太了解你的研究领域。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就在于他们能够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不熟悉的问题也能够找到其中的漏洞,这是一种学术敏锐能力,支撑这种敏感的是思维的逻辑性。所以在答辩的时候,如果想让答辩委员会少提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阐述要有逻辑性,自圆其说最重要,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要立足于你的研究(可以看作从圆心射出的射线),你甚至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不在我目前的研究之内,以后也许可以加进去。断不可以被答辩委员牵着鼻子走,随口胡说,进入自相矛盾的陷阱。   
如果发现答辩委员中有人不难倒你不罢休,你可以索性告诉他:我没有研究,愿听指教,尽早结束折磨。  
定位而后耕耘,知足(鱼的启示)
有一次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常识:   
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水的不同深度,吃的东西不一样。引申来说,它们都是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人也是这样,生活在不同的空间,用不着羡慕别人吃的是什么,你只吃对你最合适的就行了,在你的那个层度吃好喝好,做一个幸福的大鱼。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层次,然后耕耘,知足,在自己适合的环境里,大家都可以成为大鱼。
类似的俗语:行行出状元     
13 如何让机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苹果故事)  
三五个人聚会,你洗完了苹果,发给大家。你拿起的第一个苹果,一般都是面上看到的最大最好的那个(我们从小教育使然),交给的是离你最近最顺手的那位,这是你最好的朋友最喜欢的人吗?未必。
如果把苹果看成机会,怎样让你自己成为最靠近发苹果的人?
如果你不是最靠近的人,看到别人拿到最大最好的苹果,你会怎么想?如果这不是苹果,而是机会,在生活中,你还是这么想吗?你还能够保持对待苹果这样的心态吗?
机缘巧合,有一定的必然(都来聚会),但很多时候也有很多偶然,用不着患得患失,也用不着羡慕嫉妒,你可以做的就是如何增加必然(走近些,主动些)。
14 为什么要公开资源和成果?
这是一种价值观:你对投资和回报的计算方法。一般人不愿意公开所拥有的资源,是因为害怕被人捷足先登,害怕竞争。我一直相信:是你的,别人拿不走,不是你的,送到你的门口,你也未必有感觉。就象数据和信息概念的差异一样,同样的内容,对有的人是信息,对有的人就只是数据。 _  
我觉得学校的教育研究和企业的产品开发不同,教育研究是一种公益活动。如果你认为什么应该研究,自己却没有时间做,或者进展缓慢,却遮着盖着,人为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不也是一种犯罪吗?(极端说法)。如果你看到别人接受了你的思想,而取得了成就,你应该感到骄傲:你的眼力多好啊!当然这个人如果有良心,他应该说他受到了你的启发,但是不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名这个东西,就象是一个靶心,会使你招到更多的评头论足,虽然有时候可以满足一定的虚荣心。为名所累,苦!
每个人的想法和认识都受自己的知识结构影响,你做这个研究肯定和他的着眼点不一样,玫瑰花还有好多品种呢,何况一个研究领域,即使是同样的课题,也可以写出不同的论文,教育研究不是很提倡重复研究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又何必担心呢,如果英雄所见略同,更要高兴了,知音难觅啊。
你还可以这么想,如果你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多么寂寞,能有人同道,不亦乐乎。你可以借助别人的工作成果,特别是新领域初期开拓的基本积累,什么文献索引、什么名词定义,你能够踩在多人的肩上(大家互相踩)而不用自己一锄一锄地垦荒,能够专心做你想做的、你擅长的事情,多开心啊!   
如果你本身有惰性,为何不有效地借用外力逼迫你上进,发展出成果呢?水涨船才能高啊。今天你启发别人,过两天有更多人启发你,这种echo比自己一个人玩有趣多了。 /  
只有先开放,才能有流通,你不给别人,别人也不会给你。在现在这个时代,个人的勤奋努力是一个方面,对于资料的占有却有可能是成败的条件,你是不是具有辨识资料的能力可能是成败的关键,而这种能力也必须得见多识广,才能全面地诊断。自己去找吗?当然要做,有送上门的,来者不拒啊。
15 从写备忘开始
人的素质可以从点滴小事开始培养。比如和导师面谈的时候有心的做笔记,事后马上整理出备忘,发给导师,这一方面可以确认你对导师的要求是否明白,一方面也可以和导师一起控制进度。  
这个练习的素质是准确的理解能力。别以为上了这么多年学,做了这么多年的笔记,这种能力已经具备。我发现这方面人的差别真的是很大,有的同学不能记住谈话要点的一半,而且还是非常不准确的一半。对于做教育研究的人来说,这更是一大忌讳:很让人怀疑你的观察日志、访谈记录的质量。
这种素质对你以后就业也有好处,可以让领导快速发现你这个人才。为什么秘书容易升官,有更多的上升机会?固然是离机会近,有信任度,但也不能忽视了秘书这个岗位确实很锻练人:别让领导把话说几遍,别误会领导的意思,知道的说你能力有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假传圣旨,狼子野心。
我是通过要求助教写课堂实录来锻炼写备忘的能力,但是助教们似乎都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所以....  
16 你是水漂吗?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本科所学的专业、甚至近年所从事的工作都会给他的做事方式打下很重的烙印。   
我认识一个朋友,在一所大学的计算中心工作,极擅长在烦乱的页面中快速捕捉出有价值的信息,迁移到生活中,当我们在美国逛商场时,他总是能够很快找到一些价廉物美有趣的东西。我还有一个学生,是图书馆系的本科毕业,非常精通在网上查找各类资料的手法,但是却会告诉我:英文文献超过多少页就看不下去,活脱脱网上浏览习惯落下的毛病。 |  
现在紧张快节奏的社会使每个年轻人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快速成功的渴望,以及无名的烦躁。他们的行为方式让我想起了水面上欢快跳动的石子,有的人打出去的水漂可以跳十几下,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入水底,沉寂下去。   
快餐一代需要了解自己与身齐长的优势,也要知道因此而产生的弊端,快、准、广,还要结合“深”才有可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科学发现的几点体会
我向年轻的科学家要讲的第一个体会,就是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对于自己应该有信必,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我的第四个体会就是: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而且,你对意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  

关于"有机的"科学思考和推理时认知机制的考察,揭示了许多成为科学中模型建构基础的重要机制。我已经阐明,类比、意外发现、实验设计和分布式推理在科学模型的建构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模型建构中包含的不是单一的认知过程。进一步说,虽然科学家主观上能够指出自己模型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但是对跨越长时间的模型变化的分析表明,新模型是经过由不同的认知机制的多样性而引起的一系列小的变化后才出现的。我们当前研究的目标是,确定这些科学模型建构的不同方面怎样整合起来从而产生这些新的模型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学术讨论会。温先 生因为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一年做几次学术报告。我们在这一方面比较差一 点,但也可以弥补,生物系这几年跟国际上的交往很多,年轻的大腕教授在国 际学术舞台上都很活跃,组织大型的国际会议,请的都是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多听报告。不要只知道我们研究的蛋白质折叠,还要 知道蛋白质折叠以外的东西:要知道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方向。
研究生,你发文章了吗?
“发文章了吗?”高校对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的要求出台以后,这句话已 经成为一部分同学见面时重要的问候语之一。 在多方关注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道德现状的声音中,有一支是专门针对在读研究生 和博士生的。在“水木”上,我们见惯了众多的ID围绕毕业与发文的关系在争论,大量 的帖子在询问毕业的发文要求。 这群人,将构成中国未来的学术界;他们今天的习惯和素养,就是明日的学术道德 。从这一点上来说,怎可小视。 “发文章有难易乎?” 汽车系一名同学说:就在系内,发文章的难易程度就有很大差别,搞轮胎、降噪这 些方向的,做点东西就能出篇文章;搞汽油机、柴油机的就难一些,做电控更是大不一 样:协议写出来需要大约半年时间,试验还得差不多半年,做成了才有文章可发。 在自动化系,信息类的方向文章投出去相对容易“命中”,而非线性控制一类的专 业相对就困难一些了。 化学系的冯斌介绍说:在化学系内,文章发出刊物的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有的方 向几年来普遍发到影响因子只有1-3的刊物上,但有的方向发到影响因子为8的刊物 则是常事。这名同学认为:这和专业杂志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分析化学方 向,影响因子为8的刊物已经属于“顶级”了,但在有机(有机化学)那边,就常见多 了。 也有不少同学对此事举重若轻,认为这个要求对自己完全不构成什么压力。但像李 孟林这样的同学,也还是大有人在。他就读于力学系,今天早上收到了上一批投出文章 的最后一封拒信,而答辩已经近在眼前。他一贯情绪不外露,今天却不免显得烦躁。并 不是李孟林学术水平低得过不了关,而是他所从事的课题属于边缘项目,在传统的力学 核心期刊中,还没有建立起收录这类交叉性研究成果的惯例,编辑嘴上不说,心里免不 了嘀咕一句“不伦不类”。而事实上,这类边缘性、交叉性项目,在学校传统学科结构 面临信息化挑战的今天,正在日渐增多,非常典型的就是信息网络在其中的应用,这涉 及到研究方法、教学手段、交流环境、资源建设等等很多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类项目 对于学生学术功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往往较一般传统项目更高。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发文难度的差异,已经成为不争的共识。新兴产业、新兴 学科处在探索的时期,空白点较多,发文容易;传统学科体系完备,“易守难攻”,无 怪无有同学大呼“命中率太低”。 化工系秦建说:出论文的档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能力和技巧。“我们组的学生 写的论文在投出去之前都要经过导师反复修改(这是我们的另外一个优势),经过导师 修改的文章,投出去百发百中。” 导师——重要性如何言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提到了老师对于“发文章”的重要性——“全看老师的 面子了”,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确有偏颇,但反映了现实的重要一面。导师在学术圈 子中的学术声誉和地位,与学生能够被接纳的程度以及速度,的确有着直接的联系。但 如此表述,恐怕依然不免浅表。 符松与蔡曙山,两位身兼科研管理与学术研究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说:求学期间的导 师,对于自己科学素养和治学态度的形成,作用实在是太大了。除了“太重要、太重要 ”,他们甚至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 那个时候的老师,是用一种“类似手工作坊式的方式”来带学生的,而现在,已经 成了“大机器生产”。谈到自己的导师,他们感慨良多。蔡曙山博士回忆说:他的导师 是从他每天读什么书、做什么体育活动、吃什么饭等细节上开始对他的影响和引导的。 一个称职的导师,首先是学术水平上的高标,这样才能有可能成为学术道德上的典范。 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在他就学期间能够施加最大影响的,无疑还是导师。 自动化系普博刘辉指出:有的导师在指导博士方面的态度有问题——“有的是水平 问题,有的是横向课题搞的太多了”。 外语系一同学指出:在文章署名的环节上,有的学生有不劳而获之嫌。 哲学系一名同学说:博士生为四篇核心期刊忙活着,而硕士生明显感觉到:在研究 方法上急需老师们的进一步指点和规范,并且认为这已经构成多发高质量文章的一个障 碍。 面对以核心期刊为代表的严整学术阵营、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成文方式,刚刚开始“ 研究”的学子们多少显得有点不适应,尤其是文科类学生,在尚没有几年理论功底积累 的情况下“上阵冲锋”,不少同学觉得: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有些力不从心——在研 究方法、逻辑体系和理论建构方面,我们都还在逐渐入门。文章发出来了,过上一年多 回头再看,觉得“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正如一位女生指出的:要求研究生毕业达到一定的发文数量,实际上是学生逐步建 立自己在学术“圈子”中的地位的一个过程。无论学术论文的书写、相关资料的引用, 还是研究方法的逻辑体系,包括对不同期刊的风格和内容侧重,都会在写文章的过程中 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这名女生还提到:在清华这样一个工科气氛浓重的学校里,很多 同学更重视实际项目的研发,对于理论提炼容易疏忽,要是不要求的话,“有些人就不 会去从理论上总结很多东西了”。 发文要求——在通向毕业的路上 要求文科博士生毕业之前发四篇核心期刊,“这个标准是有些高了”。文科建设处 处长蔡曙山说。 “研究生阶段不是出大作的时期”,科技处处长符松教授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这个 阶段主要是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做出的东西是否完整并不是最重要的。 当被问及“怎样看待学校鼓励全校师生多发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做法”时,部分同学 说这种评价方式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觉,因为它反映出学校“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来规 范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要求数量必然会导致质量下降;有的同学甚至马 上提出:“你认为这能叫‘鼓励’吗?” 事实上,学校在文件中用的词,是“动员全校 力量”。 秦建认为学校处在目前的历史境遇中,这样的考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的确,毕竟 国内国外都有不同的压力,冲击世界一流的目标如果没有量的基础是不现实的。问题在 于:学术地位作为学术成果(包括数量与质量)、学术声誉、学术实力的综合反映,本 应是学术水平的客观体现和合理表征,但现在它是否已经被异化了呢?当然,这一异化 ,既非清华为之,也非清华所愿。处在我国现有的学科建设大背景下,学校的苦衷是不 言自明的。 冯斌和上文提到的汽车系同学都指出:有些核心期刊,“注水文章”太多,不少篇 幅是不得已刊出的“评职称之作”,虽然这类期刊数量不多,但已严重影响了核心期刊 在研究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核心期刊”这个称谓的形象。 冯斌还说:国外的科研管理体制与国内完全不同,他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声 誉是靠过硬的成果来保证的,成果摆出来了,同行自然心服口服,甚至很多国外学者只 知道《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尖刊物,而不知道SCI为何物。用他的话来说, 在自然科学里面,“做得出来就是标准”。 建言——不妨听听 刘辉要是遇到课题上的困难,就借“灌水”调剂一下身心,但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 。他喜欢科学,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将来有志于学术。和许多同学一样,他得四年才 能毕业。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他有不少自己的想法: 比如:除了硬性要求之外最好能有弹性措施;再比如:博士毕业不应该有年度的限 制,早晚都行,关键看成果,他承认:环境的气氛要求大家都是想早毕业,而不是考虑 成果,这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他鲜明地提出:在决定研究生毕业问题上,是否考虑让导师拥有决定权,但前提是 导师一定要付责任。后面这句话他反复地说了很多次,还将其列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的三要素中。他总结的这三点要素是:研究生自身素质,课题方向的可延续性,导师的 责任心。 一位导师曾提出决定研究生毕业水平的三条标准: 一, 是否已经充分了解了其所研究的领域? 二, 是否在其领域内做了一定有意义的工作? 三, 作为导师,是否在这个学生身上学到了关于这个领域的某些知识? 姑且放下可操作性的问题,刘辉的导师是自动化系学位评定委员,对这三条标准他 表示赞同。 上文提到的秦建同学也摆出了自己的建议:“由相关领域‘德艺双馨’(一定要学 术和声望上都十分过硬)的专家(不限于学校里的)组成评议小组,认真评定学生是否 达到一定水平,并撰写详细的评定报告,以便、核实、备案。 刘辉说:如果能有一次再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清华,还会选择读博。“我是中国 人,我应该体会一下中国最好的大学;作为学生,能来清华读书,一生何求”。 无法不感喟。诚然,无论社会支持,还是政府投入,我们的建设环境无法和国外名 校相比,国情如斯,现实的条件的确有限。其实,清华身受的压力,广大同学一直在和 学校共担。在学术水平上向高标看齐,切实提高清华的学术声誉和地位,在这一点上我 们无法不同心协力。   
国际杂志投稿时,给杂志主编的信的一般模版   
Dear Prof. XXXXX,
  
Here within enclosed is our paper for consideration to be published on (Journal name)". The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per is in the following:
The Titl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he Authors:   XXXXXXXXXX   XXXXXXXXXXXX and XXXXXXXXXX
The authors claim that non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or is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I am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and my address and other information is as fol lows, 
    Address:   Department of XXXXXXXXX,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84,
        P.R.China 
    E-mail:   XXXXX@mail.tsinghua.edu.cn 
    Tel:   86-10-62785001 
    Fax:   86-10-6278500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consideration! 
            Sincerely Yours, 
            Dr. XXXXXXXXXXX
转自阿果资料网
原创粉丝点击